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70次
  • 评分4
  • 59
  • 0

康小茜

四川省安县七一实验小学 622650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有效、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当然,这里的有效应理解为是高效。数学教学中,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得好,学得主动,就必须是有效的数学教学。而怎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这是一个极具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话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有效的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亲其师必信其道"。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喜欢你,迷恋你,愿意听你的课。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教师才会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也必然才会以自身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以风趣的语言,温柔的笑容,丰富优美的体态感染学生;其次,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完全不同的的两代人,教师是以过去的知识来教育现代的学生去适应将来的社会。可见,这本身就是一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得抛弃一些陈旧的观念,不断的学习,接受前卫的思想,了解时尚,不断的建立新的自我,做个与时俱进的"新"教师。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即: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所有的学生,强调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

2.1 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学会宽容和善待"后进生",教育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也只有在教师的加倍信任和呵护下,孩子才能保持一种健康、好学、进取的心态去学习。

2.2 创造人人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

数学教育应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并着眼在学生的发展上。如为面向全体学生,可以采取"先学后教,先做后学"的教学策略。而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所以,教师应允许差异,并正确的面对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明确什么要求是学生所应达到的,什么要求是学生所能达到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针对性的教学。如在知识的掌握上,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应该做到人人过关,而对于优生也要有针对性的培养、提升。

3.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

任何时代的教育,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关注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是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3.1 课前导入注重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课堂的导入是整个教学流程的序幕,就好比一首经典曲目的前奏。精心巧妙的导入设计,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被燃起,思维的闸门就会被开启,其潜能就会被挖掘,以便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众数》的教学中,利用孩子们"六一"表演的集体舞蹈录像导入。学生看到自己表演的节目,顿时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此时借机引入《众数》的相关问题:本次又将选学生表演集体舞,你认为应该怎样选择,从哪些方面考虑呢?这样学生在有了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必然会敏锐地去观察,积极地去思考。

3.2 重视学生新知的建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绝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因此,数学新知的建构过程应该是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时,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之后,为了让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1)先让学生比较小红旗的面和黑板面的面积,并说出自己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学生自然的用到了观察法)(2)再让学生比较自己的两个手掌面的面积,并说出比较方法。(学生自然的做出双手合十的动作,运用了重叠法)(3)最后出示两个面积接近的长方形卡片(2×7和3×5),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面积。有了前面比较的基础,学生可能会试着用前面的方法进行比较,操作中发现不具有可行性,于是,我及时提出让学生选用自己学具盒里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于是学生分组操作,拼摆中,可能会出现学具的不够的状况,学生的解决办法可能会去寻求小组同伴的帮助,合着使用学具,也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试着找简便方法拼摆……学生在经历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后,自然而然的领悟到选择的学具不一样,拼摆的结果就不一样,相比之下,选择正方形比较更为方便可行,从而更进一步明确了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

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试着用先前的方法解决,发现不可行,于是自发的产生认知冲突,接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到新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课关键是教给学生方法,展示学习过程,促使主动探索,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这一科学的方法更为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新知的巩固应注重实效

新知的探究讲求实效,但练习的巩固也应与之相匹配,把握练习的实践和创新原则,克服练习中的无效问题,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练习中得到发展。

3.1夯实基础,面向全体

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应坚持人人过关的原则,设置必做题,这是要求每个学生都保质保量的完成的题目。如我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后,就充分发挥了书上"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五中的习题作用,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们熟悉笔算方法,并不断的训练笔算习惯,提高正确率,做到人人过关。

3.2练习的设计不忘培优

优生也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有意识的培养优生的创造力,故练习的设计应针对优生设计选做题,鼓励他们把知识进行内化、转化、提高能力。

3.3练习的设计注重新旧知识间的沟通联系

练习的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承上启下的原则。如我在学生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在一个大长方形里有规律的摆出几个小正方形(一个小正方形算作一个面积单位),然后让学生根据摆出的小正方形个数猜出大长方形的面积 ,这样的练习设计为后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埋下了伏笔。

4.注重正确的课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4.1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所以我们的评价也要遵循实际,对于多元化发展的学生,只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抓住他们的思维,利用其思维上的积极点,这样的评价才显得积极有效。

4.2评价方式要艺术化

数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的一种艺术"。小学数学学习评价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评价走进孩子的心灵,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的评价功能,以求教学的有效。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从方方面面下功夫,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流程的设计,都要精益求精。这就要求教师得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艺术,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这样才能把课堂尽可能的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实现有效地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