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诗意飞扬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630次
  • 评分4
  • 72
  • 0

文/刘 芳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课堂教学中,我用诗的情怀,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诗意的情境,一种令其学而不厌的气氛,一种使之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的如歌如吟的感情流动。

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吸引听众渐入佳境;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开启课堂智慧的大门。好的导语,本身就应该是一首诗。例如学习《雨霖铃》,我这样导入: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请领略一回词坛妙手柳永的《雨霖铃》。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好一曲深情脉脉。世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可这一份最美好的情感,我们将永远珍重在心头。

好的结束语有升华课堂的作用。例如学习《伯牙绝弦》,我这样设计结束语: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一曲高山流水,一起相识相知,使他们成为知音。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伯牙世上再无知音。而今,山依旧高,水依旧流,高水流水之间多了一段三尺瑶琴为君死的佳话。后来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再次回味绝弦的悲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语文教学的诗意创设绝不能离开诵读与欣赏诗歌。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于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因为它要求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这类声情并茂的作品。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周诵读、熟记、默写三首古诗(歌行体除外),在语文课上,利用三分钟演讲,让学生们和着黑板背诵自己烂熟于心的诗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齐声吟诵,好不得意。我还指导学生吟诵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灯下飞针走线的母亲,会勾起我们的寸草报春之心;还有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面对重重阻力时的自信。我们就这样在诗的国度里酣饮、沉醉。欣赏课上,我们欣赏课本《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诗篇;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一起沉浸在《再别康桥》梦一般的意境中:“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读《诗经》中的《子衿》、《蒹葭》、《关雎》,我们沉醉在诗歌朦胧、神秘般的意境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文课堂的诗意氛围,就在学生的低吟浅唱中营造出来。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的对话,是获得文本精神和言语智慧的过程。教学中,应把着力点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上,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深入浅出地进行开掘,让学生经历生命感悟的过程。

我在教学《登高》“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引导学生想像一幅画面,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学生由此而生发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周围一片寂静,瘦弱多病的老人踽踽独行,一阵秋风吹过,他差点摔倒,是那么弱不禁风,身处他乡,举目无亲又无故,还要登高祈愿,老人一阵心酸……让人目不忍视。学生读懂了作者内心,似乎在和知心朋友交流、对话,想像中的场景仿佛昔日重现,近在眼前,学生的情感随着文中人物或作者的身世遭遇而起伏变化,思绪万千。这正是语文课诗意魅力之所在。

同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生命的诗意,将散落于文本中诗意生命“因子”一一捡拾起来,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谭轶斌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时,有这样几句话:“母亲包容的敏感的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缺憾的人生,支撑起轮椅上的天空,他精神上的健全甚至超越了普通人。”哲理诗般的语言,道出教师对文本的独到见解、深刻的领悟,也可见教师的语文素养、文化功底。学生沉浸于浓浓的母子亲情,感动于母亲的无私伟大,体会到作者成长的痛苦艰辛,陶醉于老师的诗意情怀。当时学生是投入的,是享受的,是有所领悟的,是很有收获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有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心灵,受益终身。

孩子本身就是一首快乐的诗。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稚嫩的诗心、诗情。语文教师也应该有一颗诗心,用自己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让课堂洋溢诗的情感、诗的意蕴。

为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纵情吟唱,把学生引入诗境。如:学《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时,我用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想像,把学生带入“周朝远征战士归来,抚今追昔的哀怨、伤感的情境”中如痴如醉。课堂的诗意就这样随着学生的想像轻舞飞扬。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生诗歌的兴趣,我还让学生把《诗经·采薇》、《西江月》、《天净沙·秋思》配上歌曲的旋律,让古诗动漫起来,散发出无可抗拒的魅力。

诗意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教师以一颗明敏善感的心解读生活、解读文本,捕捉潜存于生活、文本中的种种诗意,而且能用自己的一颗诗心带动几十颗童心去唤醒、去交流、去创造,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静静流淌,轻舞飞扬。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