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当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分析与思考

  • 投稿Sun1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464次
  • 评分4
  • 53
  • 0

于淼飞

(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与最终归宿.而对于教育目的最终指向是“社会”还是“人”,其中就渗透了个人对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了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的内涵,并对我国历史上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间形式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依据当前我国的国情、“人”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的规律,我们应该确立培养“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35-02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是教育这种实践活动的基点与最终的归宿.任何的活动都会有最终要达到或者期望要达到的效果,对于教育活动而言就是指教育目的.历来对于教育目的的争论不断,看法各异,而对于教育目的的最终指向也有不同,这也符合教育理论的多元性特点.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教育目的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只能说哪一种更合情合理或者是更符合实际情况.

且不说国外的教育目的如何,只我国从古到今教育目的就发现有很多种,教育目的的价值指向更是纷繁复杂.当前我国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与问题,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梳理与反思就显得很重要,理论上的合理与正确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1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1 教育目的的内涵

根据《辞海》的解释,目的是人对某种对象的需要在观念上的反映.人在行动前对行动结果所做的与预期效果的预设.由此引申,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者预先设定并追求的状态.它是受教育者要努力达到的应然状态,是一种基于教育现实的理想追求与设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通过教育影响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受教育者得到发展这一事实便是受教育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可以被视为教育目的的实然状态.不过,我们并不能将教育结果简单地等同于教育目的,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在按照预期所设的教育目的进行教学时,总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等实际情况所限制,必然导致教育结果与教育目的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教育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教育目的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间的差异,往往人们所达到的实然状态并不与应然状态相一致,或者低于预期结果,或者超过预期效果.

1.2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内涵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根据自身需要而对事物所做出的评价与判断.教育目的的确立往往带着某种价值取向的痕迹,价值取向又可以算是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倾向的系统,它对整个活动的发展轨迹和前进方向起着调控、制约作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①.因此,可以说教育目的制约并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调控、制约着教育目的乃至整个人类教育事业发展方向与趋势.

纵观历史,横看中西,人们习惯上将教育目的分为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以及试图平衡两种价值取向的中间派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是从人本身出发,通过人自身,为了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使人之为人的本性及人的一切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强调的是个人的价值,主张先有人的发展,而后有社会的发展.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倾向于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的目的,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先有社会的发展,再有个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即人是服务于社会,人的培养也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之间,还存在着中间形式,这种目的观试图平衡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的目的既要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能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2 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在各个时代的目的是各不同的,但是无论怎样表述与确定,它都是与特定的历史与阶级相一致的,都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阶级的呼声,都是某些阶级的价值取向与偏好.我国现代的教育目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的也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2.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目的

跨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的教育目的也惊醒了相应的调整,有代表性的表述如下: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之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有不断追求新知,具有事实求实、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一目的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仔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目前我国表述最规范的教育目的,但是教育目的的基本前提是“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突出的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都说明我国现在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强国功能,也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我们不难看出,新时期我国的教育目的虽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但是,教育目的却明确规定了与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指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什么规格的人?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有文化的人;劳动者和建设者.教育目的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教育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建设者与劳动者.

总之,教育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可归结为,在古代是教育治国,在近代是教育救国,在现代是教育强国.总而言之,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无论是教育以“明人伦”,还是为了“强国”,都体现的是教育社会取向的目的.

3 对我国当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分析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教育的最终目的回归于人本身,还原教育的本真.党的十八大全面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也不例外.现如今的教育目的要兼顾社会的需要和个体的发展,并且只有个体的全面完善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最后,借用生命教育派的观点,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离开了生命就不成为教育.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生命,具有自主能动性,能够探寻生命的意义,提升个体的,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而教育正是帮助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从个体自身出发,充分考虑个体特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使教育扼杀个体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是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指数与生命质量,以此来实现个体的价值,通过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与价值,可以使个体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而后个体又会不断地权衡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生,努力探求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进而通过最高道德与最低道德的权衡以此实现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注 释:

①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8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英]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毛礼锐,等.中国教育通史(一)[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2章,第2节.1993(2).

〔5〕刘冲.关于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兼论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取向[J].教育评论.

〔6〕杨甜甜.从生命教育的视角解读教育目的[J].专业研究,2006.

〔7〕冯建军.走向生命关怀的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8〕于桂霞.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

〔9〕孙宏安.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J].2006.

〔10〕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李耕夫.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化倾向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J].中州学刊,1993(2).

〔12〕戴继威.《学记》在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上的成就[J].

〔13〕朱维铮.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J].复旦学报,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