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投稿周楷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01次
  • 评分4
  • 76
  • 0

赵卫红,王彦斌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工程认证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在此背景下,要提高精细化工专业人才的质量,关键在于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本文简述了我国工程认证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工程认证时代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程认证;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3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79-02

一、我国工程认证的发展历程

工程认证是由专门协会和专业领域的教育丁作者对高校开设的工程专业教育进行的认证,保证服务于工程领域的人才的工程教育质量。工程认证理念可以简述为:目标一实行一证明,即“说一做一证”。每个国家各有其认证体系,比如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EA),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RAEE)等。然而,人才跨国流动推动工程认证向国际化趋势发展,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是《华盛顿协议》。截至2013年,已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5个正式成员和德国、印度、中国等5个预备成员国。 2006年,我国工程认证工作拉开序幕,四个认证试点专业领域分别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丁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后认证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展。2013年,中国科学协会成为《华盛顿协议》第21个预备会员,这不仅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

二、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工专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为“日用化工”专业:1980年,教育部将其改为“轻工有机合成”专业:1985年,改为“精细化工”专业: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专业统一调整后,原有的化学工程、化工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相关专业合并为化学丁程与工艺专业。从2006年至2014年,27所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如表1所示。

(二)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异军突起,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但仍然面临着急需突破的难题:生产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处于典型的高消耗、低产出生产状态:重污染,低资源利用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高端产品比重低,不具备专用性能。

(三)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的重要意义。精细化工方向专业实验要求一般涉及到:熟悉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常用工艺、流程的方法原理,精细化工中表面活性剂、胶粘剂、染料、日用化学品等多种化学品制备、检验和实验数据处理。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丁程认证时代,提高精细化工人才质量的关键还在于专业实验。

三、工程认证背景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培养目标不能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是一个主要原因。工程认证要求培养目标多样性,即达到基本标准后,各高校可依据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多样化发展。专业实验涉及到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和相关操作技术,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精细化学品以及实验操作技术的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

(二)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程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室操作和企业实地实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思维,提高其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其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精细化工行业的前沿发展趋势。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近年来高校大幅度扩招,实验室仪器设备明显不足。

(三)实验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丁程能力培养比重失衡。我国传统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知识传授比重远大于能力培养,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育人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依然以教师讲解、学生照本操作的模式进行,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为目标导向这一工程认证的核心理念。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和创新性,因此,高校要求教师科研、教学两手抓。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论文、教学效果一并纳入高校绩效管理,并且与工资酬劳密切相关。在个人名利的驱使下,多数教师重科研、项目、课题等,而忽视“教书育人”之本职,所谓的“传道授业”被抛之脑后。

四、工程认证背景下的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一)分析市场行业需求,制定与行业俱进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制定并非高校单独完成的,也不是一经形成而多年不变。脱离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而制定的目标会使人才培养迷失方向。高校应该充分分析精细化工行业人才需求,参考行业专家的建议,不断改进培养目标。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拓宽校外实习基地。以行业前沿发展为导向,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使学生能够接触前沿实验项目。扩大实验室面积,全面有序地开放好、利用好实验室资料,给学生提供自主动手的机会。高校为行业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行业为专业提供发展方向和信息以及实习机会,高校和企业应积极进行合作,为高校工科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三)引进“专”、“研”、“实”、“教”新型师资。新型优秀教师具备“专”——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研”——较强的科研能力,“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专”、“研”、“实”、“教”新型教师对于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在引进精细化工专业人才时对教师的教育水平、学历层次、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工程实践经验和职业道德要严格要求;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科研与教学并重;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培训,而且应该伴随教师整个教学生涯。

(四)以SLO为导向,培养新型精细化丁工程人才。工程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是基于结果的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OBE导向。然而,近年来正在向学生学习结果( Students Learrung Outcome).即SLO教育模式转变。在实验教学中要以SLO为导向,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学习、设计、生产、实践的工程环节中,把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与“做”合一,培养工程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