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打造机智课堂

  • 投稿百科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79次
  • 评分4
  • 28
  • 0

文/刘 琴

【摘 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也许我们的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的突发事件,而我最欣赏的就是不但能够化解危机,更能够因势利导更好的转入课堂,从而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我们思政课也应该多多学习,打破死气沉沉的满堂灌模式,打造机智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老师;学生;主体;引导;课堂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也许我们的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的突发事件,而我最欣赏的就是不但能够化解危机,更能够因势利导更好的转入课堂,从而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的课堂往往让我折服。

前面我曾在网上看到过有化学老师将元素周期律编写成歌曲的,有数学老师把函数的形状变成韵律操的,在深深佩服这些老师的才情的同时,深深的感觉,我们思政课也应该多多学习,打破死气沉沉的满堂灌模式,打造机智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我觉得老师要学会倾听。历来老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传统的模式都是讲授甚至是“满堂灌”,而很少注意学生在说些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小声讨论往往会被老师忽略,其实他们的讨论正是他们的疑惑,当你课后或其他时候让他们再提问题时,或许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提不出了。所以机智的老师首先会倾听学生的讨论,这就跟医生看病时听病人主诉一样。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记得有次上课,在讲“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时候,正好美丽的语文老师窗外走过,学生有点分心窃窃私语,这个时候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语文老师的课啊?学生回答因为她美。老师停顿了下,那你们没有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哦,老师我虽然不美,可是知识渊博哦。学生会意马上注意力回到课堂…….这样的引导往往比直接简单的批评更有效果。台湾作家刘墉说“说话时,使听众注意力集中是一门学问;听话时,集中注意力与说话者,更是一门学问”,由此可见我们好好倾听学生,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老师要给学生以正能量,给他们正面的引导。思想政治课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所以在引导时不能被学生或社会所影响。比如,在讲正确消费观时,我们举了“结婚三大件”的变化,马上有学生想到“宁可在宝马上哭,也不在自行车后笑”这句话,上课的老师没有放过这句话,适时的引导学生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幸福观,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还记得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总是对老师议论纷纷,什么灭绝师太,张无忌啊之类的绰号满天飞,有次试卷上居然出现一首打油诗“政治题目难,死去活来背,背的全没考,考的全没背”,当时老师拿到这份试卷过来我们都以为那同学死定了,他也是战战兢兢。结果老师来了句“这位同学就是有才,政治的学习就是死去活来啊”我们全都傻了,接着老师不慌不忙的说为啥“死去”,死去就是说对于课本的知识点我们就是要背得死死的记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谓“活来”就是说对于知识点要灵活的加以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你们可以看看自己的试卷,自己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没有“死去”还是没有“活来”。全班学生包括我深深的记住了这节试卷评讲课,也被老师的智慧深深折服。老师给了我们正面的影响,让我们获益匪浅。

再次,老师要留空,给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我以前当新老师的时候经常都是语速很快,然后请学生回答问题也是速战速决,结果发现问题很大。有很多课上讲过的内容考试再考学生依旧是不会,我开始反思自己。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留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一知半解,后来我提问但不急于点学生回答,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时间,每个人都紧张会被喊到,这样就提高了一些。后来我又发现提问太过笼统,没有梯度,于是我又研究高考的试题,努力让自己的设问科学合理有梯度,当然还有很多同组老师大家一起研究,逐渐的我上课得心应手起来。

最后,多种方法,化繁就简,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与时俱进。我们现在的教育普遍是教给学生旧知识却要他们用应付未来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好知识的更新。有句俗话:要想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如此这样才可以教书育人,而我们政治课更是首当其冲,高考也从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所以我们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来引导教育学生。

政治课要记要背的内容确实很多,学生也多次反应难记得,我告诉他们化繁就简其实是个好办法,先搭好框架再给它填上血肉。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就可以事半功倍。甚至是考试的审题,学生审题偏差了,我告诉他们对于题干很长的题目进行缩句,找出主谓宾,一段话就概括段落大意,总之不要被蒙蔽。比如:经济常识部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于是生产的决定作用还是消费的反作用的选择题,“随着人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也随着提高”这类的题干就得找出原因是什么,不能偏差。

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人的思维有的时候会出现瓶颈,知识学得越多越固化,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如同一个问题换多种角度考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哲学,高考探究题往往就是多角度提问,今年高考最后一题关于“互联网金融”第一问从认识论角度,第二问从经济学投资途径角度,第三问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别提问。那么平时的课堂我们也要多多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有的时候特别是复习课,学生类似的题目做多了往往会思维定式,题目一换,往往毫不犹豫的往沟里跳,今年高考最后一题第二问,余额宝是最近互联网金融的热词,给了人们另一种理财的方式方法,有人说它挑战传统银行业,题目通过一道计算题说明了传统银行业与新兴互联网金融各有存在的合理性。

课堂不应当是一潭死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巧妙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把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吧。

【作者简介】

刘琴,女,1981年10月出生,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政治组,中学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