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01
  • 阅读量96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但可以推动特殊教育运动与保健改革的进程,还可以优化特殊教育课程,对于残障学生的潜能开发、缺陷补偿、社会适应、增强自信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就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方面的意义、价值取向、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为残障学生服务。


  关键词:运动;保健;课程


  一、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


  (一)推动特教课程改革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从残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残障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明显等客观原因,导致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严重滞后于普通学校。体育课程作为特教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是国家和地方却一直没有出台适宜特教学生的体育教材和教参,导致在体育教学、体育评价中忽视了特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虽然不容乐观,但是前景广阔,可以有效推动特教课程改革进程。


  (二)优化特教课程设置


  特教学校在开展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力求教育与医疗、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统筹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结合相关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大肌肉群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刺激大脑机能的发展,提高安全意识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基础的卫生保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方法,培养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运动与保健的校本课程还可以结合唱游与律动(培智)、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综合实践等课程,与体育课程形成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的课程结构模式,这既是对体育课程的补充,也是对整个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基于学校


  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优势为依据,对现有教材或可供借鉴的教材进行选用、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和新编,从而实现对国家课程的延伸以及对地方课程的拓宽。


  (二)基于教师


  研发过程除了体育教师的主体参与外,还要吸纳更多的学科教师参与其中,形成研发合力,促进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三)基于学生


  以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从残障学生的需要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教育”,开发学生心理认同并且能够获得成功的校本课程。


  三、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实施注意事项


  (一)潜能激发


  当命运向残障学生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有的智障学生四肢健壮,力气特别大,在举重、投掷等力量型运动项目方面大有潜能可挖;有的耐力特别好,在中、长距离运动项目方面有可塑的前景;有的聋哑学生动作协调,柔韧性好,在跳跃、体操等技能技巧运动项目方面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在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将课程实施与残障学生的潜能激发相结合,激发学生在力量、技巧、意志等方面的潜能,通过多样的指导方法,对残障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和技能指导。


  (二)缺陷补偿


  缺陷补偿是指“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在这种有特殊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中,损害的机能可以被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或替代”。在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要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聋生、盲生、培智),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特教学生的身体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体育学习,致使他们的体质、基本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地认识,缺乏自信,参加体育学习的意识淡薄。所以,在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我们还应该充分注意到特教学生的缺陷程度,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适应个体的特殊性。


  (三)社会适应


  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开发学生的潜能,补偿学生的智能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运动的本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如增加一些合作性练习,促进特教学生之间的交流、特教学生与正常学生的交流,消除他们在正常人面前的自卑心理,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磨炼残障学生挑战极限的意志,感受友谊的力量,体验合作的乐趣,遵守竞争的规则,懂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精神,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养成阳光的个性,进而赢得充满希望的未来。


  (四)增强自信


  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实施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有矫治、补偿和恢复等功能。在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要积极根据特教学生的缺陷程度不同,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通过降低动作的难度、设置易于达成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有助于他们身体有效感的形成,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尊。


  特教学校运动与保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过程要加强体育监管,促障课程的有效實施,要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实施课程渗透,还应该彰显学校的特质,打造运动与保健的课程特色。通过多样化、校本化、特色化、康复性、愉悦性的体育活动为平台,全面提升师生体育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幸福指数,推动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从而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徐新栋,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