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者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 投稿天蝎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49次
  • 评分4
  • 49
  • 0

张吉

(贵阳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本文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增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主观幸福感,减轻职业倦怠,引导其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高校教育管理者;相关因素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0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10—02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张吉(1982— ),女,贵州贵阳人。贵阳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担子正逐渐加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如何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减轻他们的职业倦怠是全面开展高校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问题。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主观评价,可从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正、负情绪情感体验两个角度来衡量。关注人对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受是“以人为本”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观。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育管理者日复一日地做着繁杂、细琐的工作,极易产生工作懈怠。

本文是在实证调查及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高校教育管理者个体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贵州地区八所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问卷203份,其中有效问卷197份,问卷回收率高达92.27%,问卷有效率高达97.04%。

(二)工具。为了保证本研究的严谨性,采用的调查问卷为Diener等人设计的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和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教育版。

(三)实施。测量由事前接受相应培训的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担任主试,利用软件spss.13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高校教育管理者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分析。本次调查显示,高校教育管理者主观幸福感综合指数为3.76,其中整体生活满意度指数为3.36,正、负性情绪情感体验指数为4.16,在评价体系中处于较低水平。

(二)高校教育管理者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本次调查的高校教育管理者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98,其中低个人成就平均分为3.87,处于稍高状态,情绪枯竭程度次之,去个性化不明显。从各个维度的平均分来看,倦怠已初露端倪。

(三)高校教育管理者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1.定义分析变量。根据经验对模型所需的应变量与自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2.建立高校教育管理者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回归方程。若以整体生活满意度(y1)、正性情绪情感(y2)、负性情绪情感(y3)为因变量,拟合以情绪衰竭(x1)、去个性化(x2)、低个人成就感(x3)为自变量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逐步拟合分析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经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P<0.000),认为回归方程成立。

分析可见,引入三个自变量后的全回归方程为“最优”回归方程,记作:

y^1= 3.72-1.06x1-1.38x2+0.2x3

结果表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同其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标准回归系数相对较大。

分析可见,引入三个自变量后的全回归方程为“最优”回归方程,记作:

y^2=5.52-0.64x1-0.9x2-0.06x3

结果表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正性情绪情感体验同其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标准回归系数相对较大。

分析可见,引入三个自变量后的全回归方程为“最优”回归方程,记作:

y^3=4.59+1.12x1+1.71x2+0.49x3

结果表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负性情绪情感与其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标准回归系数相对较大,与其职业倦怠的低个人成就感标准回归系数较小。

三、结论

(一)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情感同其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标准存在负相关关系。

(二)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负性情绪情感与其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标准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情感、负性情绪情感与低个人成就感有线性回归关系存在,但回归系数很小。

上述结论与研究假设基本一致,由此证明,研究假设成立。

四、对策

(一)高校教育管理者需加强自身修养,将自我发展同教育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知识能力水平来主动获取幸福感。

(二)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工作不仅要围绕教学活动来开展,更需要围绕教学活动的主体——人来开展,在工作中要以人为本,通过语言、情感交流,解决教师们的现实需求,为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服务。

(三)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应建立一个以社会、家庭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关心和支持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减轻其个体压力,延缓其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文峰.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2004(4).

[3]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

[4]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3).

[5]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