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 投稿姑娘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32次
  • 评分4
  • 35
  • 0

梁艺岚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当代大学生以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为主,由于受时代环境、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表现出独一无二的时代印迹和不同于前辈的特点。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研究有助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美育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审美情趣;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35—02

收稿日期:2014—03—12

作者简介:梁艺岚(1992— ),女,河南南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的特点

(一)审美产品的品牌化与审美情趣的表面化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产品具有明显消费时代的特点,“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以符号消费为主”,即饮食、服装、文化产品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品牌化特征。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大学生最喜爱品牌”的调查活动中,有关数据显示,57.7%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品牌的选择上虽然趋于理性,但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形象对大学生的决策产生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面向大学生市场的森马、阿迪达斯、阿依莲等服装品牌的风生水起,西式连锁餐厅、娱乐场所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产品趋于品牌化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审美产品品牌化的特征,也正是当代世界各地流行的“重物质,轻精神”审美倾向在大学生审美情趣上的群体反映,简单地将时尚炫耀性的消费与审美等同,缺乏超功利化和精神升华的理想信念。与前辈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缺乏对于美的实质的思考,缺少理论深层次的探索和追求,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审美的表面,注重情感体验,忽视理性思考,导致的结果即是其审美情趣的表面化、感性化。

(二)审美对象的丰富化与审美视野的扩大化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对象与前辈大学生相比,体现出一种消费时代的“爆炸”模式。交通的便利、居民家庭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时间和金钱去体验国内外“呈于吾心”的自然美,在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尤其是大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艺术馆的艺术熏陶,艺术节、艺术小镇的建设和推广为当代大学生打开了整个世界的审美之窗;“咖啡时间”等西方文化带给大学生全新的文化意蕴,提供了愈发多样化的生活美感。

当代大学生审美对象的丰富化促使其审美视野的扩大化,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充实美学理论的热情,渴望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审美对象的丰富扩大了其审美视野,与此同时,对于审美对象也具有更加深入的评价和感知。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十分迅速,“他们通常不满足于只从课堂上获得的有限知识,希望参加课余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审美感知”。审美视野的扩大反映了其与时俱进,能够不断调整自身的审美标准去鉴别审美对象,更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眼界和思想的开阔。

(三)审美情趣的个性化和大众化

“90后”大学生留给大众最明显的标签之一便是“个性”,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多元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大学校园文化的日趋民主化、自由化,促使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向权威挑战,能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审视个体、生活以及世界,以独立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审美选择”。但同时要认识到部分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的服饰和怪诞的行为举止并不是个性的追求,而只是盲目的、缺乏正确审美取向的体现。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报刊、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行为、审美情趣,表面上这些信息时代的宠儿为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和多元化的文化产品,然而,我们更不能忽视随着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工具的普及,这些文化工业制造的统一化也在剥夺人的想象力,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单一向度”的特征。大范围的追逐美、日、韩等国家的电影影视剧的热潮、对于明星偶像的疯狂追捧、对于“苹果”、“土豪金”等高科技产品带有攀比性质的趋于统一化的购买使用、标准化的设计和形象,无不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大众化,即对于大众审美情趣的趋同,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学习中,重视形式,忽视内容,一味盲从,对于何为美,如何追求美缺乏理性认识。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因素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对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宗教、哲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于审美情趣的形成起着直接或间接、显著或潜在、长远或暂时的影响。而这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起着最根本、长远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以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为主,他们是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成就同步成长的一代。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在总体上快速发展,相比于前辈们基本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生存状态,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活费用相对充足,保障了他们拥有在基本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追求。就审美活动而言,国家、社会对美育培养投入力度加大,具有公益性、教育性的美育展览、讲座、课程大量出现;个人、家庭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活动也更加重视,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对象逐渐趋于丰富化、多样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费时代、消费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产生全面影响在所难免。消费时代的市场特性决定了它的文化产业平面和短视,存在着为了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追求程式化、模式化和批量化的强大内驱力。部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品牌化、大众化、表面化甚至盲目跟风的审美趣味都体现着消费时代对于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

大众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审美情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转型,在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中体现出一种追逐当下的急躁和欲望,也正是由于处在这种社会文化、审美观念的影响之下,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这个时代功利化紧张的情绪,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闲情”、“闲心”。放逐对于历史、对于理性的追求和探索,缺乏对于美学深层次含义的探究和理论知识的追问,缺乏作为接受高等教育者对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追求,热衷于具有娱乐性质、盲从性质的大众文化,导致其审美情趣呈现出表面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三、结语

在社会文化中,教育作为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的活动,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美育教育,尤其是审美观的引导教育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一方面,“我国当代的美育研究仍在重复前人的理论,很少有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走向学校,走进课堂,走入学生当中,研究具体的美育教学问题”,导致大量的美育理论是脱离实际的、脱离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另一方面,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几十年来一直延续文理分科的传统。在当今经济社会的环境下,社会对理科学生需求量大,待遇相对优厚,因此,整个社会盛行重理轻文。而重理轻文的结果就是直接造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学校教育趋向功利化,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美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没有及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忽视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斯拉.浅论大学生审美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4]刘思智.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1).

[5]林彬,郑苏淮,韩晓云,秦红梅,陈敏.当代青年审美倾向调查及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