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观点表达的问题及对策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18次
  • 评分4
  • 37
  • 0

李劭强

[摘要]时评表达的关键是判断,是观点的表达,观点表达的质量决定了时评作品的质量。但由于时评写作的门槛较低与时评写作环境的浮躁,一些时评观点表达中的问题暴露出来:认识出现错误:价值判断偏颇;意见表达无效。这些问题影响了时评的表达与舆论的引导。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视事实的调查,设置专业化专栏,提倡时评建设性等方法予以针对性解决。而这些应对问题的对策,也是未来时评发展的趋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观点表达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由于公民写作的低门槛和时评写作环境的浮躁,时评写作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时评作用的发挥。囿于篇幅限制,本文仅从观点和意见表达的角度着眼,剖析时评写作存在的一些认知与表达上的常见问题,并对规避问题的对策进行论述。

一、时评观点表达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认识出现错误。

在判断过程中,由于写作者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不熟悉、理性思维的欠缺、通常会造成认知出现错误,其具体的表现有:事实判断错误、知识运用失误。

1.事实判断错误。

事实判断需要对事实的相关信息能够熟知,只有掌握了足量的信息才能对事实作出准确的判断。但在现实的写作中,由于时效性的压力和条件的限制,作者获得事实相关信息的途径通常只是阅读新闻和搜索材料,很少有可能对事实进行进一步的直接挖掘。这种依托新闻进行判断的方式不仅使得时评的附加值较少,而且容易造成事实判断的失误。

如对“交管部门打算取消打车软件显示目的地”新闻的评论。如果,在事实判断时不明白显示目的地对于打车软件的决定意义,不知道打车软件的实际影响是什么,就会误认为打车软件真的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的秩序,就容易得出取消目的地有助于市场公平的偏颇判断。

此外,新闻本身的失实也会造成判断的错误,因为新闻本身是错误的,判断也就无正确性可言。尽管,错误的新闻是由记者造成的,但承担意见供给,并提供理性判断的时评作者还是应该对新闻作出谨慎判断。如媒体报道的“世界空气最差20城,中国无一上榜”的新闻,因为新闻本身的失实,也就造成了相关评论的失误。

事实判断错误造成了时评议题设置的错误。因为,在时评中作者所摆出的具有评论价值的“靶子”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其可评的价值完全来自于作者的错误解读。这种错误的解读,违背了评论要反映事实真相的真实性原则,使时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怀疑;同时,这种错误的解读,传递了错误信息,甚至引发了错误舆论,对受众的信息接收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制造了干扰,

当然,对于确实无法由逻辑和常识判断真假的新闻,时评作者还是可以评论的,因为在更大的程度上,是记者对新闻的真相负责,而不是评论者对新闻的真相负责。

2.知识运用失误。

公民写作的时代,许多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但判断毕竟需要一定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在专业性的评论中,更是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对新闻事实或关联的新闻事件作出准确判断。否则,就可能因为知识运用的失误和偏差,导致判断的不理性,甚至出现错误。

以笔者参加的一档关于“被拐儿童如何安置”的电视评论节目为例。当一些嘉宾提出,将那些被父母亲手贩卖的儿童,交给购买的已经产生感情的家庭抚养更合适时,就必须先强调买卖儿童行为是违法的,才能谈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即便,因为现实情形的需要,对那些购买儿童的家庭不进行处罚,也应该明确这种行为违法的本质。否则,就给人以鼓励买卖儿童之嫌疑。但很多嘉宾显然忽视了这个问题,觉得购买儿童不是一种犯罪。

知识运用错误的结果不仅是传递了错误的理论信息,作出了有违“常识”的错误判断,进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知识积累和判断的准确。而且,更严重的结果是消解了时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面临复杂的专业问题时,人们希望通过时评获得解答的原因.在于时评能够提供专业性的解读和权威性的判断,常识性的错误无疑会让受众对时评逐渐失望。

(二)价值判断偏颇。

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判断是多样的。写作者立论的立场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就会对同一评论对象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这是一种常见现象,因为价值判断本来就是开放的,多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依然有其主流的价值,价值判断不能逾越了基本的价值规范。而且,价值判断也应强调逻辑理性,不能成为情绪化判断。对应地,价值判断偏激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两类。

1.价值判断的失范。

价值判断的失范不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在转型时期,价值观是多元化的,言论的环境是宽容的、但在多元的价值观中也有主流存在,这些主流的价值观是社会的共识和道德的底线,如果时评对其质疑和颠覆,就容易造成受众的反感和价值观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对学生的骚扰。尽管,从网络所传的现场图片看,被骚扰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拒斥,个别学生甚至面带笑容,但是也不能接受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声音传播:这是教师独特的带学生的方式;这是女生不自重造成的问题:这是艺术类教师的独特个人魅力。这些言论的传播只会模糊师德的边界,只会动摇主流的价值,无助于道德的建设,即便是为了丰富报纸的版面,或舆论的声音,也不宜对如此偏颇的言论进行传播。

2.价值判断情绪化。

冲动可以说是评论的一种“暗伤”——冲动的评论会有许多读者叫好,但冷静下来以后会发现它的偏颇,很可惜,此时它已经引起了一些不良的影响。【1】价值判断需要情感的介入,但不能让情感战胜理性,因为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充满个人倾向的情感是靠不住的,只有符合逻辑的理性思维,才是社会正常发展的思想保障。而且,价值判断的偏颇也容易造成时评成为宣泄式的“时骂”。

尤其是当时评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迎合受众的情绪时,一些情绪化的表达就更容易产生。就像地震灾难发生后,地方政府要求遇难者家庭按时埋葬遇难者遗体的评论,有人会在评论中指责这种做法的不人道,但忽视了一个常识,那就是大灾之后可能有大疫,若不及时安葬遇难者遗体,就可能引发次生灾难。对于这个问题,评论显然绕不过。如果意识不到这个常识,以激烈的情绪抓住地方政府工作中不细致的地方进行指责、谩骂,只会让情绪过把瘾。

(三)意见表达无效。

意见的表达也就是观点信息的表达。作者的意见即使再独到、再深刻,也只有传递到受众那里,并且被他们理解和接受才能称得上是有价值的意见。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来源、传播的内容、传播手法和技巧、传播媒介、传播环境、传播对象”都影响到最终的传播效果。在这里,本文关注的是,传播的内容,也就是被传播的意见性信息造成的传播效果无效。

1.意见表达不明。

时评既是公共写作也是私人写作,前者强调表达的效率,而后者强调个人的表达。时评写作需要在公共写作和私人表达中寻找到最佳的表达途径与平衡。但有些时候,由于作者的传播意识淡薄,或者写作风格的追求,对时评写作中的专有的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并没有作出专门的解释。这种解释的确失,将直接影响到作者意见的表达。如评论标题中习惯使用的“基础秩序”与“囚徒困境”等学术概念,在提升了评论学术层次的同时,却留下了传播中的信息不明。

类似的时评虽然论述深刻,但在最终的效果上可能并不好。毕竟,时评的受众是普通的百姓和市民,要求他们具有与传者一样的知识积累,显然是不现实的。受传者都是有个性、有自尊的社会个体,在传播活动中希望能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作出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因此,在传递观点和意见时,时评的作者和编者应该从读者的接受考虑,把意见表达明确和清晰。如果时评提供的意见超过了受众的接受能力,就会挫伤受众的接收热情,影响时评的传播效果。

2.意见缺乏深度。

时评提供的是主体性意见,意见的质量就是时评生命。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由于作者知识水平的有限和思考深度有限,时评提供的意见常常缺乏深度。如果说这样的时评能够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这样的抒发可能影响到舆论,但考虑到事件的微小,又很难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判断不是随便说说,当面对重大的事件、复杂的问题、专业的热点时,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是难以作出准确判断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时评的兴盛得宜于时评的门槛较低;但反过来,时评的低门槛也会影响到时评的质量。正如《南方都市报》所强调的:时评应当提供独特的认知价值,不能成为“正确的废话”。而缺乏深度的意见恰恰是“正确的废话”,它降低了时评的作用和公信,也降低了受众阅读的兴趣。

3.意见重复表达。

从受众求新的心理考虑,新鲜的意见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而且,新鲜的意见也能为思考寻找到新的思路。因此,时评的意见应致力于创新,这也正是《南方都市报》提倡“提供独特认知”的原因所在。

但越是新鲜的东西越经不起重复,当时评提出的新鲜意见被重复时,不仅它所能起到的社会作用会大打折扣,而且也给人思维偷懒的感觉。事实上,作为个人写作的文体,时评看重意见的独到和思维的独立,这种要求显然不能接受意见的重复。而对于曾经阅读过的受众来说,重复的意见给他们的感觉不仅不是初读时的新鲜,反而会是接受的疲劳。

时评中一再重复的理念和观点,容易造成受众接受的疲倦,没有人愿意重复接受同样的信息。同时,这种重复对于时评写作也是危险的,它造成了时评写作的惰性:在写作时只要搜索一下相关的观点即可作文:也造成了时评效用的下降:陈旧的观点所能带来的反思深度是有限的。时评的作用依赖于其观点的深刻和新鲜,而要做到这个要求,必须保持思维的独立和创新。

二、规避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时评出现的问题远不止以上三点,但就业务实践的层面来说,以上的问题却是时评操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直接消解时评作用的问题。因此,本文论述的是规避这几个问题的对策和思路。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规避现有问题的思路,也是时评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实际写作和编辑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规避时评的问题,提高时评的质量。

(一)重视对事实的调查。

时评的写作不是“闭门造车”,在实践中作者和编者需要重视对事实的调查。具体地说,调查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对事实真伪的调查,对事实内幕的调查。前者关系到时评的判断是否准确与合理,后者关系到时评的信息量是否足够。事实判断准确是一篇时评合格的基本要求,而提供有价值的附加值则是时评提升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时评是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关联事件的判断,要保证事实判断的准确和价值判断的合理,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保证评论“靶子”的存在。如果评论的“靶子”不准确或者不客观,就会使时评的价值流逝殆尽。如论文中所列举的,出现事实判断错误的时评作品,其实际的效用不是提高了社会的认识,而是引起了人们的误解和错误的舆论。

在信息社会,作者和编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并不仅限于见报的新闻。通过网络、电话、现场采访等参与性方式,可以对事实的大概进行一个更为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对报纸时评的编辑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条件、资源,对有疑点的新闻,有争议的新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对。对他们来说,调查新闻的真伪应是其工作的一部分。

同时,时评也应该增加对事实内幕的调查。美国报业的新闻评论很发达,特别是时政评论,甚至形成一个行业。对此,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李方认为:时政评论其实是门槛很高的一种评论文体,你必须比一般公众知道得多,比如你能透露些内幕消息,或者你就此对相关人士进行过专题采访:否则,如果你跟读者知道的完全一样多,你的评论实际上是很难令人信服的。而内幕的供给离不开曾经的调查和现有的调查。

薛中军在介绍美国新闻评论的特征时,写道:美国新闻评论的结构多为“马拉犁结构”。在主体部分,新闻评论侧重于报道细节,提供“增值”的调查研究,提供不同的观点,援引平衡的以及相互对立的消息来源。【3】这种重视调查研究的做法值得中国时评借鉴。需要注意的是,调查研究需要花费时间,而时评又是讲究时效的文体;因此,在实践中,应当注意调查与时效的平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供给具有“增值”的事实性信息,以及权威性的意见性信息。

(二)设置专业化的专栏。

阿尔文·托夫勒曾说:在信息社会里,非群体化生产代替另外传统工作社会的群体化生产,而生产的非群体化也带来了消费的非群体化、社会结构的非群体化以及价值取向的非群体化等,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非群体化。传播活动的非群体化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反映,它体现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变动和群体的多样,也造成了传播活动的非群体化。而具体到时评的实践中,时评的专业化趋势也开始出现。首先是专业报纸兴办专业化的时评,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经济类报纸开辟的专业性的时评版面和栏目;《法制日报》、《法制早报》、《检察日报》等法律类报纸开辟的专业性时评版面和栏目。

虽然,一些综合类报纸也开始促进时评的专业化。如在《新京报》的评论版面设置中,就有专门的经济评论和文化评论版面;而在《中国青年报》的评论专栏的设置中,也有位于法治版的“法眼”专栏,位于经济版的“经济时评”,位于教育版的“教育视点”,以及位于国际版与体育版的相关评论专栏。但整体来说,综合类报纸设置专业化时评版面和栏目的,还不多;多数报纸是将不同专业的时评混合在一起进行编排。即使有专栏设置,也未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细分。这种编排不利于简化受众的阅读,也不利于专栏作者的培养,容易出现诸如知识运用失误和意见缺乏深度等问题。

设置专业化的专栏,由专业的编辑选稿,专业的作者供稿,不仅有助于时评所作判断的准确、深刻,从而规避和减少知识运用错误与意见缺乏深度:而且,可以提供具有独家性、个性化的观点,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要,提高时评的质量。如《南方都市报》的“法的精神”、“经济人”、“媒体思想”等专业化的个人专栏,就在表达独特的认知价值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时评的专业化专栏也需要讲究表达的方式和技巧,避免因意见信息质量过高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一个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被接受或吸收,主要取决于它与特定的人之间的匹配:与人的知识结构的匹配:与人的情绪等心理状态的匹配;与人的个人经验的匹配。

(三)提倡时评的建设性。

时评的理性和建设性就是理性、客观地了解、看待一件事,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的材料,并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这就需要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积累,或者具有某种方面的专业知识。

提倡时评的建设性,首先要保证时评的理性,没有理性的论证和表达,也就没有所谓的建设性。这是因为,理性能够使人们最大程度地接近事实的真相,能够使人们在认知中保持思维的准确。理性不是排斥感情,也不是排斥形象思维,而是在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理性思维中减少感情对判断的干扰,减少形象思维的不准确性。而如果缺少了理性的论述,时评就会出现价值判断偏颇的问题。

提倡时评的建设性,也就是强调时评的指导性和应用性。在社会转型期,时评的作用不仅是批评和诉求,提供指导性和应用性信息也是其应有之意。从媒体的政治原则上说,提供指导性意见是媒体党性原则的体现:而提供应用性信息是媒体群众性原则的体现。如果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可以把指导性信息和应用性信息看成是建设性信息;因为,对于受众来说,其努力的方向皆在于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能够对受众的决策和行动产生实质的影响。

美国评论人认为,作为新闻评论撰稿人必须问自己的评论文章是否通过了SEA测试,即激发(Stimulate)受众、解释问题(Explain Question)、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Advocate)。其所谓的主张也就是本文所述的建设性。可见,时评应提供建设性意见和观点,也是国外新闻评论的追求。

提倡时评的建设性,不是拒绝时评的批评性。建设性与批评性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冷峻思考和善意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力量。时评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它的批评和监督,更来源其背后隐藏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在批评的基础上建设,可以有效规避那些价值判断偏颇的时评,和形同“时骂”的浮泛的时评;也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

注释:

[1]李德民:《新闻评论探索》,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2]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年版,第267页

[3][5][7]薛中军:《美国新闻评论特征初探》,《采写编》2004年第4期

[4]李法宝:《当代新闻评论研究》,博士论文,第60页

[6]冯雪梅:《时评的理性与建设性》,《采写编》2004年第1期,第28页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