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要从四“讲”做起

  • 投稿王盐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71次
  • 评分4
  • 32
  • 0

江苏大丰市万盈镇中心小学 (224022) 马小银

不管是传统的课堂,还是现在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无论何时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述。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讲必讲,且要用最简洁、最形象、最具磁力的语言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处,让教师的讲解发挥到极致,真正体现出教师的价值。我认为教师的讲解要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

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用不着讲那些大道理,只需引导学生用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这样,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在学生的心中都会变得简单,学生就能以轻松的心态去解决。例如,教学“长度单位的换算”时,像35米+7米=( )米,45分米+55分米=( )分米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讲能够对答如流。但是像600厘米 +900厘米=( )米这样的题,对学生来讲就有点难度了。学生会按照常理,先算600厘米 +900厘米=1500厘米,再把1500厘米换算成米。由于数目较大,学生容易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观察:600厘米是多少米,900厘米又是多少米?此言一出,惊醒梦中人。接下来的计算当然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了。

再如,有一道思考题:xy+yx=88,x=( ),y=( )。学生对此类题往往找不到解题的思路,于是我设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道题的运算方法是什么?这两个加数有什么特点?x+y等于几?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豁然开朗、思路明晰,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把抽象的问题讲具体

数学中抽象的问题很多,我们只有把抽象问题讲具体,学生方能实实在在地感受问题的存在,才能体会到问题到底是“方”的,还是“圆”的。

例如,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面积增加( )%。咋看此题,因为题给条件太简单了,所以学生找不到解题的思路,无从下手,有点“巧妇难下无米之炊”的感觉。此时,教师提示:“我们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看做1分米,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学生迅速地找到了解答的方法。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假定正方形的边长为1分米,原正方形的面积是1×1=1(平方分米)。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现在的正方形边长是l×(1+10%)=1.1(分米),面积是1.1×1.1=1.21(平方分米),面积增加(1.21-1)÷1×100%=21%。接着,我再次提出,假定正方形的边长是其他数,让学生一一验证,得出的结果是同样的。进而,我指出:以后我们再遇到此类题时,可以给予一个具体假定的数,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了,问题的解决就不言而喻了。

三、把无味的问题讲有趣

众所皆知,数学知识是死的,而我们的学生则是活的。我们教师夹杂在它们中间,充当着“中介”、“红娘”的角色。要把知识介绍给学生并非易事,尤其是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这时老师的“嘴上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例如,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数字本身就非常枯燥,加上还要比较大小,学生学起来更是索然无味。于是他们对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就有点囫囵吞枣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我灵机一动,何不用口诀一试?于是吟诵道:“小数大小很容易,先把他们都竖起,小数点数位要对齐,然后再把它们比。首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相同比下位,直到最后分高低,哪个高来哪个大,牢记在心不忘记。”学生随着我一起读、一起背诵,接着我又加以解释说明、示范操作。学生掌握要领后,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四、把零散的东西讲系统

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因而,在教学中,一定要寻找各个知识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呈现给学生时,引导学生把这些“线”、“缕”捋一捋,通过一条线索把它们“串”起来,促使学生形成知识串、构成知识块。

例如,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课上,我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时分两步:1.回想一下,本章所学内容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知识?学生问答完毕,我及时呈现知识结构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清知识的主干,然后再“顺枝爬杆”,由点到面,构成一棵知识树。2.让学生从知识树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教师再逐条简要板书。目的是让学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寻找到知识的“枝枝杈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