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美女篇》浅析

  • 投稿Adam
  • 更新时间2017-11-12
  • 阅读量939次
  • 评分4
  • 58
  • 0
摘 要:曹植《美女篇》作为清人所推崇的“汉魏压卷”,“千古绝作”之作,历来被视为曹植研究的重要作品,本文意图从《美女篇》文本出发,对《美女篇》进行鉴赏分析。

关键词:诗意;赏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91-01

 

《美女篇》为曹植自创题目的抒情之作,其师法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东汉宋子侯《董娇娆》和“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文辞雅致,描写细腻,构思绵密。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美女妖且闲”至“休者以忘餐”为作品第一部分。开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正韵》曰:妖,艳也,媚也。说文曰:闲,雅也。一位美丽的女子娇艳妩媚,优雅娴静,在岔路之中,采摘枝叶。弱软的枝条随风飞舞,落叶翩翩飘动。短短二句勾勒出一个静谧灵动的画面,交代了主人会,地点。这场景中,有人,有路,有桑,有风,有枝条,有落叶,动静相合,人物相协,自然清新。将主人公置于采桑的环境,在汉乐府中比比皆是。如《陌上桑》中:“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董娇娆》中:“洛阳城东路……提笼行采桑。”《陌上桑》只是简单交代了罗敷善采桑的事实,《董娇娆》有所发展,由景引人,使得画面感增强,文学性上升。而与《董娇娆》由景引人的方式不同,《美女篇》是先人后景,以景衬人,使得作品焦点更集中在人物身上,文辞上也更为凝练,精致。

诗人引出主人公之后,又重墨描绘美女的妆饰,服饰,体态,以衬佳人之美。这与《陌上桑》中描写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青青河畔草》中:“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青青河畔草》文辞质朴简洁,《陌上桑》更为华丽详尽。《陌上桑》写美女装饰,视线由头至耳至下裙再回上襦,给人流连反复之感,美女之美让人流连不已。与这两者不同的是,《美女篇》次第更为独特,文辞更为华美充实。作品中,美女躬身采桑,为了方便又卷起衣袖,手的动作幅度最大,极易第一眼被注意。人由其采桑卷袖的动作再注意其纤纤玉手,再注意到手腕上精美的金镯,不禁对其有所好奇。目移至头,又不禁为美女的姿容所倾倒。此处诗人不直写其貌,只写美女金钗之华贵,暗示佳人身份不殊,容貌倾人。目光下移,美女腰间佩饰,身间装饰,亦令人眩目。其罗衣轻盈,轻裙飘逸,神采更令人醉心不已。整段外在描写次第有序,充实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其后诗人又另辟蹊径,以路人见美女之失态反衬佳人之姿容绝世,风华绝代。手法明显师法《陌上桑》,诗中行者见到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帩头”,颇具趣味。

其次,“借问女安居”至“玉帛不时安”为作品第二部分。这位女子安居何在城南之处,华室高门却无良媒觅配。诗人此处转写美女的居处与婚姻,是对姿容美描绘的延伸,居处之美不仅代表身份的高贵,更是对美的尊重,佳人当居华屋。而由《诗经》以来,女子诗中,愿觅良配的文学传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陌上桑》中罗敷的婚姻是幸福圆满的,她有一个“皆言夫婿殊”的丈夫,幸福美满。此处诗人延续文学传统,也希望佳人得以贤人,实现人生的幸福圆满。

最后,“佳人慕高义”至“中夜起长叹”为作品第三部分。贤君难求,众人聒噪,佳人只得独守空闺,夜半长叹,虚度盛年。前文种种写美女装饰,体态,居处都只是外在的描述,最后写美女暮求高义之愿景,将佳人之美提升了一个层次。美人之美,不仅在其姿容之风华绝代,更在其内在仰慕高义,不落常俗!如清沈德潜所云:“写美女如见君子品节,此不专以华缛胜人。”明陆时雍《古诗镜》评价:“《美女篇》之所美者,皆在形骸之外。”此处有师法《董娇娆》和《青青河畔草》的痕迹,《董娇娆》中:“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青青园中草》中:“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三篇中的女子都是那样的失意、空虚。但《美女篇》与《董娇娆》、《青青河畔草》两篇不尽形同的是,《美女篇》中以美女求贤良不得的慕怨之情寓自身怀才难遇的抑郁之情,加入了诗人自己的影子,做到了诗中有我,我中有诗。这点是不同于《董娇娆》和《青青河畔草》的单纯的怨女诗的。北宋郭茂倩指出:“美女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所说甚是。

《美女篇》可谓词彩华茂,但也略存其缺憾之处。清人叶變评价此篇:“植诗独美女篇,可为汉魏压卷。”“时人不可遙髣髴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或许有些言之过高。笔者以为《美女篇》或许“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占据作品大篇幅的美女外在的描写,整齐铺陈,略给人以堆砌之感。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认为:“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王夫之可以说是指出了曹植的缺憾,但未免夸大其憾,贬抑过甚。综合言之,子建此篇虽略显铺陈,但不该改其文辞雅丽之质,实属上品!

 

参考文献

[1]《三曹诗选》,余冠英,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