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45次
  • 评分4
  • 15
  • 0

毛志琴

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河南焦作 454171

[摘要] 目的 调查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应激状态,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入院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出院前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干预效果。结果 89.99%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 对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进行精心治疗与心理干预同步进行,可以显著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心肌梗死;心理应激;护理干預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51-02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e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AO Zhiqin

Jiaozuo mac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Henan 4541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e, giving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After admission application 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 and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o imple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 research intervention effect before leaving hospital. Results 89.99%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synchronize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Key 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Psychological stress;Nursing intervention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因病情严重,临床死亡率高,预后恶劣,给患者心理上造成重大负担,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几乎所有心肌梗死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抑郁等一系列负性心理反应,在精心治疗的同时,助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将能克服病人的这些负性情绪,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了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对其出現的各心理应急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預,调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0~82岁,平均61岁。文化程度:其中小学毕业18例,中学35例,大学7例。患者意识清楚,能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愿意接受调查。

1.2方法

调查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医院自行设计的心理问题调查表,患者的心理感受包括恐惧、焦虑、孤独无助、抑郁悲观问题。调查方法:入院第二天由责任护士按统一指导语对患者进行询问。

2结果

3 心理干预方法

3.1入院前护理措施

从患者的入院开始,责任护士认真细致收集患者的信息,了解患者的接受能力,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取得老年患者信任,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患者的主管医生情况、护士长情况、住院的环境、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患者享有的各项权利、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等,首先消除患者的孤独陌生感,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3.2心理干预措施

3.2.1 消除恐惧和焦虑,稳定患者情绪,首先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的业务专业素质及心理学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和认可。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它是一个负性事件,它会引起患者一个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在此阶段,患者心理反应强烈,表现为情绪紧张、恐惧、焦虑、彻夜难眠、意志消沉等严重者患者可出现情绪紊乱、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此时,护理人员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面对各种心理问题,采取疏导解释,支持安慰,帮助等措施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释放压力。还可以通过实际的典型的治愈病例,指出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的不良影响,以及乐观积极的情绪给患者带来的好处,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彻夜难眠的病人,可遵医嘱实时应用镇静剂,以保证病人的充分睡眠。

3.2.2 孤独无助的护理 患者住院初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病情严重,患者一般情况下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由于病情的需要及医院的制度约束,监护室仪器多,使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此时,护理人员要多观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勤交流,适时讲解各种仪器的用途,放松心情,如听轻音乐,消除患者无助恐惧心理。

3.2.3 抑郁心理的护理 由于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影响了工作学习,给家庭增添了负担,特别是疾病发展的年轻化,易使患者产生抑郁心理,常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甚至有的患者不敢入睡,担心自己的病情一旦发生变化,将危及生命。此时,可适当安排亲人身边陪伴、安慰及劝导,这样能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医护人员和家属帮助其完成一些自身需要的活动,唤起心理上的满足感,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

4 讨论

心肌梗死是较大的应激源[1],有研究表明,抑郁、焦虑是促使患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焦躁不安,恐惧抑郁情绪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大大的增加,也加大了处理的难度,甚至给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护理人员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心理应激水平,保证患者的病情发展正性转变,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杨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焦虑心理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

[2] 高翔骏.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障碍分析与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

[3] 周雪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钠变化与预后关系及护理干预[J] .护士进修杂志.

[4] 孙凌男,田娟娟,金小群.辨因施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收稿日期: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