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机制

  • 投稿迎风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59次
  • 评分4
  • 40
  • 0

孙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12Q047。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加强网络舆情控制的意义,通过个案研究、全过程研究,总结出高校处理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控制高校网络舆情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多部门 联动机制

一、高校加强网络舆情控制的意义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诞生和迅猛发展,新闻舆论传播的受众变成多重身份,即是受众也是新闻源。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网民,他们通过聊天工具、贴吧、论坛、微博、QQ空间等渠道,表达自己对高校、社会和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形成了高校特有的网络舆情。但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易于受到煽动出现过激行为和言论,表达出错误的舆论立场。如最近香港“占中”事件,香港高校有不少学生参与罢课和集会,此次事件,严重干扰了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了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对不良网络舆情的密切监控和及时处理,有利于控制不良思想转化为破坏性行动,能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高校的稳定。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监控,这是高校相关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引导网络舆情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乃至稳定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由高校网络舆情个案全过程研究,分析高校处理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某高校疑似触电事故为例,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个案进行全过程研究。该事故发生后,随之的一个月内,舆情发展经历了井喷期—发展期—淡化期几个阶段。首先由传统媒体进行报道,网络媒体争相转发该新闻。同时学生们在该校的百度贴吧、BBS、学生自己的微博、QQ等网络媒体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言辞偏激,对学校进行了一定的批评和指责,整个舆情酝酿发酵对学校声誉了造成不小冲击力,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幸事件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及时、妥善处理下,得以圆满解决,网络舆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帖子数量渐渐减少,人们对此事件的讨论也呈递减的趋势。但时隔一年多,网上仍存在着当时的一些旧帖和不利言论,并未完全消除,未出现舆情的消逝期。从高校处理应对网络舆情的全过程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日常安全教育有待加强,缺少常见的安全提示

校园网页上仅有保卫部门网页有用电安全知识介绍,其他部门没有安全知识介绍和安全提示。没有利用起学校的BBS、微博、论坛作为宣传安全教育的基地。

2.后勤部门的检修工作需常态化、扎实落实

日常的电路、电线、电器设备的检修,后勤部门应将该项工作常态化、全面、扎实予以落实。一旦发现问题苗头,第一时间完成维修或更换,不能将问题留置、拖拉以致延误最佳维修时间。否则将为事故的酿成埋下隐患。

3.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需加强,各部门职责划分应厘清

高校的BBS上网络舆情问题突出,偏激、不实言论、负能量充斥论坛混淆视听,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大多数部门采取的是开放、自由的态度,任凭网络舆情发展。缺少专款、专项、专人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问题苗头产生时才去拦截,平时疏导、引导工作做得不够。看似应该属于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网络部门等相关部门都该管的事情,而最后未厘清职责划分变成了监督管理的盲区。

4.制度出台落实推进的进展不大

有的高校会出台《安全信息员制度》,或者成立舆论监控小组,但真正落实制度和文件,且取得舆情管理成效的高校寥寥可数。有的高校出台了《安全信息员制度》,但其他部门和各系部知道的很少,更别说去做。因为没有严格的监督和检验成效的奖惩措施,才让制度落实推进的进展不大。

三、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机制

1.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组织部、学工部以及各系,平时要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除了利用班会、晨会、晚自习、主题活动等途径,宣传党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还可以通过与时俱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如鼓励同学们关注学校党组织的微博、微信,不定期地组织健康向上的话题讨论、有奖征文、有奖摄影、微电影制作等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日常党建教育。

2.高校网络舆情联动机制的建立和落实

(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网络部门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科技手段,做到人机结合双管齐下,实时、动态监测网络舆情敏感词条,一旦有情况立即予以屏蔽、删帖。校园网内的论坛、讨论组、聊天室、博客等都要求实名注册,且实名注册的用户有奖励开放部分权限。如果学生有发布不良言论,能立即追溯到当事人,及时控制住事态发展的局势。

(2)成立网络舆情专人监管队伍。学工部门选取政治立场坚定、优秀、上进且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成立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员队伍。既能关注、监管校园舆情动态,同时又可以起到“舆论引导人”的作用。通过他们多传递正能量的言论,毕竟同样是学生,他们的语言风格和角度更利于被广大的同学接受。可以通过讲述正、反两方面的道理“两面理”,让大学生的思想在冲击中成长,这样原来可能反对某些观点的同学可能会有所转变。

(3)制定网络舆情制度,编制应急预案。有的高校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未有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主要是不重视这块工作,未预见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党办、保卫处应科学调研,制定符合校情,合理、科学、可行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并且,经过多次预演,修订后予以实施。但制度、预案颁发后不能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应做到全员皆知,全员参与,考核严格,奖罚分明,让制度落到实处,让责任落实到人。

(4)做好舆情现场管理,信息汇总上报,新闻公开发布等工作。高校网络舆情如果发生大规模扩散事件,高校的党办、保卫处、学工部、宣传部就要及时进行现场管理,科学控制事态发展,及时汇总上报。要掌握好信息源,按照信息上报分级制,保证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学校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稿必须经过严格审核,才能对发外发布。

(5)加强各部门间的工作沟通,事后落实工作问责制度。构建各部门、各系互动的信息共享交互系统,科学行政,有效沟通,完善工作程序。事后落实工作问责制度,不能让过失方含糊其责,蒙混过关,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工作问责,督促有关部门、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避免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6)建立网络舆情评估反馈机制,总结改进工作方法。建立网络舆情评估反馈机制,及时根据师生的评估结果和建议,修订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总结以前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对学校形象产生影响的原因,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多渠道和多手段消除影响的余音效果,增强师生和公众对学校未来的信心。

3.校地网络舆情联动机制的形成和落实

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机制,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各部门、各系之间,而应该放眼于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大数据的融合、联动,才能将网络舆情了解得更透彻,掌控得更好。高校应积极与新闻媒体、公安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基层社区等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技术合作,共同促进社会和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形成上下联动、问题联处、执法联动的社会管理联动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柏家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掌控[J].铜陵学院学报,2011(5):117-118

[2]王江屏,晏妮.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17-118

[3]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实践探究,2009(3):54-57

[4]吴磊.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4-56

[5]巫明川,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温州地区大学生为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