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近学生

  • 投稿宇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46次
  • 评分4
  • 72
  • 0

江苏溧阳市外国语学校(213300) 蒋国军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挖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教法。通过让学生理解学习材料、领悟数学规则、丰富数学体验等教学方式可让学生感到数学可爱、可学、可玩、可用,从而走近数学。

[关键词]材料 情境 操作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91

新课标指出:数学应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引导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是充满理性的,教师应从“数学是属于所有人的”观念之下的“大众数学”出发,让数学走近学生。

一、理解学习材料,感受数学趣味——让数学可爱

苏教版教材很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原型,图文并茂地编写各个知识点,让理性的知识生成于趣味中,情理相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编者意图,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与生成点,为新知学习搭好梯、铺好路。

例如四年级上册“认识直线、射线”要理解两句话: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了直线。由于射线与直线的抽象性,在生活中无法找到它们的原型,或者说学生没有接触过射线与直线。这个时候,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线段一端延长就是知识的生成点,只是学生在纸上总会把这条线段画到结束,怎么办?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如何才能达到无限?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如果一直画下去,永远画不完,可以找一个方法替代:把线段的一端擦去,说明可以想画多长就可以画多长。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层层深入“操作(发现永远画不完)——讨论(有没有好办法表示画不完)——概念表述(去掉一个端点)——理解概念(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学生通过自身探究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与可爱,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趣味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领悟数学规则——让数学可亲

儿童认识世界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在教学中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化教学情境,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中的摸球游戏:口袋里有4个红球、3个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30次。如果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如果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你认为游戏规则公平吗?有的学生说红球多,黄球少,肯定女生赢;也有学生说,不一定,事情没有出现结果前,一切皆有可能。学生发表了上述观点后,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看看这个游戏到底公平不公平。学生体验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怎样的游戏是公平合理的?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当学生对预设的情境有意见时,教师适时引导,顺着学生的意见,把预设的情境作为体验猜想的对象,为学生提供反思的素材,并在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设计、体验公平的游戏规则,课堂效果良好,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是可以亲近的。

三、注重动手操作,丰富数学体验——让数学可玩

皮亚杰说过:人的思维源于动作。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积的变化”安排了两个活动:1.研究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的表面积;2.研究怎样包装10盒同样的火柴最节省包装纸。为此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先通过摆小正方体明确摆成长方体的体积都是相等的;二是通过操作过程的数据整理,体会每拼一次都会减少两个正方形面的面积;三是利用操作得出的结论,在没有火柴盒的情况下自己在头脑中把10个火柴盒进行组合,得出怎样包装才是最省的。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操作让学生发现6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是有规律的,是什么样的规律?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减少的面积越多,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小”的结论。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物的直观操作上,第三个环节就是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进行想象并得出结论。数学结论总是单一、冰冷的,但教学的过程只要鲜活、生动,就能实现“做中玩”、“玩中学”。

四、强化问题解决,体现数学价值——让数学可用

在教学完知识之后,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数学可用。在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了统计以后,教材有这样一道题:

通过对每天家庭作业时间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反思:时间长短是作业量大还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数据本身能够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推断”是学习统计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