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2-19
  • 阅读量7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境教学法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其识字、阅读、古诗词学习方面全面提升,最终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丰富化、兴趣化和实用化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


  1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化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教学氛围,这种氛围具有一定的情绪体验,具有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体验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并在认知水平、智力状况和情感状态等多方面得到优化和发展。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语文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情境教学法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四方面的特点。所谓形真,就是要将课文中描绘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真实鲜明地展现出来,以强化学生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形真并不是机械的复制,只需做到神似即可,其余的留给学生去想象,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谓情切,就是情真意切,教师需要用饱满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意远就是意境广远,教师创设的情境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所谓理蕴,就是,就是教学时要将道理孕育其中,这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没有理蕴的教学就是形式教学,学生在其中不会有任何收获。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大部分贪玩,易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外界打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积极地、轻松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感情,为形成和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长期以来被压制的情绪状态,通过创设图画、音乐、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习,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充分的刺激,思维得到了拓展,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带动。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选取的课文中大多数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情境教学法在传递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感情素养,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同时也提升了感悟力,陶冶了情操。


  再次,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创设语言、图片、表演等情境,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增和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在与教师的对话交流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感悟到文本中人物的感情色彩,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最后,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这样学习效率随之提高,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教学激情也相应地得到提升。


  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3.1在识字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承担着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中认字、识字的重大任务,我国的汉字笔画众多,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阶段很容易出现错字、别字现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学生识字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情境创设,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比如创设故事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中心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相应的故事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在挺故事的过程中记住汉字。如在教授学习“采”字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进行讲授:大家看“采”可以分成两部分,上面是“爫”,下面是“木”,这说明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小动物喜欢吃果子,那么他们怎么去摘果子呢?他们需要用自己的爪子爬到树上去摘果子,“爫”代表的是“爪”,“木”代表的是“树”。通过这样一个非常简短的小故事,学生不仅记住了汉字的象形意义,而且记住了其读音和字形,同时可以巩固“爪”和“树”。又比如“天心取米”与“未必敢来”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八个汉字,还能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历史故事。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置字谜游戏。小学识字主要是记住字形、读音和字义,字谜游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形和字义。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文字的间架结构和字形,才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观察文学、识记文字。比如:两个小娃娃,一肩并肩,一起坐在土堆上。学生在了解了字形之后,很容易猜出谜底是“坐”。


  3.2在阅读中的应用


  对于童话、寓言类文章,由于里面的形象都比较生动,非常适合开展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狐狸和乌鸦》,教师讲授就可以边讲故事边勾勒一棵大树,然后把乌鸦的剪贴画粘贴到树上,剪贴画的乌鸦要显得乌鸦比较呆傻,相反,狐狸的形象要显得比较狡猾,可以通过眼睛和下巴刻画其狡猾的形态,与乌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一来,寓言故事中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之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散文是蕴含着无限美的文章,集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于一身。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散文,这时候很需要老师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美的意境散文,蕴含着丰富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以及意境之美。这一类的文章要从“美”着手,通过语言描述或者借助多媒体展现课文中美好的事物或者景象,营造“美”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这种情境中。例如《鸟的天堂》体现的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入手,“大家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喜欢小鸟呢?现在大家讨论一下并发表下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播放大自然中鸟鸣的音乐或者相关的视频,导入新课:“好,大家现在设想下,我们来到了鸟的天堂……”生动悦耳的鸟鸣声会将学生带入“鸟的天堂”,紧接着老师通过范读介绍了课文,学生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阅读。


  3.3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含蓄隽永,意境深邃,常有“留白”,这就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改写和续写是对作品的二次创造,可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古诗词的学习境界。有的学生能够自主地化诗为文,将自己的感悟和想象释放出来。比如学生在学习了《望庐山瀑布》后,诗兴大发,突发奇想,写下一首打油诗:“日照烤炉冒黑烟,遥看烤鸭挂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可惜出门没带钱。”这种诗虽然毫无美的意境,却不乏诙谐之意,能够激发学生学诗作诗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在教授《黄鹤楼送别》时,可以将其编写为剧本,学生和教师分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深刻品读人物间的对话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最后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情境教学要忠实于古诗词教材,古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核心,一切要从教材中的古诗词出发,要明确形式的目的是内容,要从儿童实际出发,保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如果为了情境而情境,只会走向形式主义。


  作者简介:李智胜(1963-),小学一级教师,专科,湖北省老河口市武营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