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标学语文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260次
  • 评分4
  • 25
  • 0

何秀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十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我深知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痛的是批改学生的作文。多数学生也苦于没什么写的,交上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要么胡编滥造,缺少真情实感。记得有次我布置一篇有关“母亲”的作文,可看到的作文内容却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生病了,半夜背我去医院;下雨了,妈送伞,等等。看到后我跟学生说:“为什么总是半夜妈妈背你去医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轿车走人了我们的家庭,你可以说打车或其他方式啊!”学生说“学惯了。”面对这样的现象,我深思怎样把学生引入写作的状态呢?《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课标中说:“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们学生的生活即便是每天都在“家一学校”之间活动,只要用心也能发现在家庭、学校中的“美”。

罗丹曾说:“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写作中,首先,鼓励、指导学生多观察、多留心、多动笔,把目光放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身上,放在一舍同学、一班同学、一校师生的身上,看看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活动地点可留意操场、商店、食堂、教室、教学楼等场所,鼓励他们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感受亲人、师生、学生间的多元刺激,调动起发散的思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就会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其次,帮助学生把平时搜集的各类信息及时整理,分类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准备好“食材”,就等做“大餐”了。

如何将积累的材料自觉、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很多同学也感到迷茫。有的同学曾跟我说:“老师,我也按您说的采集了生活中的很多素材,包括课外阅读,也做了大量摘录,可到了作文时,总是感觉搜肠刮肚,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其他同学也有同感。”我就跟学生说:“其实写作就像我们农村那个收割玉米的机器,你整理的那些材料似一根根站在地上的玉米杆,而作文则似剥光了皮的玉米,它需要一个剥皮过程。我们写作也一样,需要我们平时作文时要强化自己运用收集的素材,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找到打开装有素材仓库大门的钥匙,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一篇优秀的作文就会诞生。”

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同样关于“母爱”的作文。我采取先让学生们分组、讲述、畅谈、交流自己储存的有关“母爱”的故事。学生们非常积极,纷纷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用不同形式表达了出来。如有吟诗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有拿照片讲述故事的,有放声歌唱的,也有画画的,等等。我看学生的欲望被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储存脑子里的信息库门被打开了。我对学生说:“你们想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文吗?”学生高声回答说:“想。”激发兴趣,顺势开篇,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可真情实感却难以流露笔端。

二、课标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怎样才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呢?这就要教会学生立意选材。如我们这篇习作,确立反映“母爱”这一主题后,就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选材。我们初中阶段一定要学生学会运用“一叶知秋,以小见大”的写法。“管中窥豹,一叶知秋”从小事洞悉大道理,这就是“以小见大”。“小”就是选取的题材小,写作的角度小;“大”就是表达的主题深刻、新颖,反映的生活深广、丰富。可以说“小”是手段,“大”是目的。选择小的场景,小细节同样能反映大主题,折射出无限光彩。例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老先生写的《背影》时,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父亲爬过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我敢说只要学过这篇作文的人,都会对这一背影终身难忘。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作者从小细节中读懂了伟大的父爱,他的爱父之情达到了升华。

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笔,精心选材,请书写你们的“母爱”吧!四十五分钟后,一篇篇感情饱满的作文呈现在了面前。

例如,有个学生这样写到《我们的心近了》o小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失去母亲之后的点点滴滴。继母从细小处关心、爱护这个“女儿”,让失去母亲的女儿内心世界变得温暖了、丰富了,还喜欢上了音乐,学会了做人;重点写了中考前的几个细节,如何精细调理伙食,如何接送上晚课的女儿回家,等等。让读者从细微处感受到了浓浓的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母爱”。还有一个学生紧扣情感的变化,从“怨”到“怪”再到“爱”这个感情线索,记叙了和“老师母亲”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画面:宿舍一食堂一教师,作文的情感表达得自然、亲切、感人。

由此可见,只要鼓励学生把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有了“源头活水”,再加上《课标》指导,何愁学生写不出精彩作文!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古迹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石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