借力“微课”,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

  • 投稿张安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470次
  • 评分4
  • 93
  • 0
习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习作中,学生能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丰富的语感。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对习作都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谈“文”色变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习作技巧的传授,没有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更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到教育领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笔者尝试结合微课资源进行习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一、课前“微课”,指向自主学习

习作之前,教师将课前指导制作成相关的微课,学生就可以在上课前进行观看,调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为课堂中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兴趣的激发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微课资源丰富,教师可以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对视频、图片等进行剪辑、加工,制作成课堂需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前播放这样的微课,其效果比PPT课件要强烈,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快速产生与习作主题相关的想象,及时进入习作状态。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1》“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之前,我把自制的微课放到班级的微信群里,学生通过家长手机观看微课。这节微课,我剪辑了动画片《神笔马良》中几个精彩的片段加以呈现,创设了“马良有了一支神笔后,用自己的神笔画出了许多美好的东西……”的情境。微课所营造的情境学生很喜欢,学生看了微课后,十分兴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正是因为课前微课的有效运用,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动机,学生积极地搜集材料,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的现象了。

2.积累素材,习得习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素材的积累对于习作的成功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指导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先学后教,就能为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览记,突出参观或游览地方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外出游玩是他们的最爱,应该说这个写作题材他们有话可说。但是,外出游玩经历已经过去,现在拿起笔写自己以前的游玩经历,就相当于写回忆录,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游玩的情景萦绕在他们脑海,成了我设计习作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微课,主要包括两个学习任务:(1)查一查:查找有关名胜景点的历史由来、历史典故等。(2)拍一拍:和美景合影,拍一段自己游玩的视频。生动形象的微课激活了学生的旅游体验,他们纷纷找出自己以前旅游的照片、视频等,这些都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微课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调动认知,掌握习作技巧

微课是学习的一种资源包,它不仅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还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法可循,从而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8》要求编写一则童话故事,对于处在习作初始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习作的相关知识缺失,仅凭几篇课文的学习,一节习作课的教学很难做到人人落实。于是,我提前介入指导,制作了一节微课,借助学生熟悉的《北风和小鱼》《小河与青草》《蜗牛的奖杯》等,让学生了解童话结构模式,并唤醒学生课外的阅读经验,让学生从课文中选一幅图,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进行谋篇布局,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思路。

二、课中“微课”,注重方法习得

1.分解习作难点,细化习作步骤

许多技能的习得,是分步骤习得的。所以,在分步教学讲授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既清晰又省时间。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要求写一位崇拜或喜欢的人,通过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运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我制作了两节微课。第一节微课以高尔基和老舍先生关于动作描写的名言引入,让学生受到激励,不再惧怕习作,并对本次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节微课,截取刘翔跨栏视频进行播放。创设情境、激活表达欲望、强化审美情感,学生被这样的动态画面吸引,有利于调动他们语言文字表达的积极性。最后微课小结,要想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就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并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

这类微课还比较适合习作教学的审题与构思,通过分步提问,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正确理解习作的要求,构思合理的情节内容。

2.指导精心选材,拓展习作视野

无话可写、无事可说、无情可诉是大部分学生习作时存在的困惑,然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作文选材出了问题。利用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选材。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2》要求写一种动物,学生很快能选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选好了对象后,到底写什么呢?我制作了微课,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写作素材。素材一:写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每种动物的显著特点:活蹦乱跳的小猴、温顺的小羊、憨态可掬的熊猫、凶猛威武的老虎……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把握它们的特点,写出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素材二:写外形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大小、高矮、皮毛(羽毛)的颜色、身体、尾巴的形状和作用,抓住最能表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素材三:写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它最喜爱吃什么,喜欢做什么,活动有什么规律,生活有什么特点。素材四:写你们的故事。学生和喜欢的小动物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期间一定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从这些事中可以选开心的、伤心的、难忘的或滑稽的一件事来写,让它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课后“微课”,提升习作能力

1.利用微课,拓展运用能力

课后复习是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回顾,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习作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他们没有课后复习的意识、习惯和方法,认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就可以了,这就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微课的出现如一场及时雨,为处于困境中的习作课后温习带来生机。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6》,要求学生用熟悉的卡通人物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在习作指导结束时,我出示微课《拟人化手法之妙》,引领学生赏析这节课是如何使用拟人手法描写卡通人物的,并出示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告诉学生也可以使用拟人手法来描写。几分钟的微课设计,通过适当的拓展,更加有利于学生课后延伸。

2.利用微课,展示习作讲评

讲评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作指导课结束后,教师要进行习作讲评。如果在习作讲评后,制作一个以“习作讲评”为主的微课,可以结合习作主题教会学生如何评价自己的习作。教师在阅读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找出优点及共同或个体存在的问题,制作成习作讲评的微课让学生及时观看,可以及时得到评价反馈。

微课的介入为习作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让习作的任务向课前和课后延伸,扭转了“教师教、学生写”的被动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习作的主体。但“微课”教学如今还是一个新话题,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实现“微课”在习作教学中的最大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