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基础”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变革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18
  • 阅读量73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转变课堂教学价值观,将基础教育中单一传授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变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对新基础教育进行实践,充分感受新基础教育转型变革给课堂教学所带来的活力,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转型,变革


  作者:周婷,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在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中,是将学生看成是“具体的个人”。凸显人类发展的主动性,是新基础教育中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就是说,在新基础教育的背景之下,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是必然的趋势。当然,要想成功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也要积极地学习和靠拢新基础教育。本文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之上,对在“新基础”教育基础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进行了分析。


  一、归还学生“时空”,彰显学习主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担心学生学不会,担心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进度,经常会一整节课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这样,课堂的主体就变成了教师,学生扮演的是“容器”的角色。这种教学的方式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要将课堂教学归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以此作为课堂改革的起点和突破点,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促进学习的动力内化。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15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之后再进行交流和分享。首先,阅读课文,思考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可以让学生划一划、想一想、注一注,并试着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一下自己的想法,且可以用文章中的内容加以说明。其次,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可以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并将时间和课堂都留给学生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这就是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二、归还学生“工具”,保证结构合理


  新基础教育中提出了一个“工具”概念,将工具通过两个结构进行定义,即:教学内容的结构、学习方法的结构,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结构”,且在保证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将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发展自身能力。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时候,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的时候,要能够认真的研读教学文本,找出该首词中,最基础的学习目标,哪些是班级中全体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哪些是拓展延伸的学习目标,让语文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思维延展,再根据基础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分,在课堂中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保证教学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如本词中的初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教学难点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评析“醉”字,体会词人才华难展的心情以及渴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的伟大情怀。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以保证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学习方法结构的合理性。


  三、引导学生“提问”,丰富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双边的活动,如果是教师“单边”发力,就造成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失;如果是学生“单边”参与,就导致了课堂缺乏引导,很有可能会造成课堂混乱。新基础教育中提出: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包含学生对于课堂的质疑或是自己不同的观点……因此,在新教育基础之下,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发问”的技能,丰富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个思考题:苏格拉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上课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在阅读语篇的基础上很快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时有学生提问说:苏格拉底为什么要上课啊?文中“大熟的季节”“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说明了什么?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之下,学生提出了自己满是疑惑的问题。如果班级学生在自主提问的环节不活跃,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试着打破学生思维的习惯,不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下,教师要拥有自己的情怀,在教学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归还学生工具,引导学生提问,在课堂上将重心下移到全班同学,关注中下学生,关注教学生成,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