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投稿阿喂
  • 更新时间2017-10-30
  • 阅读量360次
  • 评分4
  • 57
  • 0

江苏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26511) 胡春建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初中语文内容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社会责任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15-01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成长和急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独立性逐渐加强,知识面广,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此时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佳时期。初中语文继承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除了帮助学生提升文字运用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师指导,完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自己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辨析文章主旨,对文章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进行深层剖析。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平等、公正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与学生彼此尊重、相互分享、互相信任,这样就会让学生对社会充满信任,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学生很容易被此类童话故事所吸引,很快沉浸在阅读中。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分析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教师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为什小孩子敢说实话?”“大人们为什么不说实话?”“你看到该皇帝时会如何表现?”学生对着三个问题陷入深思,开始剖析自己的内心。通过分析学生就会明白小孩子的真实以及大人们的虚假,并思考自己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接受成人世界的虚假规则,还是保持孩童的纯真。学生会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及时改正自己思想中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到即使成人世界有自己的潜在规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旧要坚持自我,保持一颗正义之心,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能够勇敢地站出来。

二、实践应用,深化经验——强化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能光纸上谈兵,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热点问题,让学生对这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初中生正处于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看待一些事物的观点往往会有些偏激,此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让学生学会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时,学生自发组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帮助清洁工人、义务卖报等。只有参与这些社会活动,学生才能理解这些工作的艰辛,体会到正是清洁工的辛勤劳动与敬业造就了清洁的城市环境;学生在义务卖报的时候,面对一些人的不友善,学会去乐观对待、换位思考,消除不良情绪,做好自己的工作。尽管整个实践过程很辛苦,但是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懂的“敬业和乐业”的真正内涵。经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工作的不容易,且每份工作都需要认真对待,并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学生今后也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份工作,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

三、自主构建,内化经验——深化社会责任感

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内容,从教材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这些内容表现出来。在表现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体会作者的情感,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并将这种社会责任感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切身体会晏子身上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再比如,在学习《海燕》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海燕坚强、勇敢的精神,告诉学生在面对困难、苦难的时候,要坚强面对,只有直面困难,才能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这篇文章,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内容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这样学生才能快速成长起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