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18
  • 阅读量141次
  • 评分0
  • 0
  • 0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洪镇涛先生曾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明白,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就朗读指导中的有效策略浅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让直观的画面再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比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课文中对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因他们没有亲眼目睹洪水冲垮村庄、惩罚人类的场景,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对小村庄居民“哀其不幸”的心理,朗读课文时自然把握不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于是,我播放了几个洪水冲垮堤坝、冲毁农田、冲没村庄的视频,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进而在朗读的时候读出了对小村庄消失的惋惜之情。


  (二)配乐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配乐朗读是一种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形式。在朗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风格和学生的情趣选用相适应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的兴奋,使学生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更好地调整情感,读好课文。如在朗读《中华少年》时,播放《少先队之歌》,让学生在激情澎湃的意境中,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三)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朗读美感。分角色朗读必须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按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分工,循序渐进。课文叙述部分可指定一名解说员朗读,也可单独采用对话式练习,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之真正进入角色。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验情感,突出角色语言所表达的语感,是朗读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然,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惟妙惟肖。教师再加以点拨指导、评价激励。如在教学《白杨》一文时,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一方面体验了边疆白杨的坚强之美,另一方也理解了父辈们扎根边疆的奉献之美。分角色对话让他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


  二、为学生提供借鉴示范


  (一)教师为学生范读。学生都有“向师性”,很多时候,学生朗读能力都是在模仿老师的朗读中提高。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不可或缺的常用手段。教师应率先垂范,要求学生读的,自己先读得好;要求学生背的,自己先背得出。教师范读时应声情并茂,跌宕婉转,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的、娓娓动听的声音,直观地再现作品的神韵意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美感,为学生学习朗读提供良好的示范。教师的范读除了声音的传递外,表情和体态也是一种提示的信息,学生通过听、看教师范读,受到启发,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朗读技能,提高朗读水平。


  (二)学生为同学范读。让学生范读,一方面对范读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荣誉、一种奖励,能促使其更认真地学习;另一方面对听读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和比较的机会,会激发他们练好朗读的决心。教师要及时发现班里的朗读苗子,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自信地感到自己是会读书的,自己是班里的朗读小能手,读书原来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久而久之,班内就会形成较好的朗读氛围,形成人人爱读、乐读的风气。


  (三)多媒体范读。录音磁带、光盘等媒介录制的范读,通常来自专业人士,字正腔圆,可弥补教师素质的不足,给学生良好的专业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一般教师多是采用这种方式引领学生朗读,效果最为明显。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要求


  培养学生朗读的技能,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要教学生发音正确、清楚。读音要注意不要受方言的影响,要读出标准的普通话读音,要读得字正腔圆,不生硬。


  (二)要教学生读出准确、合理的轻重、停顿。在朗读中,轻重、停顿都是非常重要的。重音是指在课文中需要突出强调的词或词组,是句子的精华所在,在读时应进行强调。当然重读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强声音的高度,有时轻读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一篇课文如果轻重、停顿都能够区分合理,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要教学生用合适的速度朗读。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频率的快慢。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朗读。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时速度快慢不合理,也难有好的效果。如一篇诗歌在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速度的快慢,这样才能体会到诗的含义和意境。


  (四)要教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气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的气息状态;语调就是根据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声调。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样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


  当然,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有耐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策略,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