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专项资金内部监管的对策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1056次
  • 评分4
  • 11
  • 0

杨荻

摘要: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出现了“重申报,轻管理”现象,专项资金存在年末结余大,未完工项目多,在专项资金管理上缺乏统筹规划,高校没有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缺乏全方位监管,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建立专项资金监管的长效体制,加强专项资金项目整体规划,完善监管方法,建立奖惩机制等,以加强专项资金内部监管工作,规范高校专项资金申报、使用、结余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专项资金;监管;长效体制;奖惩机制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其中专项经费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专项资金在高校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所谓专项资金,是指政府和高校安排的,除正常经费以外的,具有特定用途的,专款专用,需要单独结算的资金,含教改专项、实验室建设专项、基础设施建设专项、重中之重专项等。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出现了“重申报,轻管理”现象,急需加强专项资金内部监管工作,规范高校专项资金申报、使用、结余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专项资金监管现状分析

1.专项资金年末结余大,未完工项目多从高校财务决算报表上看,年末高校正常经费入不敷出,负债经营;而另一方面高校专项经费大量结存,未完工项目多。高校资金运行进入自相矛盾的“怪圈”。究其原因有多方面:(1)专项资金多在下半年下拨。目前专项资金中2/3 经费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系统在下半年拨付。(2)政府采购环节影响项目进度。专项资金开支中涉及到大量的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环节多、花费时间较长。(3)国库支付环节影响项目进度。国库支付要经过多个环节,付一笔款从申请资金额度到支付完成至少要化费1个月时间。

2.在专项资金管理上缺乏统筹规划

首先,国家层面缺乏统筹规划,专项资金管理没有做到统一口径。部分专项资金计划存在边界模糊、交叉重叠的问题。某些申报高校不从学校实际出发,不肯放弃专项资金每次申报机会,利用体制弊端,采用向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层级的专项管理部门申报同一项目并多次获得经费支持,甚至出现申报经费总量远超项目投入总量的情况,从而造成一些专项项目重复立项、经费浪费的现象。相反,一些有价值的项目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任何专项资金的支持。其次,专项资金计划管理体制对全社会的专项资金管理没有起引导作用。

3.高校没有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主管部门在思想上对专项资金重要性认识不足,体现在行动上对专项资金管理不够重视和严格要求。上级部门在下达专项资金申报计划时没有具体、专门的管理要求,编制经费预算只要求有一个总金额,没有限定经费开支的范围、内容,即使有也缺乏可操作性。高校依据上级下达的专项经费性质来划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权限。在申报项目时,一味追求上次部门经费支持。有些高校没有专项项目经费预算,就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经费数凑项目申报数,如上级没有规定经费限额,高校就随意报一个项目申报数。如购买设备专项,则在网上查找有关报价的资料,没有深入到市场做调查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有的高校项目申报经费预算太大,钱用不完;有的高校项目申报经费预算太小,钱不够购买设备等情况。高校遇到的普遍问题是项目负责人不清楚项目经费开支报销哪些内容。另外,经费报销随意性较大,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突击花钱与资金转移等现象比较严重。在项目建设完成后,高校专项资金结余就在国库沉淀下来。随着高校建设项目的增多,专项资金结余金额就增大。在影响项目实施和效益同时,给财务管理带来困难。

4.专项资金管理缺乏全方位监管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有些高校没有专项资金预算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项资金预算与资金决算脱节,专项资金使用中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专项资金结余未按规定及时办理结转等问题,主要是专项资金管理监管不到位造成。即使有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只注重账面检查,忽视实地监察、实物盘点等手段;注重资金使用的账面规范层面,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没有判断,监督深度和广度不够;局限于账面反映的情况,没有深入到项目涉及到的每个人,达不到监督目的。另外财务报销要求使用正规票据,项目负责人为此就到税务部门或其他部门去开票据,造成票据内容不真实。

究其原因,专项资金从申报到使用,再到专项资金结余,整个过程没有一个独立的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5.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高校只注重项目的建设,不注重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没有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或虽有项目绩效评价制度,但没有与绩效评价相关的奖惩工作机制。专项建成后效益发挥的好与坏和负责项目建设的项目负责人无关,造成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部分高校对项目负责人造成的项目效益差不进行处罚或只是进行轻描淡写地批评,对大家起不了警示作用。更有部分高校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建设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等严重问题。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内部监管的几点意见

1.加强专项资金项目整体规划

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基础上。首先高校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应根据学校近五年的发展规划制定3~5 年的与之配套的项目建设规划,在该规划的基础上每年建设相应的专项资金项目库。在专项资金开始申报之际,每年根据轻重缓急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项目库中选择重要的、紧急的项目进行立项申报。通过项目库建设,不仅可以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东拼西凑申报项目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还对高校各项事业的稳步开展和长远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建立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完备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专项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包括:第一,适合学校实际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特别是经费预算与绩效评价制度,可以给专项项目执行提供有效的行为规范。第二,分析、归类各类专项资金来源、类别、性质,建立配套的专项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可立足项目实施的8 个环节:立项、预算、申报、执行、资金拨付、结余资金管理及绩效评价和全过程监督等,制定包括管理目标、审批程序、使用原则、开支范围、核算办法、监督管理、评价指标、奖惩措施等8 个管理方面的专项资金工作流程图。从而强化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保证专项项目实施合法、有效、科学,确保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开展有依据、有制度、有法规。

3.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管的长效体制

第一,制定高校专项资金监督制度,明确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和责任,及学校职能管理部门和使用院系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要在学校各部门、各院系中形成项目管理的科学合理分工,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防止舞弊的目的。对专项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要实施授权制度,必须要两个人以上处理同一件事,项目审批人和经办人相分离。第二,实行监督检查负责制。高校监督检查部门专职负责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 做到规划部署、组织协调、检查处理三统一。第三,实行专项资金管理联络员制。建立专项资金管理联系专门网络,如QQ群等,由各专项项目负责人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联络员。联络员除了负责项目文字抄送、参加有关专项资金专题会议外,还负责提供本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等财务资料。第四,建立专项资金管理档案。内容包括: 年度内学校各职能部门申报立项的专项资金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额度情况;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的进度、专项资金年度使用和学校资金配套情况、各专项资金年度结余情况、各专项项目建成后绩效情况及专项资金查处情况等。

4.完善监管方法

专项资金是国家资金的组成部分。根据权利和义务相等的法律原则,高校在拥有专项资金使用权的同时,要承担有关专项资金相应的法律责任。高校审计部门是国家各部门内部的经济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独立审计监督的职能。对专项资金的监管类别包括所有专项项目,企业给的钱除外,做到专项资金审计监管全覆盖。高校审计部门工作范围涵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所涉及的各部门、环节、时间点,包括:项目论证、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四环节。内部审计要与时俱进,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可借助无利害关系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采用项目跟踪审计的办法,从源头抓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专项项目实施规范、合理、公正。

5.充分利用监管检查成果,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建立奖惩机制

高校要把专项资金建设的绩效结果和项目负责人年终工作考核挂钩,必须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奖罚分明,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项目负责人监督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从而提高项目的绩效。高校项目组成员因工作失误而影响项目建设的,高校按规定在处分经办人的同时,也要处分项目负责人,同时分管此项目的院领导也要受到处分,达到警示作用。对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的,该追究法律责任的决不姑息。确保专项建设有序发展,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减少财政资金投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高校教育事业安全有序进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智杰,闵向上,林正琴.对完善高校专项资金监督机制的思考.财经界,2013.5.

[2]宋立根,赵海宏,司瑞安.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现状与对策财政监督,2011.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