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写作常见失误概谈

  • 投稿艺名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324次
  • 评分4
  • 42
  • 0

范金花

新材料作文因不便于猜题押题又独具读写结合特色而备受推崇,近年来,已成为高考作文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形式的作文考试仍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然而,不少考生在该类作文的写作中常常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失误。

一、机械引材,呆板重复

精彩的文章开头能一下子打动读者的心,而简洁则是议论文开好头的保证。高考一篇作文字数多限在800字左右,如果机械、呆板大量地重复所供材料,势必使文章显得臃肿、累赘。材料是新材料作文的限定条件,应根据论述中心的需要撷取入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例如2014年课标卷作文“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材料作文,原材料200余字,有位学生这样开头: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亦云:“团结力量大。”这里的变,指的是思维上的转变,即突破惯性模式;而团结,亦不仅仅是指与队友合作,更要与对手合作。

“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是在比赛,队员们却打破了习惯。两队在竞争中合作,双双通过独木桥,实现了双赢。何乐而不为?

这样开头,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又为下文分析铺平了道路,如果泛泛引用,“核桃栗子一起数”,“眉毛胡子一把抓”,选择不好入文的突破口,就会使下文的分析无从下手。

二、另起炉灶,随意立论

新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材料是入文的话题。如果离开材料,无视要求,另起炉灶,随意立论,那就是无的放矢了。

例如,根据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类比性的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生物学家研究,海参有一种“排脏”功能。当海参遇到污染和不良环境时,难免要把毒素吸收到内脏里去。海参一旦知道自己中毒,身躯就会发生强烈的收缩,直至把中了毒的内脏全部或部分从肛门排出;还有个别种类的海参,为了排除毒素,把身体裂开,排出内脏,待游到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时,再重新生长内脏,继续生活下去。

有的学生离开材料这个作文的依据,不管试题要求,谈什么“成才”问题、“孟母易地教子”问题;有的甚至写成说明文(《海参的“排脏”特异功能》)、抒情散文(《海参精神赞》),尽管有的尚能自圆其说,但与材料都是风马牛不相及。

三、以偏概全,顾此失彼

在单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有的学生只抓住材料前半部分而不顾后半部分立论,或反之,这往往失之偏颇;在多项材料作文中,既不以几项材料的共同点作为立意的出发点,又不以几项材料矛盾的焦点作为立意的出发点,这就难免以偏概全,顾此失彼。

例如2013年广东卷的作文材料: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这道作文题很有时代感和现实感。如果只看开头,把立意定为“我们要热心于慈善事业”那就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了。因为这则材料的重点讲的不是做慈善,而是如何面对慈善帮助。材料中三个贫困家庭的做法在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也都是合理的,但为了突出中心,考生又不宜兼写两种做法或三种做法,因此考生最好集中写一种,比较起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倾向于赞同第三种做法,另外,就中学生而言,支持第三种做法的论据较多。所以,从赞同第三种做法的角度去写才是上策。

四、只看现象,不抓实质

审视材料浅尝辄止,只看现象,不抓实质,行为必然偏离中心。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清末民初,京剧老生演员谭鑫培起了个艺名叫“小叫天”,名噪京城。当时有个京剧艺人壮着胆子给自己起个艺名叫“小小叫天”,心里琢磨,我走“小叫天”谭老板的路子,即使不能模仿得穷形尽相,也可混口饭吃。谁知有人连“小小叫天”也不让他叫,他一怒之下改名“盖叫天”。他“冷练三九,热练三伏”,终于名震大江南北,人称“活武松”。以至后人有知道“盖叫天”的,却未必知道谭老板是何许人也!

如果认为“小小叫天”与“盖叫天”是“胆小”与“胆大”的问题,立论为“胆小不得江山坐”显然没有领会到这则材料的实质。仔细分析,“小小叫天”立足模仿,力求形似,“盖叫天”立足超越,务求神似。超越与创新使“盖叫天”成绩斐然,名扬四海。这个材料的中心思想应为:照搬与模仿是没有出路的。或为:超越与创新才会有成果。

五、罗列论据,过多过滥

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般引用论据以三四个为宜,切忌过多过滥。

例如以下则材料写议论文:

有一个小男孩,他父亲送给他一头小牛犊,要求他精心饲养,每天给它擦身,每天还得把它举起一次,小牛犊伴着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了,男孩每天都能举起比昨天重一磅的牛犊,在他15岁时,竟能高高地举起一头壮实的公牛。

这则材料的中心是贵在有恒,任何质的飞跃都是量的积累所致。而有的学生竟不加选择,一古脑地引用了歌德、爱迪生、法拉第、司马迁、陶宗仪、李时珍、曹雪芹、竺可桢、陈景润等古今中外名人“有恒”的事例来论证,虽然事例本身无可非议,但引得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引据陈旧,雷同落套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文津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意思是写文章以发展变化作为它的规律,写作要求不断创新。惟创新,创作的生命才能历久不衰;惟变通,创作内容才不至于贫乏。选择议论文的论据也应注意一个“新”字,一个“通”字。

有的学生阅读面狭窄,材料贫乏,“翻过来,掉过去”总是那几件妇孺皆知的例子。谈勤奋,言必陈景润的“六麻袋稿纸”;说钻研,言必称雷锋的“钉子精神”;论逆境,言必称张海迪的“高位截瘫”。模范人物事迹可歌可颂,但作文时一味引用,就会影响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单位:河北沧县风化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