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反思: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投稿半人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66次
  • 评分4
  • 40
  • 0

陈芳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强调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将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引入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较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内化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角色互换式教学法;社会工作实务;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53—03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强调实务性和操作性的学科,“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该课程遵循科学、实用和启发探索的精神,以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导向,在专业基础理论要求的基础上,着重于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讲授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帮助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工作技能,提高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各种需求,以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高效率地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很短,国内的发展环境还不成熟,师生的实践机会也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角色”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位置上的个体及其行动模式。对特定的角色,社会会有相应的角色期待,一种角色同时意味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1]在课堂教学场域中,教师和学生是两种最基本的角色。对于“教师”这个角色,我们期待他实施“教”的行为,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启迪和指点。在“教书”的同时,教师还有“育人”的义务,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注意为人师表。与这些角色义务相对应,教师拥有主导教学进程、维持教学秩序等权利;学生作为“学”的一方,被赋以要认真听讲、尊重教师等角色要求,这是社会对其相应的角色期待。这种传统的角色定位形成了“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走,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独立的思考和积极的参与。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要打破这种沉闷单一的教学模式,赋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性,调动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

在改革开放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短暂发展历史中,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同人也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传统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并且也已经尝试引入了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效果显著,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参与空间,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方法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知识传教的模式,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实践体验,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还应该进一步挖掘。基于此,笔者在近三年的“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中尝试引入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希望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一、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在“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中的运用

角色互换式教学法是指“改革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坐着听’的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团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把他们自主学习的成果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展示”。[2]伴随角色互换同时发生的是地位、角色期待和行为方式的互换,让学生、教师通过扮演对方的角色,体验对方的角色处境和对方的角色要求。

一般来讲,“社会工作实务”这门课程是安排在本科生大三学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先导课程,较系统地掌握了社会工作的基础课程和重要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认知,同时也已亲身参与了很多具体实务,专业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这时,他们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讲授知识的能力。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也希望这时有一门课能提供机会,帮助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提升能力。因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引入角色互换式教学法是具备可行性的。

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由教师选择该课程中适宜的知识点让学生讲授。“社会工作实务”涉及的领域和知识点较多,我们选择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城市社区服务”、“家庭暴力与妇女社会工作”等几个知识点。第二步,采取自愿结合的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每组5~6个人为宜。第三步,指定其中的一组同学进行首轮试讲,并从该小组中选择一位同学作为小组领袖,小组领袖负责根据组员各自的能力和特长安排组员的具体分工(例如,查找资料、书写教案、制作PPT、试讲等具体由谁负责),并开展其他的组内协调工作。第四步,组织和指导该小组同学集体备课,在保证基本内容完整、准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采取形式多样的灵活讲课形式,并指导学生尽量结合自己参与过的社会工作具体实务进行必要的讲解。第五步,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进行提前试讲,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指导。每次课要求学生在35~40分钟内完成,剩余时间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进行一定的补充。

二、角色互换式教学法运用的效果分析

首先,角色互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较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方面的统一,如果一直采用单纯的老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听久了容易疲倦,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而同学走上讲台做“老师”,可以给其他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亲切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自己成了课堂的主角,主导课堂教学,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课堂主人翁意识并提高学习兴趣。而对于走上讲台的学生,“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把课讲好,他们就要广泛地查阅和收集资料,认真备课,准备教案,理顺相关的知识点并熟练掌握。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自学,并较牢固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在实务课程的讲解中,还经常需要举些实务的例子,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实务经验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对已经参与过的实务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反客为主”,从原来的听讲者变为讲授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而这些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作为一门“助人”的科学,要帮助别人,首先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并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表达能力是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时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与同学、与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将自己的知识尽量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出来,从而锻炼沟通表达能力。要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好授课,就需要对资料、教案、组员进行协调、安排和组织,这也是对社会工作中所需要的组织能力的锻炼。社会工作虽然强调实务性和操作性,但实务性和操作性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的,而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这关键性的一跃,并不是很容易,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就提供了一种锻炼该能力的途径。在实务中如何运用理论?课本知识和实务操作中是否有断裂?西方的理论和实务经验如何进行本土化?这些都是学生在讲授中会遇到并且需要反思的问题。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强调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再次,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平等”、“尊重”、“自决”等社会工作中的专业价值理念。价值贯彻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始终,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也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内化到灵魂最深处的东西。[3]社会工作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积极参与上,角色互换式教学法让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获得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与社会工作中最本质的内在价值体系相契合;同时,“教”、“学”角色互换,打破了师生之间传统的权威服从关系,有利于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这是角色互换式教学法与社会工作在“平等性”的层面上达到的一种自然默契和融合;另外,虽然角色互换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做好教案审核和指导工作,但学生仍然有比较大的自主决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也是社会工作“自决”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最后,对于教师来讲,这一过程也有利于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看待课堂教学,从而思考自己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汲取学生好的做法,“教学相长”,这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例如,在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时候,学生结合他们所做的“珠江路小学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实务讲解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技巧,并播放了实务过程中拍摄的很多视频和照片,因为班级很多同学都持续地参与了该项目,所以,大家都觉得很亲切,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还进行了热烈的分享和讨论。“城市社区服务”是由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合作讲授的,由于性别的差异,他们讲授的视角不同,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角色互换式教学法运用的反思

虽然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角色互换式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应注意恰当运用。

(一)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指导和评估角色互换并不是完全忽视教师作用而单靠学生自主的极端教学,相反,我们仍需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者,也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既是课堂教学的把关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估者,又是课堂气氛的营造者;既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也是其潜能的挖掘者。[4]因此,可以说,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与学生交流主要知识点、相关知识背景和主要资料的收集渠道;在课前要对学生的授课教案进行认真的审核指导,着重审核教案的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指导学生做好教学资料和相关实务资料的收集;审核课件制作是否科学,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授课指导;在授课环节,提醒学生掌握好时间,以免延误课程的整体进度;每次课程最后,要预留一部分时间做好课程总结和评估,并对学生在讲授过程中未讲透的内容做进一步阐释,弥补漏洞。

(二)讲授内容的选择要适当[5]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都适合采用该方法,只是在一些国内发展较为成熟,学生有了较多接触机会、较熟悉,且收集资料也相对方便的领域可考虑采用,如老年人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城市社区服务等部分章节。而在目前国内发展尚很滞后的领域,如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等,由于学生接触和参与实务的机会还较少,并没有很多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资料的收集较为困难,因此,还是应以教师自己讲授为主。

(三)掌握好使用的“度”角色互换式教学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并不适宜频繁使用,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 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学生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备课、查资料,笔者自己一般是在每学期的实务课程中安排一到两次课采用此方法。所以,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包括其实务教学的起步都比较晚的情况下,教师仍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谭玲玲.“角色互换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5).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刘晓莺.角色互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种有效尝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5]林耘.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