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与探索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0
  • 阅读量109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展“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满足“常讲常新”时效性要求,深化讲授内容,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时间安排特点。开展专题式教学,应遵循把握政策性、注重整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做到精心选题与备课,创新教学方法,及时评估反馈,从而进一步增加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一门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与重要载体。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正确理解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拓展视野,坚定立场,提高分析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思政课教师面临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展了“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形势与政策课采用“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专题式教学“是指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学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整合并拓展教材内容而形成若干个独立专题的教学方式。”[1]而“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是指着眼于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教学过程,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将教材内容形成独立专题,通过集体备课精心选题、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师生开展教学评估,形成了备课集体化、方法多样化、评估多元化的“三化一体”教学模式。“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适当了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要求,深化讲授内容,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十分必要。


  满足形势与政策课“常讲常新”时效性要求


  从目前看,形势与政策课还没有统一的教材与统一教学大纲,每学期的教学内容都在更新与变动。这与其他的专业的教学教材有很在的不同,形势与政策课的每学期的内容,都是“一次性”,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形势与政策课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体系宏大。”[2]教学内容往往又涵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具有“全面性”。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备课、突破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加强学习,才有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常讲常新”的要求,使思政课教师疲于备课、疲于教学、饱受压力。而专题式教学,通过集体备课总结与梳理每学期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形成相对数量较少的几个专题,作为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既满足了贯彻国家政策与要求,又有利于减轻教师全面备课过于疲劳的压力,满足了形势与政策课“常讲常新”的要求实,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化形势与政策课讲授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对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说,要把握教学内容、驾驭教学内容,是一件不太容易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有些思政教师在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时,因无法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只能“照本宣科”,就教材到教材,无法展开分析与教授。而专题式教学,一方面把同质的内容整合,减少内容的分散性,增加内容的聚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模块式专题教学的研究,归纳部分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专题”[3],梳理与优化了少而精、少而专的教学内容后,通过邀请具备有相同背景专业知识的教师讲解、进行集体备课等方式,精心设计与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及生活实际,讲授相关的问题,解决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矛盾,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多维评估,提高了教学效果。


  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时间安排特点


  目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往往安排专业知识技能教学时间多一些,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间少一些。而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技术技能的需要,安排学生实习的时间更多,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相对少。这就造成了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思政课的教学时间无法保证。“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契合了高职院校教学时间安排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政课教学时间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一方面,以三年为一个时间段,规划好每个学期专题安排,做到专题内容不重复不重叠,体现了教学内容丰富性、全面性、体系性;另一方面,每一学期只集3~5个专题内容,突出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确保在相对较少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并体现了教学深度。


  形势与政策课开展“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的原则


  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全面贯彻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以下教学原则。


  把握政策性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课程。中宣部、教育部每学期下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中宣部还每学期出版《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使用的权威教材。各省教育厅会组织高校集中学习及传达“形势与政策”课备课会精神,进行指导。可见,从中央到省级,都十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各高职院校及授课的思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要点及教材,深刻理解、领会、把握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得。


  注重整体性


  对形势与政策课整体性的把握,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从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来看,要保持连续性、全面性。从近几年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内容来看,每期都会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科技等内容,如果不合理安排,就会出现内容重复性。因此,要立足了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做好三年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并在每个学期的教学中细化具体,避免内容重复;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性。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有可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业与指导》等内容重合、重叠。如台海问题专题就可能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关一国两制内容重叠。当可能出现类似的知识点重叠时,要各有侧重、各有重点,通过前为基础后为展开、前为理论后为现实等教学侧重点不同安排,做到在内容上分工协调、互为补充,避免学生因内容重复而心生厌倦,又保持了课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发挥主体性


  就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本身而言,是恢宏叙事方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内容因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加上教学方法不当,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对国内外重大问题、时事的基本方针、立场和主张。青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主体意识明显。“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爱好习惯,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以达成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的理解和把握[4]。”教师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通过提问、互动教学设计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分析,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形势与政策课开展“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的策略


  根據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备课集体化、方法多样化、评估多元化的“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方法,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具体措施如下:


  精心选题,备课集体化


  “三化一体”专题式教学关键在于“专”,要做到少而精、专而精。既要贯彻党的政策、国家大政方针,又要让学生感兴趣、“面对面”。因此,选好主题十分重要。在实践的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选题的针对性。通过聊天、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学生们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对时事的关注点与观点、态度,分析针对某事件产生有关观点与态度的原因,了解他们对事件发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变化过程,努力把握高职学生思想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学生关注度大、对学生影响面广的内容作为某一专题。具体的做法是,根据每一学期《时事报告》(大学生版)的内容,列出若干个主题,附上摘要及提纲,交由各班班长或学习委员组织班上学生交流与讨论,确定3~5个专题。最后,让学生附上为什么选择这几个专题的简要说明,提交给教师参考。这样确保选题既体现了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的内容,又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激发学生思想共鸣。确定选题后,就要做好备课工作。


  从客观上讲,要求每一位教师面对每学期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做到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并能讲授好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有一定的难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与教师掌握知识的专业性会形成矛盾,并给授课教师带来教学压力。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集体化备课。“教师集体研讨教学重难点是提高教师特定专颗理论认识、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5]。”根据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安排给具有这一专题专业优势与研究专长的教师。由2~3名教师承担一个专题内容的资料收集、组织、教学设计等工作,形成课件及讲稿。然后,集中召开备课会,由主讲教师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路等向所有的教师讲授一次,其他教师提问、配合、提炼,加深所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提高实效,方法多样化


  教学实践上,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克服以往教学方法单一、手段简单的不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将专题式教学与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辩论演讲、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起来,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首先,以班为单位,安排2~3名学生搜集下一周的国内外重点时事,选取2~3件重大时事热点,在下一周上课中的前十分钟进行播报。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每周对国内外时事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互联网中的大数据内容时,以学生的一卡通为例子,说明通过一卡通,可以了解学生借书学习、吃饭消费、进出宿舍及学校时间等信息,进而了解一名学生的日常开支、学习情况、活动范围。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辅以提问、设疑、讨论、视频播放等方式,突出重点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气氛。


  最后,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延伸课堂教学。课堂的教学时间毕间有限,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时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专门一个环节,就是为每位学生编写一本社会调查手册,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必须完成一次社会实践,对某专题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在调查与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加深对党与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


  反馈效果,评估多元化


  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要结合专题模块化教学,既要注重知识性考核,又要注重实践性考核,建立立体全面的考核方式,这样灵活的考核方式弥补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6]。”我们对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将平时考查、实践、期末考试三者结合,并且确定每部分所占的总成绩的。平时考查主要是综合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及讨论发言情况等、完成课后作业等内容。实践主要是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是否按时交调研调查报告及调研手册。期末考试则是通过出卷理论考试、专题答辩等方式开展,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知识等情况。


  (2)对整个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由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组听课评价等组成。每学期期中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反馈教师授课情况和改进建议。教师之间通过听公开课等方式,进行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另外,每次教学活动及公开课,都邀请学校督导参加,听取督导对改进教学的建议,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小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95. 

  [2]蒋红艳.专题式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5. 

  [3]张文风.对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模块式专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40. 

  [4]张峰林,李晓衡.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国际形势专题”的辩证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68 

  [5]郭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内容择取与讲授环节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2,(2):172. 

  [6]余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模块化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02. 

  作者简介:杨英(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