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营造“动感”心境

  • 投稿周冲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176次
  • 评分4
  • 75
  • 0

黄凯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应当能够赋予学生自主权,应当能够让学生动起来,并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动态心境。教学经验表明,在教学设计中精设情境,在教学实施中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语言和其它教学手段实现情境,并能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发散,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入动感境界,为他们学习音乐提供有益心境,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推力。

一、精心设计,刨设动感的音乐情境

动感是当下生活中的一个热词,其与生活中许多不同的事物都有联系,但无一例外:只要有了动感一词的修饰,那这个事物便会活跃、灵动起来。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他们与动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如果小学音乐教学中注意动感心境的营造,那音乐教学就不只是生硬的词曲记忆,更多的则是指向学生心灵成长。这里,首先谈谈音乐教学中动感音乐情境的创设。情境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小学音乐教学中指向动感的音乐情境的创设,却肯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能否让学生进入动感情境,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

笔者以《甜甜的秘密》一节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甜甜的秘密》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该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八分休止符,对于该歌曲的表现作用是明显的。而教材也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教材明确指出教材前后两段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但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有什么样的不同,并且用相应的声音与情绪进行演唱。笔者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首先设计一个真实情境:让学生对照一个真实的橘子,看它可以隐藏一个什么样的甜美秘密以送给老师。严格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情境(实物橘子在其中仅起一个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情境是指向问题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内心对老师的种种感受。在本情境创设中,由于指向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心灵感受,因而学生的内心被打动了,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将自己对老师的秘密藏进那甜甜的橘子,因而学生的心就动了起来,而这不正是动感的一种内在体现吗?

二、悉心实施,营造动感的学习过程

事实上,在后续教学实施中由于笔者精心实施,证明了此前设计的动感情境的创设思路是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指着一个外形、颜色都很优美的橘子,用亲切的口气对学生说:“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橘子,这里面可是能装上一个秘密的哦!”这句话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橘子里怎么可以装上秘密呢?”小学生就是小学生,这个时候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在下面讨论起来,而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动感的一种外在形态,只是要将这种动感的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的话,还需要教师在实施中继续深化音乐学习的情境。

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片刻后追问:“为什么橘子里可以装上一个秘密呢?这个秘密装进去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呢?我们来听一首《甜甜的秘密》。(教师播放此曲,让学生听。)”这个时候的听,与没有任何情境的听相比结果大不相同。由于学生前面的思考,由于学生还带有“秘密是什么味道”的疑问,因此他们听此曲时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在学生听上两遍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熟悉歌词,然后再接着上面的情境继续提问,以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进一步活动化。事实证明,在此时提出“听此歌曲时能够听出歌唱者的心情变化吗”是恰当的,因为五年级的学生此时确实能够从歌曲的曲调中听出些不同,加上对歌词的理解,他们会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把秘密装进橘子里,把橘子放进教师抽屉里时有一种害羞紧张的心理,而后来又有一种期盼教师早点发现的急切心理,以及让教师品尝甜甜的味道的急切心理呢?笔者以为在这里不必过于强行规定学生必须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只要学生有心理变化就行。有了心理变化,教学就可以向“用适当的声音和情绪去演唱”转变。

三、引导创新,实现动感的音乐理解

任何一次音乐教学都应当是有发散空间的,这是笔者在多年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感受。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们不愿意受教材的束缚,因此音乐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在适当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以让小学生的心理进一步显性化,从而让动感心境进一步升华,并促进学生生成动感的音乐理解。

譬如本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画出你那带有甜甜的秘密的橘子。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的活动就会体现出一个“活”字:他们会将自己的秘密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在纸面上那个大大的橘子里;他们会将橘子画得大大的,将教师画得和蔼可亲,画出老师甜美幸福的表情……总而言之,这种表现正是学生内心动感心理的一种充分体现。

小学音乐教学中所追求的动感是缘于兵有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朴素动感,它一般不会有成人世界里动感的那种摇滚,但表现出的却是学生内心的真实心理,因此音乐教学不能忽视之,而应强化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李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