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心 育心陶情

  • 投稿麦克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83次
  • 评分4
  • 46
  • 0

◎黄星红

良好的教育就在于深深触及孩子的心灵世界与精神领域,不断地清洁他们内心的水源,不断地调理一些偏激的、低俗的情感,让健康的情感勃然而发,培养美好的情趣、高尚的情操、阳光的心态。然而,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许多时候,我们舞动着知识与能力的大旗,遮天蔽日、铺天盖地地进行“输液”式的教学,学生的情感被不断地挤压,他们的灵性不断地被放逐,他们的能力不断地丢失。情感的“石化”与“荒漠化”是课堂生活最令人沮丧的病症。那么,我们的课堂应如何真诚地触动孩子的心弦呢?

一、体之于身,验之于心

情感的体验与获得不是通过空洞的说理来获得的。我们的一些课堂经常存在这种现象:学生们以嘲笑戏谑的语调来表达庄重严肃的情感;以随意开心的方式来陈说学习中得到的沉痛与哀伤;以平淡无谓的心态来叙说课文中关于惊讶震撼的心情……课文中的情感基调与学生们的内在感受存在着无可弥合的落差。一些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特定情境下的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底色。

如汶川地震,全国哀痛。5月19日下午,举国降半旗,为死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有一个小学中年级的男生在默哀期间突然笑出声来,老师很气愤,大声指责“你还有良心吗?怎么笑得出来呢?”一个在快乐环境下成长的10岁孩子,当他突然见到大家异样的表情,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这是天性使然。如果在这之前,让所有的孩子感知了解地震灾难,默哀时还会有笑声吗?

这种远离生活体验的形式化教育影响着我们的课堂,它给孩子带来的是情感上的无动于衷与对生命的冷漠无情,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帮助孩子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他们懂得敬畏生命。

二、以情激情,以心换心

在长于所谓的锱铢必较的“理性思考”、拙于面对“一丛野菊花洒泪与微笑”的“真诚感动”的今天,让学生们拥有正常的感受、感动与感情,成了教育中美好的精神元素。情感只能靠情感来陶育,心灵只能通过心灵来熏染,感动只能靠感动来唤醒。我不相信,一个内心阴暗的人会培育出内心世界丰富的学生;一个心如死水情感枯竭的人能教育出生动敏感、情怀朗润的学生……作为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内心丰沛、情韵生动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先与文本耳鬓厮磨,相溶相通,所谓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否则,是很难营造“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共情共鸣的理想境界的。

有位老师在教学《树林里》一课时,上课伊始,她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认真倾听一首充满田野与树林气息的优美的乐曲。让他们说说听到了什么,再猜猜仿佛到了什么地方?孩子们闭着眼睛专注地听着,抢着回答:听到小鸟的叫声,听到溪水的流动声,好像来到了小溪边,树林里。当孩子们慢慢睁开眼睛,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树林的画卷:郁郁葱葱的,溪水潺潺的,色彩斑斓的,白雪皑皑的。从孩子们陶醉的神情中,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他们正在走进树林,在这美好的情境中,把课题认真地读一读写一写,水到渠成……

文字随着情感慢慢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而情感随着文字渐渐地充溢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文化的意蕴就由此而生,以文化心,潜移默化。在这样的情境中,文与人合一,心与文交融。

三、情由境生,由悟生韵

我们的课堂很少有让人为之怦然心动的心灵震撼,很少有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感激荡,很少有使人不忍离去的依依眷恋……我们可能不缺乏那种歌哭笑骂的“煽情”,可能不缺乏那种夸大其辞的“矫情”,但是,往往缺乏真正刻骨铭心、酣畅淋漓的“真情”。其实,一个人的修养、心性、情怀、品位就是在这样一些情韵生动的细节中锻铸而成的。

有位教师的情境创设令我经久难忘。他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写下了精心设计的板书。其中有圆明三园的结构图,也有课文对圆明园的评价。当学生阅读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段课文之后。教师拿起板擦指着板书静静地说:“这众星拱月的壮观景象还有吗?这如幻境一般的美丽景观还有吗?这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有吗?没有了!”他慢慢地一下一下地擦黑板,有意留下了一些残存的笔画,以表示这里曾经存在过的东西。这时,他用平静而低缓的语调说:“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一片灰烬。”教师将“一片灰烬”四字用扁平的字体、较慢的速度浅浅地写在黑板上残存的笔画中间。

这静寂无声中写满了多少的高情远致,写满了多少的流情余韵。就是这种绵绵不绝、源源不断的感悟与触动在精雕细刻地雕塑着心灵的每一个细胞、生命的每一个部位:化粗暴为雅致,化空疏为诚挚,化物质为灵魂。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郊尾长安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