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不厌多遍改

  • 投稿蜡笔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641次
  • 评分4
  • 69
  • 0

邹清保 卢厚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96-01

“十分文章七分改。”记得有位作家曾经更加明确地说过,“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三十多年的教学让笔者认识到,不会修改自己习作的学生,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作为教师,教会学生自改习作是写出好文章的关键。那么怎样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呢?

一、朗读推敲择优法

反复朗读是修改习作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写完文章,要自己先朗读几遍,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发现习作中的问题。然后再认真琢磨,反复推敲,理顺句子,修改文章中不恰当、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的字词,文章就会文理通顺,条理清楚,中心明确。纵观历史上写作名家的故事,均可看出朗读、推敲得到的启示,唐朝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这两句诗初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见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良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了鸟儿不安的躁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来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这也是“推敲”一词的由来,而这个故事不正是告诉我们朗读推敲中得到的效果吗?我们为什么不能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呢?

二、抄写斟酌删除法

这种方法是在认为自己的习作基本上达到了某种程度,通过反复朗读而知道这地方有不妥之处,又不知道怎样修改的情况下,把习作反复抄写,一边抄,一边逐句咀嚼,品词、品句、品片段,对原稿的不足、多余、错乱,不断地修改、补充、舍废留精,让语言更加精炼。笔者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一份报告,要求尽快办五件大事。这份报告竟有17000多字,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读到6370字时,朱元璋还是没听明白什么意思,不由大怒,下令重责50大板,当读过16500字时,才明白茹太素说的5件事,有4件事是切实可行并要尽快办理的大事。茹太素的报告洋洋洒洒17000字,只有最后500字实用,废话连篇,差点贻误国事,不能不说是个教训。明代吴纳认为,“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亦不可有龃龉处”。鲁迅说得更明白,“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也正是这个意思。

三、比较鉴别确定法

实际上写文章就像我们购买商品一样,我们在无法确定那样东西好坏的情况下,都会把两件东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质量,比较它们的价格,比较它们的功能,比较它们的实用性,等等,从各个角度来确定它是不是适合所需求的条件,以此达到最佳效果。往往在修改文章时,也会出现一个意思写出多句进行表述,那么哪句话好呢?最好就把几种写法、几种修改法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哪一种表达得更加准确、精彩、传神。“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经过比较,鉴别出好的句子,文章就更加生动、形象了。

四、搁置润色提高法

有时候写完文章,从头到尾处处可爱,但总是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如意,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修改好。既然无处下笔修改,那么就不妨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把文章暂放一下,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然后找找灵感,再拿出来看看,也许会恍然大悟,找到修改的突破口,使可爱之处更加可爱;二是看看你的文章润色的程度够不够,表达出来的意境美不美。有句俗谚说得好,“若要甜,加点盐。”高明的厨师,烹调时很懂得这个辩证规律。写文章也是如此,我们日常写作遣词造句时,就应像厨师在甜肴里撒盐一样,恰当插入一些表达更准确的语言,文章一定会妙不可言。《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傍晚,天空飘来一朵暗红色的云。天还没黑,就淅沥淅沥地下起雨来。”这段文字看似简单,但色润得恰到好处。“暗红色的云”写出了雨云的颜色,“淅沥淅沥”写出了下雨时的声音,把雨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如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写得更为传神: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我们给文章润色就应该具体、生动、形象。那么怎样表述出来呢?我们常教学生应用连动词,应用各种修辞手法,应用各种对话形式等,这些都是润色的基本特点。当然,润色必须恰到好处,不可滥用,不可造成文章在运用过程中的不伦不类、语言似通不通的毛病。“若要甜,加点盐”,但绝不能在一碗甜肴里倾入一缸盐。

五、借鉴转录法

有时文章中的某一段、某一小节你怎么写都不生动、形象、感人,特别是与学过的课文或看过的文章相比较,怎么都觉得不妥,那么不如干脆把这句话、这段文字巧妙地转录下来,这样就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在教学中,笔者曾批改过一篇描写雪松的文章,小作者写雪松在春天的雨雾中欢笑,就集中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颗苹果树的来历》这两篇文章中的句子内容。他写道:“雪松傲然挺立在我们校园里,她长出一个个嫩芽儿,抽出一条条嫩枝儿,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她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舞动着一根根如针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段文字,笔者认为小作者就是巧妙地采用了借鉴转录的方法,把好的语言转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未尝不是一个绝好的方法。

六、触类旁通法

自己的作文一时改不好,也不要着急,可以找一些同题目、同类型的好文章读一读,也可以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经历的生活或观察、体验的事物。这样往往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修改自己作文的途径,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征求意见法

作文是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写成的,往往不想割爱,舍不得再动手术。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往往能比较客观地找出你作文的缺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去征求别人的意见,哪怕只是一点点,你也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就一定能把作文修改好,甚至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告诫老师:“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如果掌握了一套讲解与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编辑:朱泽玲)

上一篇: 课程整合的误区
下一篇: 非正式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