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4500字_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6-19
  • 阅读量75次
  • 评分0
  • 0
  • 0

  导读:新闻学论文在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所以也会觉得迷茫和无措,本论文分类为文科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新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论文4500字(一):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转型及发展路径分析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媒介融合以及全媒体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媒介产业内部的革命性变革,也给传统的新闻学专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新闻院校,有必要认清媒介变革对学科冲击的背景,理清新闻学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路,从而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为此,文章结合新闻行业转型和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大背景,分析新闻学专业的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全媒体;新闻学;专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136-04


  2016年,習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①新闻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哲学社会科学起支撑作用的十一大学科之一。


  一、新闻学专业转型基础


  (一)新闻行业转型的大背景环境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逻辑发生重大变化,构建以新闻生产为基础、以用户关系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指向的“新闻+”运营模式,是媒体转型的必然。近年来,在大环境变革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提出转型战略,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平台,纷纷拓展数字化内容生产能力、提高新媒体传播平台。如开设两微一端发力新媒体业务,通过整合媒体渠道资源,实现“PC站+手机站+微网站+小程序+APP”等全媒体、多平台、个性化的信息发布,提高传播效率,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在全媒体冲击下,许多传统的主流媒体都实现了转型,如人民日报开发APP、澎湃新闻APP,新华社APP,以及相应的微信公众号也上线运营。新华社“现场云”,更是全面升级服务,向全国新闻媒体开放现场新闻功能;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实现全媒体传播情况。2018年6月19日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提速升级,内容与平台、渠道、技术、管理一体化发展,正向“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深度融合迈进②。


  (二)新闻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


  传媒产业媒介形态的革新与聚变对传媒人才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腾讯新闻发布首份传媒人能力需求报告。到底2018年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如图1所示,在传媒行业中新媒体和互联网占比例较大,属于人才需求的第一梯队。以往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占比相对较小,属于人才需求的第二梯队。如图2所示,2018年传媒行业用人主要词频分布中,新媒体互联网占比较大,排在首位。传统媒体用人需求普遍低于新媒体。同样,如图3所示,2018年新媒体行业用人主要词频分布中,运营、策划、营销词频统计分列岗位词频排行前三名,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运营,主要工作集中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运营,人才需求极为旺盛。相比前几年,人才需求已经随着媒介的变革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具有单一技能的记者、编辑和剪辑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型”新型传媒人才。


  二、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


  (一)全媒体人才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③。


  “全媒体人才”指的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能记者”,即指采编一体,能够运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方法,在平面、网络等多种媒体传播内容的传媒业人才。“全媒体人才”首先突出的是“全”,意味着“新闻+”的方式,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既要熟悉掌握多种传播媒介,还要具备专业的新闻传播素养。就腾讯发布的2018年传媒业市场人才需求报告来看,一个合格的传媒人才,在掌握传统办公软件,如:文档编辑Word、表格制作Excel、陈述展示PPT、网页设计Dreamweaver的基础上,还应该熟练运用各类影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Edius、Finalcutpro等,此外还有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视频特效制作AfterEffects等。在大数据时代,有些岗位还会考察传媒人员的数据挖掘能力和可视化能力。从图像媒体到平面媒体到交互媒体,市场青睐的传媒人才首先是精通多种软件、熟练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技术达人”。


  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在原有的新闻传媒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基础上,应重点突出致力于“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全媒体制作及运营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全媒体人才具有全媒介发展的视野、全媒体使用的能力,这是衡量现代传媒人才的重要标准


  (二)微视频制作人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视频传播的主要途径。微视频凭借时间短、观看方便、传播快、效果好的特点,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同时得到观众和用户的喜爱和好评,引发了一场覆盖内容、社交、营销等多个领域的革命——媒介内容形态已经进入了大视频时代,这意味着市场对短、微视频制作的人才需求极大。对照新闻院校新闻学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注重新闻理论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短、微视频制作能力。


  媒介内容形式词频统计中,视频以273的高词频率一家独大。大视频时代,视频成为主要的媒介形式,相应的各类媒体对于视频拍摄、剪辑和包装制作人才需求也水涨船高。2017年,许多媒体对文字岗位进行裁员,以腾出更多职位用于视频内容发展。2018年,5.08亿短视频独立用户数。


  三、新闻学专业转型发展路径分析


  (一)课程体系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面对新形势下的媒介环境变革,新闻学专业的转型需要由强化应用性、实践性的新课程体系相支撑。


  1.调整部分新闻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新形势下,以往的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如《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事业史》等,应降低理论总课时。对部分专业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评论》《动漫基础与图片处理》等,增加实践比重,强化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媒介运营意识。同时,对实践课程《摄像》《剪辑》《新闻摄影》的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实践项目做出相应的要求和调整,在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践目标的设计上,尽可能结合融媒体和全媒体相关知识。


  2.结合行业热点,合理增设新课程,让学生了解前沿热点理论。在新闻专业课基础上增加《新媒体策划与设计》、《媒介融合概论》等,为学生讲授媒体发展的前沿理论、观念变迁、产业发展、媒介转型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通过讨论、作业,考查学生新媒体、融媒体的运用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同时,可为新闻专业增设《微电影创作》《短视频创作》《AE》等视频制作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短视频拍摄和剪辑的能力,学会简单的视频包装,以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通过传媒公司、电视台等的短期学习,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水平。


  2.引导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培训、外出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了解傳媒的最新前沿,更新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方法等。


  3.联合地方媒体行业,引进地方知名新闻媒体工作者或者业界专家入系授课,开展讲座,有助于帮助学生尽早完成职业规划,提升媒介思维,同时还可以引领学生培养媒体直觉、拓宽媒体视野、跳出旧媒体思维惯性。


  (三)充分使用校内实践活动平台


  1.主动承担起学校的外宣工作,运用好校园广播中心、校报采编刊发平台、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为学生构筑便捷的、全天候的媒介传播实训平台,打造全方位的校园实践实训新模式。比如党委宣传部的学生记者团队、院团委管理的知行青年记者团队,公众号宣传平台等,通过内容的撰写、编排、设计、运营,增强学生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和全媒体运用能力。


  2.指导学生创办校园媒体工作室,承接媒体行业和社会的项目,积极利用社会媒体资源进行充分的新闻实践,构建校内外联动、立体化的实践体系。


  (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1.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就是在实践教学中以一个命题,一个项目为驱动,教师带动学生完成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用到传媒实践中,意味着学生从前期设计、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自己负责,及时跟进。将项目式教学方法融入部分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项目的推进中,直观的看到自己的实践成果——或许是发表的报纸文章,或许是制作播出的电视新闻栏目,也可能是在网络媒体上被转载、点击量暴增的短视频等,这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自信,一方面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作为项目的带头人或设计者,教师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调整,通过观察学生们的项目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


  2.“以赛促学”


  把与新闻专业相关的比赛作为专业实践的一个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形成实践教学环节与各类竞赛的同步。鼓励优秀学生作品申报各级各类新闻、融媒体、新媒体创意、设计、运营作品比赛,在个人独立完成或以团队小组的形式,以项目学习强化为专业技能,以大赛促进创新。比如,把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章程内容融入《广告创意制作》、《flash动画设计》或者《AE》这几门课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把教育部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要求融入《纪录片创作》、《flash动画设计》、《短视频制作》等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要求,让学生组队,自选主题,共同创作,最后推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参加各级大赛,和不同高校的学生一决高下,在竞争中锻炼并完善自身的实践创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拓展视野,“走出去”,另一方面在指导实践和参与大赛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动力,同时也可为学校的应用型发展积累丰硕的成果。


  四、结束语


  融媒体是一种媒介,一个方法,也是一个背景,一种渠道。媒介变革在为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压力和鞭策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为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动力和机遇。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时代,新闻院校只有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尽早实现转型跨越,才会跟上市场和时代的良好态势,培养优秀的社会需要的传媒人才。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新闻学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融媒体中心建设给高职新闻学学生就业带来的新机遇,阐述融媒体变化对高职新闻学学生技能提出的新要求,论述融媒体时代下高职新闻学教学改革措施:打破媒介边缘,实现媒体融合;从“一技之长”到“多才多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关键词】融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66-02


  融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包括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和抖音等),给传媒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融媒体环境的变化,201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宣告成立,人民日报将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各环节,实现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探索催化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体制机制。这是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积极探索,也是业界对于当代新闻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提示。


  国家也十分重视融媒体在全国各市县的发展,多次强调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已纷纷布局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使其成为今后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重头戏。市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为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高校培养能与社会接轨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与新时代融媒体发展的趋势无缝对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力,是当前高职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目标。


  一、融媒体中心建设给高职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和地方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更使得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根据中宣部的部署,县级融媒体中心将于2020年底在全国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广西为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自治区已有29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广西广电网络公司计划在2019年12月前,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区71个县(市)的全覆盖。根据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的融媒体中心招聘信息,一个县的融媒体中心对网络新媒体岗位招聘人数约为2~3人。由此推算,未来仅是在广西,县级融媒体中心便会大约增加200人左右的需求,而全国的融媒体中心的人才需求量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融媒体改变了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存形态,出现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新岗位。各传统媒体自建的网站、快速发展的新闻门户网站、专业网站,极具潜力的掌上媒体、各类新兴短视频创作平台等未来新媒体行业,都急需新媒体人才。在广西多家县级媒体调研后发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人才短缺。“双一流”高校学子回到县区的人数不多,而地方高校对该类人才培养,恰恰能够满足需求,填补空缺,这也为高职新闻人才谋求职位提供了新渠道。


  二、融媒体变化对高职新闻学学生技能提出的新要求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而融媒体则是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的优势,同时融合了传统媒体有价值的成分,要求高职新闻学子成为既掌握传统的“两微一端”,还会进行大数据创作和短视频内容更新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短视频发展火爆。根据《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抖音平台上共有5724个政务号和1334个媒体号。截至2019年2月初,人民日报抖音账号的粉丝量超过1000万,央视新闻、浙江卫视、人民网、中国网直播在抖音平台上的粉丝量都超过500万。内容视频化成为移动互联网一大走向,各传统媒体、政府企业等已出现入驻抖音、占领年轻人舆论阵地的趋势。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的快速占领市场,掌握短视频拍摄与制作、图片处理技术的人才更受欢迎,新媒体单位更倾向招聘掌握短视频制作技术的新媒体人才。


  而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早已成為媒体融合转型的标配。2018年,我国报纸、广播、电视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聚合音频客户端、聚合视频客户端等第三方平台的入驻率都超过90%。可见,新入职的媒体人不仅要具备采写编评的基础技能,还需要掌握网站、微信、微博、聚会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平台的操作技能,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


  三、融媒体时代下高职新闻学教学改革措施


  融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教学,高职院校还需要让新闻专业的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互联网思维,培养文字素养、产品思维、营销手段等,同时让学生掌握新闻生产“游戏”的规则,把手中的新闻“璞玉”雕琢得更加立体。高职新闻学教育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革新。


  (一)打破媒介边缘,实现媒体融合。在传统媒体时代,高职新闻专业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出具备新闻写作技能的人才,而现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一般都具备专属的APP、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发布渠道。在融合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技能只是最基础要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编辑水平更成了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融合媒体时代的传播人才不仅需要精通某个单一新媒体的传播技能,还要能够区分各种介质的特点,实现多种形式的内容生产与整合内容传播的策划。


  然而,在现有的课程中,比较难以实现这样的媒体融合学习。新闻基础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采写编评等基本能力,非编课程训练视频编辑能力,网络编辑课程培养新媒体编辑技能,但是这些课程是相互独立、各成体系。当学生到实践平台时,会比较缺乏整合传播的能力,难以通过全媒体运营,实现“两微一端”与短视频平台的良性互动。


  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增加融媒体制作实训课程,打破之前各类课程相对独立的状态,培养学生的一体化传播意识与能力。通过实例和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同一个事件在不同媒体平台的编辑特点,并将同一事件用不同形式的平台来传播,学会“两微一端”与短视频平台的互相引流,培养整合传播策划能力,让同一事件在不同媒体平台实现多元互动传播。


  (二)从“一技之长”,到“多才多藝”。平台媒体化、报道视觉化、传播智能化,是当下中国新闻业出现的三种趋势。抖音正引领互联网视觉化传播,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影响力提供新平台和新“风口”。因此,培养学生拍摄抖音短视频的能力也是现在迫切要做的一件事。大学生是使用抖音的生力军,他们在接触这类媒体的时候有先天的优势,因而老师在布置融媒体课程作业的时候,可以尽量多以抖音的形式来布置和收集作业,同时也不拒绝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抖音,将课堂内容以有趣的形式传播出去,并将抖音上的点赞量作为作业评定考核的一部分考量。鼓励学生用创意化的内容,多拍摄正能量、暖心的视频。


  除了抖音,班级还应开设各自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除了融媒体课程的同频道内容传输外,还可每周安排两位同学负责内容的策划、新闻编辑采写、新媒体推广等,用于平时的班级活动记录:班级聚会、军训、校运会等,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新闻策划实践能力。成绩评定同样以阅读量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用实践来考核高职学生的新闻能力。


  《2018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报告》指出,多家媒体类招聘信息中均对传媒从业者提出“熟练掌握PS”“能够运用Flash、Dreamweaver、Premiere、CorelDraw等基础软件”的要求。总体来看,招聘企业对新媒体从业者有一定的软件技术能力要求。短视频时代,视频制作后期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学生除了掌握新媒体传播平台运营技能外,还要掌握一些软件制作的能力,掌握全媒体、大数据、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新技巧,这样他们毕业后才会符合招聘企业的要求。


  (三)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非常适合现阶段高职融媒体教学。一是由传统媒体转型向新媒体平台的从业人员尚未完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化,若有年轻血液的加入,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多创新想法;二是目前融媒体平台在媒体、企业、协会和组织中都广泛存在,很多机构并无专业人员打理,如有学生帮手,大多都不会拒绝;三是融媒体平台的内容制作不受地域限制,可以由企业远程下单提要求,学生在学校利用周边资源即可完成;四是学生对于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创作更有激情和使命感,非常乐意去完成此类任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更适合社会要求的融媒体人才,又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整合传播内容。


  融媒体课程校企合作可以采取任务式教学法,运用企业远程下单的模式,企业事先提供要传播的事件或话题,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铺排、内容策划和平台的选择,策划方案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老师评选出两份优胜的策划案供企业选择后,所有小组再运用最优的方案来制作不同平台的内容,最后同样是选取最好的内容来发布到企业正式的传播平台上去。整个传播活动完成后,老师再从选题、策划、传播、评估等全流程来复盘整个实践过程,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指出学生融媒体创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学期结束,教师还可邀请企业负责融媒体的相关人员,讲解现阶段媒体的发展,并就整个学期大家的作业与企业的实际传播效果进行点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双赢。


  融媒体时代为高职新闻专业学子带来了新机遇,也给高职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打通融合平台,培养“新闻工匠”,是融媒体时代的主流趋势。高职院校应立足培养“多才多艺”的复合应用人才,注重对学生融合平台创作能力的培养,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出与市场、企业需求衔接,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闻实践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