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护士发药到口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 投稿健身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11次
  • 评分4
  • 93
  • 0

宋 琳 刘金环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129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具体护理工作改进中的管理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度护理质控中存在的最严重,最共性的问题:发药不能及时到口(发药30分钟后病人仍未服药),作为我院2013年度持续改进的目标,对照组(四病区护理单元)运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五病区护理单元)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PDCA循环结束时比较管理前后发药是否及时到口的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结束后,观察组发药不能及时到口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循环管理对护士发药及时到口的管理有较好的推动作用,能降低发药不能及时到口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PDCA循环;护士;发药到口;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78-02

口服给药最方便,也最安全价廉,因此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发放口服药是病房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很多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严格要求,正确的给药方法,是保证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内科病房收住的老年病人居多,发药时,护士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协助患者服用,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服下,影响治疗的效果。2012年度护理质控发现,我院口服药不能及时到口现象严重,抽样调查不能及时服药率最高达35.6%,从而导致护理满意度明显下降,病人服药不及时的不良事件发生,因此2013年我院将PDCA循环引进到发放口服药的管理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我院四病区护理单元床位65张,2012年度患者平均住院率为99.2%,大于70岁的患者约为46.5%,需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为83.5%,抽样调查不能及时服药率达33.5%;观察组,五病区护理单元床位68张,2012年度平均住院率为99.8%,大于70岁的患者约为47.2%,需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约为83.7%,抽样调查不能及时服药率达35.6%。

1.2方法

1.2.1回顾分析 我院2012年度内科病房口服药不能及时到口的原因有:(1)医院方面:我院为二乙医院,医院受条件限制,餐前餐中餐后口服药未能做到分开包装,而且内科病房口服药品种较多;(2)病人方面:①我院当地居民偏多,大部分三餐由家人送来,若患者家属送饭不及时 ,患者就不能配合及时吃药。②我院患者年龄普遍较大,老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差,需要提醒服药的患者占52%,漏服药物的患者33%,少服药物的患者17%[1]。(3)护士方面:①护士缺少跟踪检查。②梯队建设年轻化,责任心不强, 若发药时患者不在床位,未做好交接班。③管理欠缺,对护士培训不到位,对口服用药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1.2.2 PDCA循环管理 计划P(plan)(1)将发药到口,作为我院2013年度持续改进的目标,力求达到:①完善口服药下发流程,使病人及时服药有效落实。②住院病人能及时服药,达到最佳服药疗效。③做到及时清理口服空药杯,推进床单元清洁管理。(2)召集全院护士长及骨干护士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我院发药不能及时到口的原因,成立口服药质控组织,制定计划,考核方法及实施方案。(3)制定阶段性计划及目标,组织讨论阶段性目标实现情况,分析原因,提出下一阶段改进的目标。

实施D(do)(1)对全院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开展PDCA循环管理概念培训,带领大家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到口服药专项质控中,口服药质控委员会定期召开,分析原因,对照目标,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2)对照组:夜班发早上口服药,责班发中午及晚上的口服药,本班督促协助服药;观察组:第一阶段改进早餐口服药的发药模式,由夜班06:45发放病人餐前、餐中口服药,协助病人服用餐前药,并予餐中药的指导及服药情况的追踪。08:00夜班与前第一组责班床头交接班时,第三、四组责班进行床位病人的餐后口服药发放,协助病人服药到口,并检查病人餐前、餐中药的服用情况。第三、四组发药结束进行床头交接班,第一、二组责班进行床位口服药发放,如此依次进行。床边交接班结束后,进行晨间护理时,检查餐后口服药的服药情况,经双班服药监督,减少了病人忘服及漏服药的情况,提高了按时服药到口率。(3)第二阶段改进晚餐口服药的发药模式,下午16:30责班发放并协助患者进食晚餐前、餐中口服药,中班与责一、二交接班时,责三、四检查服药情况,责三、四交接班时,责一、二检查服药情况。餐后及20:00的口服药由于量少,由中班负责发放,帮班负责检查。(4)第三阶段改进午餐口服药的发药模式,由责班11:00发放餐前、餐中口服药,11:30由责班下发的餐后口服药,中午的辅班跟踪督促服药并清洁床旁小药杯。(5)护士长每天利用查房时跟踪考核各班服药落实情况。(6)观察组科室质控人员在改进过程中,制作了独立颗粒口服药实体活页说明书,将科室的口服药详细分类,药物名称、作用、服用时间、注意事项等均在说明书中体现,同时组织全科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进行学习,该说明书放在发药车内,随时可以查阅,科室出现新的口服药及时学习并登记,该说明书成为科室的“发药宝典”,有研究显示,制作和应用口服药样品一览表后护士每次用于查对药物的时间明显减少,护士查对药物的准确性明显提高[2],护士用于协助服药到口的时间就会增多。

检查C(check)建立多途径的监控系统,护理部建立以护理部、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管理监控网络体系,将服药到口作为年度专项监控内容,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及时跟踪,评价和考核。科室每周两次不定期抽查,总结分析并上报; 口服药质控小组发挥连接纽带作用,及时跟踪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每月召开专题汇总质控会议,总结、汇总、分析,提出下一月的整改目标及措施。护士长督促落实各项措施,各班明确职责,随时检查督促,并以奖励的形式鼓励发明创新。

处理A(action)针对质控小组反映的问题,进行专项处理,个别问题个别指出:个别病人不合作,和病人及家属讨论不合作的原因,加强口服药健康宣教工作;个别护理人员因思想上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没有按新的发药流程执行,或者按新流程发放口服药,但督促病人及时服药方面没有做到位,护士长进行教育和指导,直到其意识到该发药流程的重要性并接受;护士长重视度不够,跟踪落实不到位,造成执行不力的全院讨论监督执行。同时对做的好方面充分肯定,增加其工作积极性,保护其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2 结果

观察组餐前及餐中的口服药由于量少,护士协助服药,经过加强宣教,得到配合,做到了人人服药到口。

取6~8月份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发药不能及时到口比较,每周两次不定期,护理总值班早08:30,中12:30,晚20:30查房,抽查四、五区总服药人次,发现床头有口服药者为不及时服药,取日平均总服药人次,日平均不及时服药人次,制表如下:

3 讨论

从表1可看出PDCA 循环管理前后发药不及时到口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其特点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3],它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 将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措施(计划P)作为规范来执行(实施D),及时发现改进的机会和可能的隐患(检查C),针对问题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补充或修订计划,出现的问题在下一个循环中重点解决(处理A),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管理者的水平,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弥补了以前发药过程中的不能及时服药,漏服、忘服现象,真正使患者得到实益,值得在全院以及其他二级医院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胡海云,赵显芝, 金延春,等.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的安全管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33):3072-3073.

[2] 覃凤琼.口服药样品一览表在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3):2133-2134

[3]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132.

(收稿日期: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