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要素探析

  • 投稿让你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97次
  • 评分4
  • 20
  • 0

陈瑞

【摘要】人物是新闻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报道,应紧扣住人物这个要素不放,深入采访,写“活”人物,提升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增强报道的温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 人物 以人为本 情感

人物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能够震撼读者的新闻报道,对人物这一要素的掌控往往也是非常到位的。必须指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从业者,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人物这个重点上,方能写出优秀的新闻报道。

一、人物要素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

新闻报道缘何要紧扣“人”这个要素不放,加大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要素的关注又有何意义?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1、为新闻报道构筑支撑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从新闻的定义来看,“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支撑,是新闻报道的骨架。当然,这里所指的“人”,既可以是个体的,也可能是群体的、抽象概念的人。

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要素都不可或缺的。这里且以2014年12 月1 日新安晚报“权责‘晒单’”报道为例。该报道分三个版进行,分别以《权力去留,到底谁说了算》、《未一次告知,老百姓可拒补材料》、《各市县“双清单”明年三月“交卷”》为标题,对我省75 家省级政府部门晒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关注。就新安晚报这一报道而言,其中的人物要素至少有以下两层内涵,一层是“是谁”,即政策是谁制定、推出的,另一层则是“为了谁”的问题,就本文而言就是报道第二篇标题里的“老百姓”。因为随着权力的大幅“瘦身”,行政审批的简化,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

纵览“权责‘晒单’”报道,一方面邀请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对“晒单”进行解读,另一方面则以个体的人为例,用他们的经历来帮助读者增强对主题的理解。文章的形成,正是以这二者为支撑。

2、增加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新闻作品的语言,具有简练朴实的特点。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一是作品本身主题的“贴近”,即主题深受读者关注;另一方面,作品包括语言在内的表现方式也非常重要。但从根本上说,很多作品的“贴近性”,并非在于其语言的华丽,更多的是在于作品对“人”的关注。

正是新闻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不自觉地拉近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使得读者和新闻报道产生共鸣。同样以上述“晒单”报道为例。在该大型报道的开篇《权力去留,到底谁说了算》中,记者从宣城市广德县桃州镇上一家药店的营业员陈寿甜说起,讲述她来省城帮药店药师代办注册业务的经过,进而指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行后,“陈寿甜们”将轻松很多,点出了这篇报道“为了谁”这个主题。

3、提升新闻报道的服务性

释放信息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功能。新闻报道如何更好为读者服务?这就要求新闻报道树立读者意识,即以读者为中心、围绕读者所思所想来开展工作。只有牢牢把握并不断加大对新闻报道中人物要素的关注力度,新闻报道的服务性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上述“晒单”报道中,主题是政府部门“晒单”,但记者却是从普通百姓入手,从到政府部门办事的个人入手,解读“晒单”对普通群众的影响。很显然,这有利于读者对于权责“晒单”这一行为意义的理解,报道的服务性因此大大增强。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新闻作品对人物这个要素的关注,尤其是在对具体个人进行关注时,记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大细节描写力度,这有助于提升新闻作品的艺术性。

二、如何让人物贯穿新闻报道始终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对于人的关注,并非人物报道的专利。在事件性报道中,“人”这个要素同样贯穿新闻报道的始终。让人物要素贯穿新闻报道整个过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人为本,精谋选题

新闻报道的选题,必须以人为本。记者应设身处地,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并进行如下思考:选题与“我”之间的关联在哪,“我”会关注这个选题吗,选题对“我”有什么影响,能够引起“我”的兴趣吗,等等。

2015 年5 月13 日,在uber 广州总部被广州市交委和广州市工商局联合调查的背景下,南方都市报推出了“专车十问”报道。该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出租车司机以及专车司机的群体现状,并对乘客使用专车情况进行网络民调,由此提出了“专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差别有多大?”、“广州目前有多少辆专车?”、“涉嫌非法运营的专车到底有多少?”等十个问题。

在城市拥堵程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群众出行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面对专车出租车之争这个实际情况,南方都市报推出“十问”选题,既有时效性,更有亲民性。选题与广州市民利益密切相关,对全国其他城市也有参考作用,正是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意识。

2、深入采访,写活人物

要让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要素丰富起来,记者必须深入采访。扎实的采访方能让记者掌握足够的材料,才能让记者“下笔如有神”。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面临的采访对象可能是一个人,多数时候则是“一群人”;可能是普通群众,也有可能是政府官员;可能是监督对象,也有可能是第三方。凡此种种,要求记者必须做好采访基本功。因为扎实有效的采访能够帮助记者理清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为讲好人物故事打下基础。

就具体的人物而言,深入的采访不应该光看一个人的表象,更应该着力于其内心深处,着力于其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将人物写“活”,让其跃然纸上。

3、人文关怀,充满温度

新闻报道应该是客观公正的,但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新闻采写过程中涉及到人物这个要素时,记者应该树立人文关怀意识,让自己的报道充满温度。

在采访过程中,人文关怀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同时记者可以站在人文关怀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解读,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人文”破解。而在写作过程中,记者同样应该具备人文关怀意识,字里行间应该体现出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对人类生存生活状态的思索,对人们命运的关切,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

新安晚报2015 年4 月24 日刊登了《26 年彼此寻找,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整版报道,讲述了淮北一对夫妻苦苦寻找被拐卖儿子的故事。文章开篇就用白描的方式,记录了老两口等待儿子回家的欣喜与紧张,和儿子再次相拥的激动和泪水。这篇当日一等好稿,好就好在对人物刻画的细致,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好在有感情,有温度。当天,这篇稿件在微信朋友圈也被疯狂转发,就因为它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温度。

4、注重连续,有始有终

新闻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作为其要素之一的“人物”,同样具有持续性。作为新闻媒体,理应对新闻事件、新闻主角进行持续性的关注,以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

前文所提及的南方都市报的“专车十问”,相关媒体都进行了持续性的关注。比如南都有关专车的系列报道,第二篇关注的是转行开专车的老出租司机、奔驰女专车司机。此外,在2015 年夏天,新安晚报关注了淮南暴雨淹了地下车库,很多豪车报废的事。记者不仅走近这些报废车司机,也持续追问报废到底该由谁担责?毕竟这不是个案,它的处理结果对社会上类似事件,有着很好的案例作用。这些连续报道始终以人物这个要素为第一出发点,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三、应当注意的问题

就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要素而言,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象要有典型性

新闻记者在选择采访对象时,必须有着典型性,要精挑细选,仔细甄别,而不能“捡到萝卜就是菜”。采访对象不够典型,“人物”特征不够鲜明,不仅会影响到新闻的可读性,更会影响到人们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

前文所提到的寻子报道,人物就很有典型性。26 年前孩子被拐卖,26 年来父母和孩子都在彼此寻找,其实他们同在一个县,只隔着几十公里,幸运的是,26 年后他们找到了彼此。这个故事给很多寻亲家庭注入了莫大的正能量,所以才会被疯狂转发。

2、采访要周到细致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某一个新闻主题而言,每个读者可能都有自己的话要说。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全面采访、细致采访,否则就有可能被采访对象有意无意地“牵着鼻子走”,影响到报道的公信力。

在“专车十问”中,记者不仅采访了专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还采访了专车公司、出租车公司、主管部门、交通专家、普通市民等,不可谓不全面细致。也正是如此,读者对这样的新闻十分信赖。

3、要避免先入为主

在现实中,记者采访比较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误区。采访主题确定后,少数记者可能会先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为自己即将进行的采访“画个圈”。在具体采访过程中,个别记者也会有意无意地引导着采访对象,走进自己提前设定的“圈子”里。这种做法,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面对诸多的“人物”,不能只听“一家之言”,否则可能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作为记者,围绕相关主题,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多方采访,反复求证,不要轻易凭借个人好恶下结论。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