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作用

  • 投稿张政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68次
  • 评分4
  • 18
  • 0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433000)陈爱娥

1用科学家的理想信念和情操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远大理想,树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坚强信念,不屈不挠、刻苦努力学习的毅力,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专业思想,培养他们爱国爱人民、正直善良、谦虚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化学史上,许多杰出的化学家不仅在科学领域内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他们对事业的崇高理想,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给人以更大的启迪。比如,氟的发现史是科学史上一首壮丽的、激动人心的史诗。自从瑞典化学家舍勒于1780年预言硫酸与萤石作用能生成一种新的活泼元素后,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曾有许多化学家致力于分离这种未知元素。由于这种元素具有高度的活泼性,要把它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因此这项工作给许多先驱的研究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痛苦,甚至死亡。得维、给·吕萨克和秦那尔3人都曾因吸入少量氟化氢蒸气而受到了很大的身心折磨;诺克斯兄弟曾因受到氟化氢剧毒而几乎丧命;鲁耶特因长期从事这一危险的工作而殉职;尼克雷教授也遭到了同样的不幸……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终于在1886年6月26日制取了氟。他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并多次中毒,最终获得成功。化学史上每一项重大发现和进展,都凝聚着化学家们长期辛勤的劳动,甚至是他们的生命。

2用科学家求真求精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尊重事实和老老实实的作风,不仅是思想品质问题,也是科学精神、文化素养的基本特征和体现。教育学生要有一种精益求精,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在化学发展史上,“燃素说”统治人们思想几乎整整一个世纪。18世纪最有名望的化学家如普列斯特利、卡文迪许、舍勒等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工作都是很出色的,对化学发展曾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他们都相信“燃素说”,因此,当进入到理论领域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甚至做出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蠢事。然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却从不人云亦云,他尊重权威,却不迷信权威,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他在科学领域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17721777年,他把天平作为定量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在把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并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作了科学的分析判断之后,终于成功地解释了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燃烧的本质,彻底推翻了100多年来桎梏着化学发展的“燃素学说”,从而建立了科学的“氧学说”。拉瓦锡的这一成就被称为化学中的革命。他的这种勤奋钻研、实事求是、勇于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使以后的许多科学家获益匪浅,信心倍增。普列斯特利发现了氧气,但他绐终不能认识它,而且还反对拉瓦锡的燃烧氧学说。直到1794年,拉瓦锡去逝后,他还在反对拉瓦锡的正确观点。这个历史教训,不正是对形而上学观点最好的批判吗?

化学教学中既要讲知识与技能,又要讲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培育,违背这一前提就谈不上教书育人,要经常把这种科学精神与平时学生在学习上不诚实的行为联系起来。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相互抄袭;有的在做实验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观察不仔细,实验结果抄书本等。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教育学生,启迪学生求实求真求精的科学精神。

3用科学家的情感意志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学生热爱知识,乐观向上的情感以及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是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是一种动力因素,培养学生追求知识的情感和意志往往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比单纯地追求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化学家们热爱自然和科学、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是培养学生这种心理素质的很好例子。例如,惰性气体早在1785年就被卡文迪许发现,他在除去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的纯净空气里,混入过量的氧气,然后进行无声放电,使所有的氮气和氧气化合成酸性氧化物,然后用苛性钾溶液吸收。多余的氧气再用焦倍酸(即联苯三酚)的碱性溶液吸收。经过这两次吸取后,按理不应该再有什么气体剩下来。但实验结果却显示仍有占原空气体积1/120的气体不被吸收,这是什么气体?卡文迪许未经进一步实验就草率地、主观地认为,可能是因氮和氧的作用不完全而残留下来的氧气使惰性气体的发现推迟了100多年。

在科学研究中,有时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这在自然科学方法论中叫做“机遇”。在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中,很有可能蕴藏着某种重大的科学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富有科学探究精神的人就会寻根究底抓住不放,通过反复多次的实验,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 2 g,从氮气中的氧化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 6 g,两者在第3位小数上存在着差异,相差0.006 6 g,相当于一个跳蚤的质量。瑞利并没有忽略这一差异,更不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而是把他的实验结果与研究的论文一起公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塞的注意,并开始一起研究这个问题。他们翻阅了80年前英国科学家实验大师卡文迪许的实验记录。卡文迪许卓越的实验技巧以及对数据绝对诚实的态度点燃了拉姆塞思想的火花。在卡文迪许当年的实验报告中,记录了氧与氮化合为氮的氧化物再溶解在苛性钾溶液中,最后管内总有一个小气泡,其体积相当于原气体体积的1/120。1894年在研究这个小气泡内剩余的气体时发现,它的密度比氮气大得多,又通过光谱分析,终于发现了这种新元素,被命名为“氩”。这是化学家发现的第一种惰性气体。

为了培养出更多探究型和创造型的新一代化学人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和具有深刻意义的。

收稿日期: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