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堂联昭祖训,言简意丰诫后昆

  • 投稿狗子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804次
  • 评分4
  • 34
  • 0

黄启参 管庆蓉

客家人注重追本溯源,尊祖敬宗,重视修族谱、建祠堂、祭祖先,而祠堂的堂号、堂联最好地表达了客家人思念祖先,弘扬祖德的情感。堂联,是客家祠堂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联以载道。训勉联是客家先祖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先祖对后昆无声的教诲和期望。透过这些内容广泛,内蕴丰富,内涵深刻的训勉联,我们能够深切领会到崇文重教、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爱家爱国的客家精神。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亦可以浸润思想,让我们从中得到启迪,得到前行的智慧和信念。

一、不忘祖德,和亲睦邻,传扬客家传统美德

客家先民因屡经战乱而不断迁徙,因此非常注重根的意识。客家训勉联不乏告诫子孙后辈要遵从祖训,勿忘祖德的堂联。

如梅州大埔善庆堂堂联:善积仰先灵迄今萱草长荣兰桂腾芳叨祖德,庆余垂后裔际兹春风送暖馨香祷祝毓人文。又如福建省连城马氏祠堂堂联:孝道必萦怀,春露秋霜,祀列祖于明堂,彝伦攸叙;思亲宜追远,水源木本,集群裔于族宇,俎豆重光。

除了要传扬祖德之外,训勉联也告诫子孙要与邻和睦,团结互助。如梅州狮子浪口叶氏祠堂堂联:敬所尊爱所亲,秩序一堂,亢宗必自新伦始;继乃志述乃事,箕裘百世,馀庆原由积善多。又如深圳罗瑞合村罗氏宗祠堂联: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诗书礼乐,缵承先绪振家声。

训勉联中提倡的敦亲睦邻意识,是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是客家美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新时代,敦亲睦邻赋予了莘莘学子新的内涵:尊亲敬老,和谐共荣,团结互爱。

二、励志成才,自强不息,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客家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客家精神的形成,与客家先民因屡经战乱而不断迁移,与漫长艰苦岁月的磨难有极大的关系;还有就是它和客家人在南方穷山僻壤中艰苦创业的各种锻炼分不开的。在训勉联中,崇文重教,艰苦奋斗是先祖昭示后昆的重要内容。

1.励志成才,以读书为本,崇文重教

客家人因为住地环境比较恶劣,过去只能靠耕读起家,因此,在客家训勉联中,鼓励子孙后代要以读书为本,励志成才的堂联不在少数。比如兴宁市宁新罗氏四角楼堂联一:家声不坠唯端品,壮志欲酬必读书。堂联二:读书好,积德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2.创业维艰,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梅州大埔河头世德堂有堂联一对:创造维艰登斯堂当思栉风沐雨,守成非易入此室须念祖德宗功。此联旨在告诫后昆,要心怀祖德,明白创业艰难,但是更要勇于开拓。这类训勉联在客家堂联中比比皆是。福建武平县石氏祠堂堂联:宗德绍双莲,绳祖武,斩棘披荆,造就鸿图堪裕后;盛公继万石,愿嗣裔,犁云锄雨,始谋燕翼可光前。亦反映了客家人对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的推崇。

训勉联中所体现的奋发进取、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客家人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的学子仍旧有着深刻的激励自勉作用。

三、修身立德,培育良好的人格魅力与行为修养

客家训勉联文字精炼,排列对偶,富于诗意,含意丰富,往往涉及为人处世、修身立德要谨遵的人生信条。修身立德,塑造良好的行为修养,是训勉联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埔河头厚德堂堂联:厚道忠恕礼义为本,德育英才福荫后人。

永定林氏祠堂堂联: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使是雕梁画栋;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鐘。

连城培田吴继述堂堂联:希贤希圣希天,此等地位,岂肯让他人做去;立言立功立德,这般事业,还须自平日修来。

福建省上杭石氏祠堂堂联:立朝正直,嗣刻祖徂圣德之诗;传世谦恭,再现万石家法之善。

正直谦逊、仁义忠信、心态坦然、乐观豁达、以德为先,这些都是客家训勉联中关于如何修身立德的流传千古的精神之萃。时至今日,对于提高客家学子的道德修养,这些精神食粮同样能给予启迪与明示。

四、勤勉节俭,与时俱进,祖训千古流芳

在漫长而艰苦的迁徙历程中,客家人培养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德。因此,在客家堂联中,倡导后辈要谨记先祖秉持的节俭持家,勤勤勉勉精神的训勉联也比较常见。

如梅县城西敦善堂堂联:诗书继世名耀祖;勤俭持家业光宗。又如永定高陂留一堂堂联:留意勤俭,创业守成,天下皆无难事;一心孝友,型仁讲让,堂中自有太和。再如平远县石正王氏祠堂堂联:祖德巍峨,荫儿孙几行,和蔼待人,克勤克俭光旧绪;宗功浩荡,庇后裔一脉,恭谦律己,有守有为展鸿图。这些训勉联都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祖们对后世子孙以勤为宝、以俭为德的谆谆教诲。

时至今日,物质充裕,科技高度发达,难免人心浮躁,利欲熏心。客家训勉联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流传下来的字字珠玑,它倡导弘扬的励志成才、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勤勉节俭等客家精神,依旧大放异彩,给今天的学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通过搜集、整理、交流和领悟,训勉联中的精华浸润了学子们的思想,给予他们思想的洗礼与明示。

★作者单位: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