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忙”是“惊慌急忙”吗

  • 投稿波意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24次
  • 评分4
  • 15
  • 0

周掌胜

《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对“惊忙”一词,中学文言文教材未加注解,学生则容易按字面理解为“惊慌急忙”,现行最大最权威的词典《汉语大词典》即持此解。这不正确。试想,当打扮一新的花木兰以女儿貌出现在伙伴面前时,这些粗莽的汉子突然发现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战友竟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其惊诧慌乱是可想而知的,但要说“急忙”就难以理解了。看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汉语词义来解释“惊忙”的“忙”。

据考证,忙,古同“恾”。《广韵·唐韵》:“恾,怖也。忙,上同。”《字汇·心部》:“恾,失据貌。”“失据貌”即惊慌失措的样子。显然,“忙”在古代有害怕、惊慌之义。唐李世民《冬狩》诗:“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诗中“忙”与“惊”相对为文,当是惊慌之义。敦煌文献伯2418号《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孩子未降,母忧性命逡巡;及至生来,血流洒地。浑家大小,各自忙然。只怕身命参差,急手看其好恶。”文中写全家老小被产妇的大出血吓得手足无措,“忙然”就是惊慌的样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言犹未毕,草荒中钻出一个人来,手执钢叉,望公子便搠。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会者不忙”乃一成语,指行家应付自己熟悉的事情不会慌乱,“忙”也是惊慌的意思。

“忙”既然有惊慌、害怕之义,就能跟“惧”“怕”“惊”等同义词构成同义复词,如:

三冤家号泣不已,称崔绍非理相害。天王向绍言:“速开口与功德。”绍忙惧之中,都忘人间经佛名目,唯记得《佛顶尊胜经》,遂发愿,各与写经一卷。(《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河东记·崔绍》)

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竞,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搜神记》卷十四)

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吓得那十七个宫娥,没命的前后乱跑乱藏,你看那——宫娥悚惧,彩女忙惊。(《西游记》第三十回)

结合语境,我们不难看出上述例句中的“忙惧”“忙怕”“忙惊”都是害怕、惊慌的意思。“忙惊”既为同义复词,因而可以倒序为“惊忙”,敦煌文献伯2653号《燕子赋》:“雀儿怕怖,悚惧恐惶;浑家大小,亦总惊忙。”唐孙元晏《甘宁斫营》诗:“夜深偷入魏军营,满寨惊忙火似星。”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这些句中的“惊忙”应当也都是害怕、惊慌的意思。当然,《木兰诗》中“火伴皆惊忙”的“惊忙”也当做此理解。

“惊忙”做惊慌解,还可从异文得到确证。我们知道,现在通行的《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由于《木兰诗》在历史上的影响很大,不少古代诗歌选本都选人了这首诗,如宋蔡正孙《诗林广记》、明冯惟讷《古诗纪》、明陆时雍《古诗镜》、明高棅《唐诗品汇》、明钟惺《古诗归》……其中《诗林广记》和《古诗纪》皆将“惊忙”录作“惊惶”,当代学者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据以定为“惊惶”。“惊惶”即惊慌之义,这可成为“惊忙”是惊慌义的旁证。另外,《全唐诗》收录了题为韦元甫所作的《木兰歌》,所述故事基本相同,其中与《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内容类似的语句是:“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此处的“惊愕”写出了木兰战友惊诧不已的状貌,与《木兰诗》中的“惊忙”恰相对照,亦可说明“惊忙”当作惊慌解释。

综上所述,无论从语词的词义发展,还是从诗歌的版本演变、文意的准确理解上来考量,将“惊忙”释为惊慌、慌乱都是最为妥帖恰切的。

参考文献

①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7~1994年。

②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④李昉方《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⑤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申华书局1997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究规划基金项目“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的修订”(10YJA740133)]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