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人才选拔之道及启示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5-10-22
  • 阅读量632次
  • 评分4
  • 25
  • 0

郑海兵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人民行动党高度重视领导人才选拔工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选拔之道,这是其在新加坡取得骄人政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选拔理念、选拔标准、选拔程序和制度配合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了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人民行动党;领导人才;干部选拔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5-0050-06

收稿日期:2015-03-10

作者简介:郑海兵(1977—),女,吉林梅河口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竞争性选拔的制度设计、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wt02。

从1959年至今,人民行动党已经在新加坡连续执掌政权50余年,并且带领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冲突不断的岛国发展成为繁荣兴盛、稳定有序的现代化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连续三年排名位居世界第二位。[1]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3年全球治理指数》中,新加坡政府的效率指数高达99.5分(满分为100分)。在透明国际发布的《2013年清廉指数》排行榜中,新加坡入选全球最清廉的十大国家之一,排名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五位。[2]古人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骄人成就,关键在于其高度重视领导人才选拔工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选拔之道。当前,虽然国内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领导人才选拔之道对新加坡和人民行动党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但未能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特别是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选拔制度本身,忽视了与其配套的其它制度的合力作用。本文拟从选拔理念、选拔标准、选拔程序和制度配合四个方面分析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人才选拔之道,旨在为完善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理念

选拔理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是对领导人才选拔工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的全面看法。人民行动党认为,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只有选拔最优秀的领导人才掌管政府,才能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兴盛。为了不断将高素质人才引入政界,人民行动党始终坚持如下三个选拔理念:

(一)开放选才的理念

人民行动党在选拔领导人才时,始终保持开放的视野和胸怀,不仅种族、性别、职业不受限制,甚至是在国外出生的领导人才都会受到他们的关注并有机会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目前,新加坡现任内阁的十八位主要成员全部为人民行动党党员。其中,副总理尚达曼、外交部长尚穆根和总理公署部长易华仁为印度族裔,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为马来族裔,环境及水资源部长维文有华人和印度人血统,其他为华裔;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在马来西亚出生,外交部第二部长傅海燕为女性。总理李显龙和副总理张志贤从政前均在军中任职,国防部长黄永宏在新加坡总医院任职,卫生部长颜金勇在大众钢铁公司任职,雅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职,傅海燕在银行任职。[现任内阁主要成员的构成情况表明,人民行动党的选才视野具有开放性,只要符合人民行动党的选才标准,种族、性别、从业领域都不会成为领导人才步入政界的障碍。开放选才的理念有助于人民行动党把各方面的领导人才汇聚到其事业中来,这种选材理念既可以实现精英治国的目标,又可以扩大其执政基础。

(二)主动请才的理念

人民行动党不会被动地等待“人才来找党”,而是积极发掘、主动邀请有领导才干的人士加入人民行动党,并代表人民行动党参选国会议员,从而成为执政骨干。李光耀认为,“要是完全听其自然,等着积极分子毛遂自荐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根本不可能成功”,“如果我们把正直又肯献身的能干人才排除在外,那么,当他们发现事情不妙时,会有两个选择:在国家垮台之前一走了之,或者向人们行动党的统治权挑战。”[3]为了不错失优秀的领导人才,人民行动党会放低姿态,主动招揽适合的人选入党从政,甚至连那些有才干但不拥护人民行动党政策的人才也会被邀请加入,因为人民行动党相信这些人才可以说服其修改政策,为人民做好事。新加坡第二任总理吴作栋在回忆其成长历程时就提到,他当初只是在新加坡东方海皇轮船公司工作的一位专业人士,并没有加入人民行动党,也没有特别的从政热情,是时任新加坡财政部长韩瑞生发现并主动邀请他入党,由此才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在主动请才理念指导下,人民行动党拥有了一支精干的领导人才队伍,在国家建设以及同反对党的政治竞争中占据了人才优势。

(三)功绩晋才的理念

人民行动党将职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品德和业绩作为领导人才选拔的主要根据,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报酬、奖励和职位晋升都需依靠个人秉赋以及后天努力来获得。在新加坡独立之初,李光耀就强调:“如果我们只让我们喜欢的人或随波逐流的人填满国会,我们一定失败”,“我也要那些以为加入了政府部门服务,就会自动逐步晋级的人,忘记这回事。只有那些精力充沛、刚毅、富有才华,准备全心全意,以工作表现力争进取的人才能获得晋升。”[4]目前,人民行动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功绩考评制度和功绩晋升制度,领导人才的行政职位和薪级只以个人才德、成就为基础,而与资历、门第、政治特权、财富地位无关。功绩晋才的理念可以避免恩赐制和政党分赃制的弊病,有利于人民行动党吸收优秀人才并充分激发领导人才的工作热情,保持国家机器正常、稳定运转。

二、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标准

选拔标准是衡量和判断候选人能否担任领导职务的依据或准则,具有指针和标尺的作用。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标准从总体上说是“德才双修”,既注重才干能力,又注重个性品德。具体而言,有如下四项标准在选拔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一)优异超群的业绩

人民行动党倡导精英治国,强调政府部门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掌握某些专门知识或具备专业特长,工作能力强且工作效率高。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才无论在求学还是在工作过程中都会有突出表现,因而人民行动党将优异超群的业绩作为领导人才选拔的一项主要标准。新加坡现任内阁的十八位人民行动党成员分别毕业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几乎都是总统奖学金和武装部队奖学金的得主;在步入政界之前,他们已经是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或军界要员,均在以往的工作领域里取得了优异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新加坡十分流行这样一句话,“成为一个政治明星的最好途径是取得一张博士文凭或先成为公司经理。”[5]

(二)动员人民的能力

新加坡《宪法》规定,新加坡实行议会共和制,议员由公民选举产生,政府由在国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组建。人民行动党若想成为执政党,就必须在每隔五年开展一次的议会选举中取得大多数议席里的大多数选票。在这样的宪制背景下,人民行动党将动员人民的能力作为领导人才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动员人民的能力说到底就是善于做人民的工作,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这就要求领导人才具有灵敏的政治嗅觉,及时感知人民的情绪和想法,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受教育少、生活相对困难的穷苦人家的希望和忧虑;掌握说服人民的艺术,能够用亲切简单、有人情味的词句向普通群众说明统计数字,分析复杂问题,进而获得他们的理解;与人民建立良好的关系,鼓舞并带动不同阶层的人士拥护并执行人民行动党的政策,一同为实现新加坡政府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清正廉洁的作风

人民行动党视“廉为立国之本,清为当政之根。”而要实现清廉政治,一个重要的条件是,领导层必须由一群清正廉洁的人组成,并且肯为国家彻底消除贪污而献身。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居高位者的道德水准具有标杆作用,领导层廉洁自持,下属自然不敢胡作非为,社会上的贪腐之风也易于铲除。为此,李光耀及其后继者反复强调,人民行动党需要对贪污说不的高素质人才,否则,党的执政地位就不保。自1959年至今,人民行动党始终将清正廉洁作为领导人才选拔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标准,并将白衣白裤作为党的一个符号,以此向人民宣示,也是警醒自己,人民行动党由一群清正廉洁的人组成,其选拔的领导人才必须没有贪污行为、没有裙带关系,不会以权谋私。

(四)奉献利他的精神

人民行动党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认为政府必须照顾全体人民的利益,如果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缺乏奉献利他的精神,“以民为本”的理念也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在谈及领导人才选拔标准时,李显龙提出:“理想的政治领袖必须德才双修,才干非常重要,为社会贡献的精神更为重要,他们必须尽心尽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改善人民的生活。”[6]奉献利他精神体现出了领导人才的胸怀和品格,即对待事业能全身心付出,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会果断做出决策;对待人民能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不谋私人利益,具有为同胞做事的气概,把为民谋利的宗旨烙在心底。

三、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程序

选拔程序是为完成选拔任务而预先设定的执行方案,包括一系列的流程、步骤、方式、方法和决断。选拔程序与选拔标准紧密联系,是在操作层面上决定选拔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人民行动党为了差额遴选出最优秀的领导人才,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系统的选拔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7]

(一)初步审查筛选

按照德才双修的选拔标准,负责领导人才选拔工作的公共服务委员会将对部长、国会议员和资深党员推荐的候选人才进行初步审查筛选。其审查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背景审查。公共服务委员会通过安全部门对候选人的背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履历、工作业绩、财产状况、个人爱好和日常交往人员等。一旦发现候选人有犯罪前科、不良嗜好或私生活不检点,就不再将其列入选拔范围。二是“饮茶”审查。由人民行动党第一组织秘书邀请候选人喝茶、讨论、聊天,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观察候选者的言行特质。这样的饮茶会谈通常每三周进行一次,每次时长约三个小时,目的就是要在反复的接触中初步判断候选人的政治素养和潜能。

(二)基层实践锻炼

在初步审查后,如果认为候选人素质很高,但还存在不足,公共服务委员会就会安排候选人去人民行动党的支部、居民委员会或其他服务组织开展工作,真正深入基层并直接参与服务群众的实践锻炼。这是一项极具深意的程序安排,“既是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考验,更是一种具有培养功能的历练。”[8]一方面,人民行动党将在基层实战中考察候选人的政治嗅觉、说服艺术和带领人民的能力,把不能体恤民情,不会与民沟通,不善于引导和带动群众的候选人筛选出去;另一方面,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社会精英往往会给普通群众留下高傲的印象,人民行动党让这些候选人接受基层历练,就是要拉近他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群众基础。

(三)强化考试测评

强化考试是候选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选拔环节。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候选人要回答一千多道题,考试内容涉及理论测试、价值观测试、IQ测试、特长和个性测试、适应性及潜能测试等,考试方式包括笔试、面试、深入辩论会以及同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进行交谈。李光耀受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失重、孤立环境中开展心理和其他方式测验宇航员的启发,在人民行动党领导人才选拔过程中引入了现代科技测评手段,邀请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主持一系列考试,对候选人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和精神状况进行全面测评,以此来淘汰不合格的候选人,并判断谁更适合担任国家部长或更高的职务。

(四)高层领导决断

选拔程序进行到最后阶段,候选人将与由人民行动党的核心人物和国家高层领导人组成的专门选拔小组进行对话。新加坡总理、内阁部长、内阁资政等高层领导将在本次会面中对候选人进行提问和观察,借助他们丰富的阅人经验和从政经历,对候选人的品格、才干、动机进行较为精准的判断,并根据候选人的表现做出最后的任用决定。

四、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制度配合

选拔领导人才的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绩效考核、薪金设计、人才培养等密切相关。因此,单纯就事论事地加强选拔制度建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选拔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人民行动党将既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多项制度与选拔制度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形成了有机联动的制度体系,发挥了整体合力的作用。

(一)薪酬与选拔相配合

在开放选才的背景下,人民行动党选拔领导人才的过程也是同企业、大学、银行等竞争领导人才的过程。为了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在政府工作,经过审慎思考和激励辩论,人民行动党建立了公务员薪酬与市场薪酬平衡比较机制,以市场化标准来决定公务员收入。具体做法包括,对于部长和其他政治任命官员,以薪酬最高的1000名新加坡人的薪酬中值作为其薪酬确定的比较基准;对于普通公务员,以会计师、工程师、律师以及银行、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这六类职业中的32岁薪酬领取者的薪酬作为其薪酬确定的比较基准。目前,新加坡内阁部长初任级别的薪酬水平是薪酬最高的1000名新加坡人薪酬中值的60%。[9]

(二)考核与选拔相配合

如前文所述,个人功绩是新加坡政府官员晋升的主要依据。为了更好地评估领导人才的能力和成绩,新加坡采取年终绩效评估和发展潜力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为选拔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判断标准。年终绩效评估重在考察官员的现实工作表现,包括责任感、工作质量、团队精神、知识及应用水平、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发展潜力评估重在考察官员潜在的综合能力,它采用壳牌石油公司的HAIR人事评估法,H为直升机视野,要求官员既能纵览全局,又能把握细节;A为分析能力,强调官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为想象力,要求官员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R为现实感,强调官员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作风。年终绩效评估和发展潜力评估结果优异的官员将受到上级的重视,拥有更多的晋升机会。

(三)培养与选拔相配合

选得好是干得好的前提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选得好自然就会干得好。为帮助初获提拔的领导人才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工作,人民行动党专门设计了在选拔之后针对领导人才的跟踪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老带新。安排初获提拔的领导人才在资深官员身边工作,在资深官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积累管理经验,磨炼从政能力。吴作栋入阁后,先在财政部跟随吴庆瑞学习,之后才被委以重任。二是轮岗交流。安排出色的领导人才在多个部门工作,让他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深入了解政府的运作情况。李显龙当选议员后,就曾在贸工部、国防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财政部等多个部门任职。三是专项培训。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定,每个公务员每年需要接受100小时的培训,对领导人才还有指令性培训项目,以促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加深其对新加坡治理原则和政策的理解。

五、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拓宽选拔视野和渠道,优化配置领导人才资源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10]无论是我党还是人民行动党,要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都必须充分盘活并有效配置领导人才这一稀缺资源。当前,我国领导人才的流动和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受地域、条块、部门、身份等因素的限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其他领域的领导人才难以进入党政机关;基层一线和上级机关之间的领导人才流动缓慢;偏远地区和艰苦岗位的领导人才匮乏,既招不进又留不住等。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人民行动党的选拔理念,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拓宽选拔视野。打破体制、部门和身份的壁垒,将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海外留学人员中的优秀领导人才都纳入选拔范围,促进领导人才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二是畅通流动渠道。探索多种选拔方式,通过公开选拔、市场化选聘、直接引进、挂职考核等办法,打通社会各个领域领导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通道。三是加强配置引导。完善激励制度,将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向基层一线、偏远地区和艰苦岗位倾斜,引导领导人才向上述地区和岗位聚集。

(二)开展全方位综合评价,提高领导人才考察实效

领导人才考察是选拔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结果是组织做出选人用人决策的关键性参考,直接影响到选拔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体情况的多样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考察失真、识人失准、用人失误等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如何提高领导人才考察的实效和质量就是组织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人民行动党考察领导人才的做法启示我们,完善领导人才考察工作应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将“显能”考察与 “潜能”考察相结合,不仅要注意评估领导人才的现实表现和已经显现出来的能力,而且要重视其发展潜质和可以进一步开发的能力,创造条件让实绩突出的潜力型领导人才得到发掘和重用;二是将“八小时内”考察与“八小时外”考察相结合,把对领导人才的考察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通过家庭邻里、基层干部以及普通群众的综合反映来客观分析领导人才的德行表现,防止“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三是将“专职”考察与“专家”考察相结合,考察人员是领导人才考察工作的执行者,需要不断加强其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借助教育培训、实战锻炼等方式提高专职型考察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有心理学家和具有丰富识人经验的高层管理者等专家型考察人员的参与,以推进领导人才考察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

(三)加强制度衔接与配合,发挥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作用

完善领导人才选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拘泥于选拔本身,零敲碎打地进行局部制度建设,而是要将选拔置于干部工作整体流程中去考量,形成相互配合、有机联动的选拔制度体系。就我国领导人才选拔的发展现状而言,中央和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各种制度规定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尚未形成整体合力。例如:选拔制度与培训制度缺乏配合,组织上很少依据选拔考察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借鉴人民行动党在选拔制度建设上的一些做法,努力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强选拔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把视野向与选拔相关的考核、培训、监督、薪酬、岗位交流等方向适度延伸,寻找构建选拔制度体系的多个依托点和支撑面;二是增强选拔制度建设的协调性,运用辩证思维,通盘考虑各种制度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统筹兼顾各方情况,努力使各种制度要素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发挥综合效力;三是增强选拔制度的可操作性,将一些抽象、笼统、原则性的要求细化为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具体规章和措施,以此促进选拔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http://www.weforum.org/reports/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3-2014.

[2]http://www.transparency.org/cpi2013.

[3][4]李光耀40年政论选(中文版)[M].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1993.480,122.

[5]李路曲.新加坡现代化之路——过程、模式与文化选择[M].新华出版社,1996.437.

[6]李显龙.我们的成就有目共睹[N].联合早报,2007-04-12.

[7]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29.

[8]孙景峰,陈倩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形象建设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9]刘昕,柴茂昌,董克用.新加坡公务员薪酬平衡比较机制及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4).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1993.92.

(责任编辑:高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