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心理健康课教改探索之学生主观评价

  • 投稿葡萄
  • 更新时间2017-06-25
  • 阅读量933次
  • 评分4
  • 96
  • 0
【摘 要】近几年来不少学者从宏观上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积极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受众”, 95 后的他们看法是怎样的呢?对现有的课程评价如何?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主观评价 样本

2011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指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且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科学规范。广东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要求高校均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且为36 学时。

然而,多种因素限制,据不完全了解,广东有些高校并达不到36 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有的高校甚至不把这门课作为必修课。笔者从教7 年,参与了该课程的多次教改,也翻看了一些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发现在这10 多年来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这课程不像学科教学和规范教育( 道德、法纪等) 那样已经成为相对稳定和广大教育者熟悉的教育形式,因而存在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缘起于应急管理这种心理模式有较大的局限性,理论课程要达到36 学时有极大难度,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探讨。

主观是个体凭借自己的感情去看待事物,并作结论、决策和行为反应,而不能与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细商讨。本次调查的问卷要求学生在课室里现场、独立完成;问卷反应学生对这门课程主观的评价。

一、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必要性

一项以全国12.7 万大学生为对象的横向调查表明,我国23.25% 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另一项纵向调查则表明,我国大学生从20 世纪80 年代的23.25% 的心理障碍、到近几年来的高达30%—40% 心理障碍。据称目前我国疾病排名居首位的是心理疾病 [1];另有研究称当今大学生中达到严重心理障碍的约10%[2]。近日有调查称目前有95.7% 大学生存在迷茫和困惑[3]。在一些欧美国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是青少年的一门必修课。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情绪、广泛兴趣、有进取心和健康人格;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的重要内容,促使个体培养稳定情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环境协调一致,关心和理解他人,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1]。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将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组成。

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受众”,他们的看法是怎样的呢?他们对已有的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观体验情况如何?他们喜欢这课程吗?还是反对这课程?对于这一门课程,他们具体的主观体验和建议又如何?每学期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束,总有些同学跟我说这课程太短、意犹未尽,又是讲座形式、课堂互动太少;也有的学生在毕业后遇到生活困惑而辗转联系我的。2015 年我了解到其他的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也存在些困境,恰同年年底我院有教改的课题,于是有了这次的微观探索。

我院自2013 年上半年的12 级开始,心理健康课程分理科、文科班以讲座形式各在一学期内完成教学。从2015年11 月申报课题起,我再次提交了教改申请,把我上课的班级由200 人大班调整为60 人或100 人的小班和中班,而我同事依然以大班讲座形式开展;最后一次课安排课程考查。

另一所高职院校GM 学院(下文中均以此简称)的课程分在大一到大三的第一学期进行,由3 个老师以大班讲座形式进行,考试形式的提交文字报告。

三、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方法

(一)被试

这次的心理健康课程调查问卷以学生随机、自愿、匿名形式进行,共收集到2 高职院校480 份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感受的问卷,当中有效问卷469 份(总样本),有效问卷比例为97.7%。我所任教15 级9 个系学生共310 份问卷,有效问卷308 份(我学生样本);我同事任教15 级53 份,有效问卷49 份;而GM 学院7 个系3 个年级共115 份,有效问卷112 份。

为方便数据和课程探索效果的成效,把我同事及GM学院的归为是:传统讲座式课堂(参照组),每次课程学时人数约200 人,把我的任课班级作为实验组,称作:改良式班课堂,每次上课人数是100 人或60 人。

当中男生248 人,女生220 人,自己添加“中性”1 人。独生子女91 人,仅占有效问卷的19.4%,非独生子女378 人。大一252 人,大二212 人,大三5 人。全体被试均是在该学期心理健康课程结束的最后一次课当天填写。

(二)研究工具

自编问卷,含26 道选择题和2 道问答题,可划分为四个维度。内容是学生对这一课程的主观感受,包括本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情况、对任课老师评价度、课程相关感受情况(内容、效果及课程外延)和个体建议。

(三)数据处理

收集问卷(纸质版),采用excel 录入数据。

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人为划分四维度对照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经SPSS16 统计软件分析,只得出上课模式与学生课程感受相关,为更直观呈现这两所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下文将简称为心理课)的直观感受,将从4 个主观维度(学生的配合度、评价度、课程感受和课程建议)来展开。

上课模式包括班级人数的控制、课程开展形式和课程具体要求等。

为避免误差,两校的心理健康课题一致;我们5 个任课教师中只有我具较明显的多血质气质特点(非典型多血-胆汁- 粘液混合型),其他4 人是较稳定的粘液质(3 人为非典型)类型;5 个任课老师只有我同事是60 后男性,我们4 人均是80 后女性。

以下数据均以有效问卷作为基础(按该类的有效问卷总量作为100% 算)。

以上表格仅就评价四维度较为核心的12 个题目较典型选择百分百做出对比,从中可明显看出传统讲座式课堂和改良式班课堂的学生主观感受的区别和不一致性。在改良式的课堂,学生更愿意表达看法和个人体会,对对课程和任课教师的认可度更高,更愿意增加本课程课时,且表达出收获度更高,也更愿意去对这么课程或任课老师做出建议,总体的配合度更高,填写问卷时更认真(有效度更高)。总的说来,控制在100 人内的改良式班课堂,学生的主观认可度更高,包括对课程/ 教师的评价、对课程感受、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均更高,更愿意为改进课程进行出谋划策,也更愿意把心理教师作为日后的社会支持系统资源考虑。超过6 成(样本)学生表示希望增加心理健康课程。

五、讨论

本课题同时进行大班和小班教学的模式,经3 学期对两所高职学院心理健康课程的模式开展,探寻高职里心理教育适合的班级教育模式。笔者也亲历200 人、100 人讲座式到60 人,40 人的小班课堂。从我教师的角度能明显感觉60 人以内的小课堂上课的效果更佳,互动可更充分。虽说如此一来,课时比大讲座耗时多上几倍,但效果才是重点,毕竟,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该引起关注,我院95 后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在校心态的正向培养对其日后成为社会人有较大影响。我认同朱翠英老师的观点“心理素质形塑论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提出“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现已有心理教授提出“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而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咨询模式向预防模式的转变。”[2],而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甚至可说是核心载体,国家正强调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动向和网络舆情,心理健康教育早晚也将被提上议程。

柳友荣等提出“回归生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小班(60 人内)教学能更有效结合该班级的专业展开课程相关的案例,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激发想法;在这系以其他系学生的经历来说,感受性不如本系感受深,因为代入性难;在进行课改的这一年多以来,为让课程更容易回归到生活上,对不同班级的课前,我会主动找这一专业的发展等相关情况作为话题切入,涉及专业前沿发展时发现,学生对此是很感兴趣,但他们在之前却知之甚少。

本次心理健康课教改探索课题中存在些问题,如本文数据仅呈现了2016 年2 个学期的情况,只是个横向的研究,要想得出较完整的常模或推广,得要有个更大范围的纵向与横向结合的聚合交叉研究。

本文所呈现的题目与选题是局部的。在课程改革上,虽尽量排除系统误差,但5 个任课老师不可避免有个性差异,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必然存在不一致性;另,虽说课题的主题一致,但开展的具体内容仍存在差异,这一点在目前是没有排除的。学生的评价带有明显主观意识,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感受或会受其开课前心理预期的影响,这也是本次研究中无法避免的。还有就是所搜集的问卷较多,打算进行完整一年度的数据呈现,因而出来的论文较迟;涉及两高职学院、5 为任课教师,课程和问卷调查进度不一致也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高职心理健康课教改,希望通过学生们的主观评价,让我们及时反思心理健康课程里学生的需求,达成教学互长,以期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帮助学生应对逆境,适应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忞. 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第2 版)[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7):23.

[2] 朱翠英, 胡义秋. 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163.

[3] 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 中央人民广播台网,http://edu.cnr.cn/list/20170311/t20170311_523650705.shtml,2017(3)[Z].

(作者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