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批评教育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 投稿明月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700次
  • 评分4
  • 36
  • 0

◇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幼儿园 孙朝丹

摘要: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及时指出幼儿的缺点或过错,使幼儿及时改正,不断优化其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个性和整个身心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的批评方式有助于幼儿接受及认同他人的批评,更好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反之,消极的批评方式则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及心理健康。文章从不同的批评方式与幼儿情绪的关系、如何正确地运用批评及运用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幼儿;情绪;批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26-02

所谓批评,就是对幼儿的缺点和错误言行表现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从而改正过错。批评和表扬一样,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及时指出幼儿的缺点或者过错,使幼儿及时改正,不断优化其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个性和整个身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批评,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事半功倍;使用不当,事倍功半。

一、不同的批评方式与幼儿情绪的关系

积极的批评方式有助于幼儿接受及认同他人的批评,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并在正确认识错误的同时,有效提高幼儿的受挫能力,对其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消极的批评方式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及心理健康。平时常见的消极方式有粗暴式批评、叩帽式批评、唠叨式批评等,而这些消极的批评方式有时会让幼儿感到愤怒、恐惧,产生抵触情绪;有时会让幼儿产生悲伤的情绪,出现自卑心理,还有的会让幼儿对批评产生免疫力,变得漠然。这些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还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

二、如何正确运用批评

1.提醒式批评。这种方式适用于聪敏上进又好面子的幼儿,主要以暗示为手段,多为启发、提醒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和蔼亲切,给幼儿一个台阶下。例如,欣欣是个注意力易分散,爱说话,但又很能干的幼儿,每次活动时,都和周围的小朋友讲得火热。对此,笔者经常会在活动时,走到他面前用眼睛望着,轻轻拍拍她或是点她起来回答问题,从而起到提醒的作用。这种暗示在避免消极情绪产生和泛化的同时,也维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保证了活动计划的顺利开展。

2.抑扬式批评。这种方式可以使幼儿在表扬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批评中看到自己的优点,既不会因表扬变得骄傲,也不会因受批评而变得消极自卑。抑扬式批评一般可分为“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对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不同气质特征进行批评。

对于情绪本质较消极、易退缩、敏感的幼儿,应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以利于幼儿接受批评,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沮丧、愤怒、抵触等情绪。例如,一个小男孩打开冰箱拿牛奶,手一松,牛奶翻了,他害怕地缩在墙角,因为牛奶洒了一地,他担心挨骂。妈妈听到声音走来却并未像男孩想象中的那样生气,而是温和地说:“你好厉害呀,妈妈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你愿意跟妈妈一起把这里打扫干净吗?”最后,妈妈将牛奶罐装满水,放进冰箱,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打翻。如今,当年打翻牛奶的小男孩已是美国一位有影响的医药发明家,正是信心和勇气赋予了他成功的动力。

而“先抑后扬”的方式若是用在情绪本质较积极、易接近、反应强度大的幼儿身上却会有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让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能快乐地进行批评活动。例如,明明聪明但很调皮,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这天户外活动他打了别人,小朋友哭着向老师告状。笔者对他说:“今天你打架了吧?老师希望你能改掉这个缺点,因为老师觉得你其他方面都很棒,下次还想选你当升旗手呢!”他笑了,悄悄地对我说:“说话可要算数!”我笑着和他拉了钩,后来发现他一个星期都没打架。

3.情感说服批评法。“情深方能意切,感人全在真情。”情感是人们思想品质的重要因素,要让一个人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情”比“理”更容易让人接受,“情”的力量是无法用“理”来代替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任育才小学校长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陶行知无意间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就迅速将其制止,并要求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一趟。放学后,等陶先生赶到办公室时,看到王友早就等在门口。陶先生把他领进屋,没有立即批评他,却出人意外地从口袋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遵守时间而且比我先到。”接着又掏出一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听师长的话,是个好学生。”待王友迟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孩子,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小同学,你看不过去,才出手。”说完陶先生又给了他第三快糖。王友再也忍不住了,边哭边说:“校长,我错了,您批评我吧,我不该打同学,我不能接受您的奖励。”陶先生笑了,又拿出第四颗糖:“你已经承认了错误,再奖励一颗。我们的谈话结束了,你可以走了。”

从这个教育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批评,可以更加人性化,更好地让人接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师幼的心灵在批评中产生良好互动,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隔日批评法。所谓隔日批评法,就是在幼儿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找个适当的机会再与其沟通。它有以下三个好处:①避免了气头上的过激言辞和过火行为,为与幼儿交流创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这是取得良好批评教育效果的决定性条件。②为幼儿的自我教育提供了机会。自省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自我教育,它比其它教育方式更自觉、更深刻、更有效,让幼儿养成自省的习惯,对其是终生受用的。③要思考幼儿为什么犯错误和如何与其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它是对客观实际的认识、理解与升华。这种思考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不仅对幼儿有好处,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教师的素质。

幼儿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好心办坏事,有时是无心之过。教育者要在摸清其犯错误的前提下,再慎重地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批评手段,而且要注意选择恰当、行之有效的批评方式,不能急于求成。当我们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最佳途径时,宁可缓一缓,也要避免过多、过滥的批评,否则会让幼儿对批评惩罚产生“免疫力”,而使批评惩罚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效果。

5.幽默式批评。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缓解批评的紧张情绪,启发幼儿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老舍先生说:“用幽默的方式指出他人的过错,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更能为人接受。”幽默的批评能避免更多的批评所带来的逆反心理。

说话风趣、幽默的鲁迅先生,批评学生也别具一格,他的学生川岛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谈情说爱上了,他批评起来如同相声一般,还有诗歌的韵味和意境。鲁迅先生在送给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扉页上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样的批评让人忍俊不禁,又深受教育。

幼儿克服一个缺点往往要经过多次批评,然而如果为了让幼儿记忆深刻,每次批评都是上一次批评的简单重复,就容易使其产生抗拒心理。因此,要注意批评的变化性,即变化批评的情境、情绪,变化批评的角度,这样使幼儿对每次批评都感到新鲜,促使其加深对批评的理解。例如,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当的场所,让幼儿互评,并通过谈心、悄悄话、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多种批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幼儿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之。

三、运用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1.批评时应注意表达方式,做到明确方向,保护幼儿自尊。在批评幼儿的行为时,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你不喜欢的只是他的这种行为,而并非他本人。例如,“你这样做,我很伤心”、“我对你这种行为感到很失望”、“尽管这件事做得不太好,但你还是一个好孩子”,用这样的语句来批评幼儿就比较有效。这样说一方面表示了对他的期望,另一方面也不容易使他产生逆反情绪;相反,如果一味地斥责幼儿,特别是使用“调皮蛋”、“笨蛋”等涉及人身评价的否定性评价,就很有可能让幼儿伤心,并形成“自己”不可爱、是笨蛋的自身评价。古人云:“攻人之过勿太过,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要令其可从。”当批评他人的时候不要过分苛刻,要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要在批评的同时,让幼儿体会到一份爱和希望。另外,在批评幼儿时,不仅要让其明白什么“不可以”,更要明白今后应该怎样去做,也使其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让幼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积极效果。

2.批评后,应表达对幼儿的爱,缓解其消极情绪。美国有一本叫做《大卫,不可以》的图画书,这本书记述了大卫这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种种“劣迹”,而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这是一本告诫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的书。最后的点睛之笔更令笔者感动: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着眼泪。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不管孩子有多少个恶作剧,不管父母对他有多少批评,但这个动作,都给其自尊心添加了许多爱的保护。

综上所述,批评是幼儿人生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一个部分,是成长路上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要让幼儿愉悦地接受批评,并欣悦诚服地改正缺点,还需要我们用理解、尊重、关爱作基础,以情绪稳定作前提,以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保障,才能更好地教好这门“必修课”,帮助幼儿更勇敢地跨过人生中的每一道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纪康宝编著.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批评方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易小文,陈杰编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谭兆麟.情绪影响力[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4](美)凯瑞·汉金斯,卡罗·汉金斯.生气处方[M].林惠瑟,译,中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5](美)香农.大卫,不可以[M].余治莹,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