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6-28
  • 阅读量67次
  • 评分0
  • 0
  • 0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又一届初中学生就要毕业了,看到面前这班孩子们将要踏上新的学习征程,倏忽间,我就想到了我的上一届学生浩,想到他,我心中倍感惭愧和遗憾。他,也是我心中的一份牵挂。


  还记得那天,在校长办公室初见浩的情景:一进门,一个高个子男孩映入我的眼帘,他戴一顶棒球帽,帽檐下是一张白白净净的脸,整个脑袋耷拉着,肥大的校服裹着他瘦高的身子,腰向前猫着,背上压着一个大书包。我一看就明白,这是转学来的。果然,校长说这孩子是他以前一位同事的孩子,曾经在另一所学校上学,现在想转学来到我们学校,并且希望入到我的班里。听了校长的简单介绍,我和浩打了个招呼,可他只是低声回了句“老师好。”从他飘忽不定的眼神中我断定这孩子缺乏自信,学习成绩应该很一般。尽管这样,我还是服从了领导的安排接收了这位同学,并且尽快安排好他的住宿(学校是寄宿制)。


  后来,我对浩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原来他的父母多年前离异,他由爸爸抚养。在他上初一的时候,爸爸再婚,浩性格执拗,与继母关系不和。爸爸无奈,在外面租房让浩搬出家门独自居住,独自生活。爸爸得空就过去给他放点零花钱。浩毕竟是个孩子,又没人管束,饿了就在街上吃点,无聊了就到游戏厅打游戏,久而久之,他迷上了游戏,一放学就泡在游戏厅里,甚至通宵达旦,不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人也变得迷迷糊糊,萎靡不振,还时不时地把手指头放在嘴里嘬着,同学们嘲笑他,疏远他。他觉得更孤独、更悲观了,不愿去学校,也不愿见同学。就这样,爸爸只能给他转学了。


  浩一来到我们班,我就提议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个新同学当朋友对待,他有什么需要,大家要尽可能地去帮他。毕竟班里的学生都出身农村,朴实善良,待人实在,没有太多的心眼,的确把浩当朋友,和他一起讨论问题,带他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上晚自习……我在课堂上总是给他比较多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倘若他表现精彩了,我总是亲切大声地夸奖他;倘若他表现不尽人意,我鼓励他重新思考,重新再来。课下,我还抽空给他补课,和他聊天。作为班主任,我联系其他科任教师利用晚自习给他“开小灶”。有了同学们的真诚相待,老师们的积极鼓励,使得浩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他把帽子摘掉了,敢抬头看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我发现,浩这个孩子其实很聪明,反应极其灵敏。我想,长此以往,他考个理想的高中还是不成问题的。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在临近中考毕业的前一个月的一天,我去银川学习,这孩子却不辞而别了。下午接到学校的电话,我急忙赶了回来,晚上一回到家放下东西我就在县城的几个网吧里寻找,但是没有收获。于是给他的爸爸打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冷冷的声音:“不用找,没钱自然回来了。”可眼看就要考试了,不找到他怎么能行呢?我正准备再说什么,电话挂断了。


  没过几天,家长来了短信,说不用管了,孩子死活不去上学了。鉴于这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和家长的态度,我也就没再说什么。


  如今又一届学生要毕业了,看到他们,我追悔不已,当时如果我能再宽容点,再去找一找那孩子,哪怕打一个电话,甚至亲自去趟他家把他带回来,让他继续来学习,该多好呀!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他已经改变了那么多。难道,就不能再原谅他这一次吗?他是否又回到从前的那种状态,是否会自暴自弃。我不得而知……


  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把,扶一程,就能成为我们意想不到的好学生。如果我们稍有不慎,推一下,或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可能就毁了一个人,乃至他的一生。浩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心理造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父亲的再婚,又给这个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增添了更多的烦恼;离开亲人在外独自生活和学习,没人管教,没人疼爱,误入歧途,也是在意料之内的。此时的他,多么需要大人的关爱、理解、支持和帮助啊!作为老师,我做到了什么,我又做了多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如果老师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这个学生,而是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教育更需要宽容,对学生的宽容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作者:冠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