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874次
  • 评分4
  • 11
  • 0

王伟丰 杨瑞生 黄春波

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济源 459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入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治疗,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记录脑脊液红细胞计数低于100×106/L的时间,观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GCS为(12.52±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红细胞<100×106/L时间为(7.24±1.53)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内癫痫、脑积水、脑梗死的发病率分别为0.0%、5.71%、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22.86%、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死亡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能够缩短引流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015-03

[作者简介] 主治医师(1980.11-),男,河南济源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外科。

外伤行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的发病率为35%~60%,若治疗不当,可能诱发脑缺血、脑梗死、脑水肿等,甚至死亡[1]。以往常采用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但反复穿刺不仅会增加患者不适感,还可能诱发颅内感染。有文献指出,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相比,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手术创伤小,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此,文章对比分析了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患者GCS评分、并发症等影响,以改善预后,现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入医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合并tSAH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入医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合并tSAH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42.04±2.5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0 min~21 h,平均(10.02±2.51)h。入院是GCS评分为5~8分,平均(6.26±1.10)分。经头颅CT和手术证实,32例合并脑挫裂伤,21例合并硬膜下血肿,17例合并脑血肿,10例合并硬膜外血肿。本组患者及家属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1.2 治疗方法

行开颅术后复查头颅CT未见血肿,两组均止血、神经保护剂、降颅内压、抗炎等药物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于术后24 h,每天行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每次引流量控制在10~20 mL。观察组于术后24 h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取侧卧位,经L3~4间隙取穿刺针穿刺至腰大池,待脑脊液流出后,测定脑脊液压力,若超过200 mmH2O,取20%甘露醇行静脉滴注,待控制在200 mmH2O内,经穿刺针管腔置硬膜外导管直至蛛网膜下腔深度越10~15 cm。拔出穿刺针,引流管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引流量控制在150~300 mL/d。每日取脑脊液标本行生化检查,若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红细胞低于100×106/L,可拔出引流管,最长引流时间为14 d。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内容包括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语言反应等,分值为3~15分,分值越高提示意识越清楚;②记录脑脊液红细胞低于100×106/L的时间;③记录两组治疗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④随访6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患者预后。良好:轻微残疾但未影响正常生活;轻度残疾:有残疾但可独立生活;重度残疾:需在他人照料下生活;植物生存;死亡。

1.4 统计方法

将文中相关数据输入至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GCS评分和脑脊液红细胞检测

两组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为(12.52±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红细胞<100×106/L时间为(7.24±1.53)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内癫痫、脑积水、脑梗死的发病率分别为0.0%、5.71%、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22.86%、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预后情况

观察组良好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死亡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tSAH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合并症状,可能增加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有研究表明,若颅脑损伤患者伴随tSAH,可能造成脑脊液血液循环异常,在血液分解产物刺激下,易导致蛛网膜粘连,进而引发脑积水;tSAH还增加脑细胞中钙离子活性,诱发脑神经细胞死亡[3-4]。目前,临床常在取脑神经保护剂、抗癫痫、抗炎等基础上予以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以往引流方式以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为主,因无法控制脑脊液引流量,需反复操作,增加患者不适感。此外,长期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可能诱发颅内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5]。

目前,该院主要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取得满意效果。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期间可加速的脑脊液代谢,促使其经脑室-蛛网膜下腔-硬脊膜下腔途径排除体外。同时,在引流过程中,脑脊液可冲洗蛛网膜下腔,清除淤血,血液循环异常状态,可有效预防脑水肿、脑梗死[6-7]。该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GCS为(12.52±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红细胞<100×106/L时间为(7.24±1.53)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能够促使脑脊液在短期内恢复清亮,有效预防脑水肿、癫痫等。李翔等[8]表明,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减少穿刺次数,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患者降低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与该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能够清除颅内血肿,改善脑缺血状态,促使脑脊液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可改善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徐刚,邵弘,杜洪宇,等.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6):378-379.

[2] 张弢.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术后治疗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62-1063.

[3] 刘玺昌,张桂茹.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6):650-651.

[4] 崔大勇,鲁质成,綦斌,等.持续腰大池引流结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930-931.

[5] 张树葆,印素娜,张学广,等.持续腰大池引流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5):446-450.

[6] 宋毅,刘明冬,冉住国,等.手术及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24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1):1424-1425.

[7] 童武松,郭义君,杨文进,等.持续腰大池引流致脑疝1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0):477-477.

[8] 李翔,黄耀武.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6):368-369.

(收稿日期: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