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需要哪些逻辑知识

  • 投稿简浅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76次
  • 评分4
  • 69
  • 0

吴格明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愈益全面,许多人越来越认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语文课程既需要逻辑思维,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逻辑思维。发展逻辑思维需要逻辑知识,也正逐步成为语文界的共识。那么,语文课程究竟需要哪些逻辑知识昵?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这里我们只能把握简洁与明了相对和谐的一个度。

最需要关于“论证”的逻辑知识

语文课程要教学生阅读和写作议论文。一篇议论文,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论证过程。因此,议论文的学习需要论证的知识。论证就是以论据的真实性来确定论点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论证三要素”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方式是议论文三要素,其实质是论证三要素。论点,是议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或主张,其实就是论证所要确定为真的判断(逻辑界己将“判断”改称“命题”,考虑到读者的习惯,本文沿用“判断”)。论据,是论点的理由或依据,其实就是用以确定论点真实性的判断。论据可以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论证方式是论据与论点的联系方式,分为分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演绎论证是必然性论证,论证强度高,说服力强。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是或然性论证,论证强度低,说服力弱。演绎论证往往用理论论据,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往往用事实论据。归纳论证所用事实论据的分布范围越大,论证强度越高,说服力越强。类比论证类比事物相同属性越多,论证强度越高,说法力越强。

上述论证的知识对于学生议论文阅读的指导意义在于,根据其所使用的论证方式了解其论证强度,从而确定对其论点的信服度。对于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在于:第一,学会尽可能地使用理论论据进行演绎论证,因为演绎论证是必然的,论证强度高,说服力强;而归纳论证是或然的,论证强度低,说服力弱。第二,如果使用归纳论证,就要注意事实论据分布范围的广度。如果使用类比论证,则应当注意类比事物已知的相同属性应当尽可能多些。这两个意义正好对应于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缺陷:第一,学生往往习惯于使用事实论据而进行归纳论证。他们不知道归纳论证的论证强度低。例如写《论刻苦读书》,就堆砌名人刻苦读书的例子。而毛泽东年轻时也写过《论刻苦读书》,却善于进行演绎论证。他的两个理论论据是“人是应当读书的”“读书是必须刻苦的”,因此他的论证就说服力强。第二,不注意事实论据的分布。仍以《论刻苦读书》为例,学生往往堆砌那些古人刻苦读书的例子。他们不知道由于事实论据的分布缺乏广度,其说服力更弱。读者会说“古人是刻苦读书的,现代人大概不用刻苦读书了”。较好的分布是,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既有中国人的又有外国人的,既有文人的又有武者的。

其次是“论证方法”的知识。论证方法指的是演绎论证所用的具体方法。论证方法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是直接用论据确定论点的真实性。间接论证是通过确定与论点相关的其他判断的虚假性来确定论点的真实性。间接论证有反证法和选言证法。

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论点相矛盾的判断的虚假性来确定论点的真实性。其要点是设置与论点相矛盾的反论点,由此推出一个明显虚假的结论,由此可见反论点虚假,从而确定论点真实。例如,鲁迅《作文秘诀》说:“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予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鲁迅的论点是“作文没有秘诀”,他设置了一个反论点“作文有秘诀”,由此推出“祖传的作家应当很多”这一明显虚假的结论,由此可知反论点“作文有秘诀”假,因而可知论点“作文没有秘诀”真。

选言证法是通过确定与论点相关的其他可能性判断均假,由此确定论点真。选言证法的要点在于设置一个包括论点这一选言支的选言命题,先确定除论点这一选言支以外的其他选言支均假,由此确定论点真。因此又叫做“汰证法”。例如,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论证是先确定“人的正确思想或者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或者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这一选言命题,既然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那么,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论证方法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顺畅地理解议论文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使用这些方法来写作议论文。语文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计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论证方法正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语文界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是不能成立的。所谓“例证法”,其实是论征方式中的归纳论证。所谓“喻证法”,其实是论证方式中的类比论证。所谓“引证法”,其实是“引用”这种修辞方法在议论文或论证当中的运用,并非一种独立的论证方法。引用别人的话,只能帮助论证,却不能代替作者自己的论证。

再次是“反驳”的知识。这是驳论的需要。反驳是确定被反驳论点虚假或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就等于确定了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判断的真实性,因此反驳是一种特殊的论证。反驳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过程三种。驳论点就是直接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智力早熟就会早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6岁能作诗的白居易活了74岁;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14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活了70岁;歌德8岁能用5国语言读写,活了83岁。可见并非智力早熟就会早亡。”

驳论据是通过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或其真实性有待确定,来指明对方论点的不能成立。鲁迅《文学与出汗》就采用了驳论据的方法:“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应当说明的是,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并不等于确定了对方论点的虚假性。正如鲁迅《文学和出汗》驳倒了梁实秋的论据,却不等于确定了梁实秋“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这一论点虚假。那么,驳论据的意义何在呢?驳倒了对方的论据虽然不等于确定对方论点的虚假性,但意味着对方论点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而不能成立。

驳论证方式是通过确定对方论证方式的无效或其论据与论点缺乏逻辑联系,来确定对方论点的不能成立。同样,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也不等于确定了对方论点的虚假性。驳论证方式的价值在于使对方的论点失去论据的支持而不能成立。

上述三种反驳,直接驳论点最有力,驳论据或驳论证方式则更为巧妙,常为驳论高手所采用。反驳的知识其价值有三:第一,在于指导学生写作驳论文时清醒地有选择地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反驳对方。第二,在于指导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时候,如何进行反思和质疑。第三,在于指导学生写作立论文的时候,严密地进行论证,既要保证论点的真实,又要保证论据的真实,还要保证论证方式的正确有效,以免受到别人的反驳。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需要关于“推理”的知识

论证是推理的应用,学会论证离不开推理的知识。

首先是推理与论证的关系。推理与论证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其联系主要在于:第一,论证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式对应于推理三要素“前提、结论、推理形式”。论点对应于结论,论据对应于前提,论证方式对应于推理形式。第二,论证的分类依据是论证所用的推理:演绎论证使用演绎推理,归纳论证使用归纳推理,类比论证使用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往往是从一般性前提得出个别性结论,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得出一般性结论,类比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得出个别性结论。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能够从真实的前提“必然地”得出真实的结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从真实的前提可能而非必然地得出真实的结论。其区别主要在于:论证的重心在于论点的真实性,而推理的重心在于推理形式的正确性,具体表现为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和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合理性。

其次是具体的推理形式。掌握推理的形式,就是要知道某种推理形式的规则,遵守这些规则才是有效推理,否则就是无效推理。例如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四条规则:1.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2.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3.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4.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如《两小儿辩日》第一个小儿的推理:“如果太阳离得近,那么看上去大。早晨的太阳看上去大。所以早晨的太阳离得近。”企图通过肯定后件来肯定前件,违反了规则2,是个无效推理。即他所提供的现象不能证明其观点。

需要关于“判断”的逻辑知识

判断的语言形式是语句,恰当地、巧妙地运用语句,离不开判断的相关知识。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提出的语法知识有复句。判断的知识对于复句的理解和运用不可或缺。并列复句其实就是联言判断,选择复句其实就是选言判断,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其实就是假言判断。组成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逻辑关系。以假言判断为例,假设复句“如果……就……”,所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条件复句“只有……才……”,所表达的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不出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这样的术语,但必须向学生讲清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所谓充分条件,指的是有某个条件就一定要有某个结果,例如“如果下雨,地上就湿”,要是有该条件却没有该结果,那就不是充分条件,使用“如果……就……”就是病句,例如“如年满18岁,就有选举权”。所谓必要条件,指的是没有某个条件,就一定没有某个结果,例如“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要是没有该条件却有了该结果,那就不是必要条件,使用“只有……才……”就是病句,例如“只有下雨,地上才湿”。

理解判断的逻辑意义,可以将虚词的学习运用与思维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例如联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并且”与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或者”,是非常重要的连词。“高等学校应当多出人才并且要出高水平的人才”,如果说成“高等学校应当多出人才或者出高水平的人才”就降低了高等学校的要求。“出入校门的师生应当出示工作证或学生证”,如果说成“出入校门的师生应当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那就谁也进不来,谁也出不去。“并且”和“或者”,其实就是计算机语言学“与、或、非”中的“与”和“或”,“非”涉及“负判断”的知识,这里不再展开。

需要关于“概念”的知识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恰当,推理和论证严密。许多思维问题往往是概念问题。概念与语词密切联系,理解概念可以更好地使用语词。

首先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语文课程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而说明方法中的“下定义”和“分类别”在本质上都是逻辑方法。“下定义”其实就是逻辑学中的“定义”。“分类别”其实就是逻辑学中的“划分”。“定义”和“划分”都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的具体方法是“属加种差”,所谓“属”,就是属概念;所谓“种差”,就是同一属概念下该种概念与其他种概念的区别。例如,“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四边形”就是“梯形”的属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就是“梯形”的“种差”,是“梯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区别(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是没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定义常犯的错误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例如“刑法是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刑法是惩治杀人犯的法律”,前者定义过宽,后者定义过窄。“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划分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划分出的概念相容,即外延有所重叠。例如“萝卜有圆萝卜、长萝卜、红萝卜”。

其次是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和短语,统称为语词。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例如“母亲”和“妈妈”、“土豆”和“马铃薯”、“死”和“逝世”。懂得这个道理,可以在语言表达时选择恰当的语词。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里“永远地睡着了”与“死”“逝世”表达相同的概念,在这一特定语境中却感情凝重,意味深长。抗美援朝结束时,何香凝画了一幅《喜鹊牡丹》,周总理为之题词:“鹊报援朝胜利,花贻抗美英雄。”这里的“贻”与“送”“赠”表达同一概念,但“送”和“赠”均为仄声,与语境的格律不合,而“贻”则与上句的“报”平仄相对,使整个句子对仗工整。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书”可以表达“书本”“书写”“书信”等不同概念。多义词就是能够表达多个概念的语词。多义到了具体的语境中可能产生歧义。例如“我喜欢杜鹃”,这里的“杜鹃”究竟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读者莫衷一是。懂得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的道理,就能自觉地避免歧义。从积极的方面说,有意地利用同一个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规律,可以形成语带双关的表达效果。《三国演义》中,曹操为防他人谋害,故意说有梦中杀人的习惯。一次侍者为其捡起掉到地上的被子,曹操挥剑杀了侍者。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里的“梦”,前者指一种睡眠状态,后者指思想糊涂,一语双关,发人深省。

逻辑知识体系本来是概念一判断一推理一论证。本文倒过来,是从语文课程的需要程度和逻辑知识与语文课程关系的密切程度来考虑的。语文课程还需要其他的逻辑知识,本文是择其要者而言之。

(江南大学文学院 2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