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H5禽流感的流行动态及防控

  • 投稿周习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445次
  • 评分4
  • 46
  • 0

田国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

一、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简况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2008 年开始每年进行大量的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主要是在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和养殖场等采集鸡、鸭和鹅等各种禽类喉头与泄殖腔棉拭子以及血清样品。

2013 年从24 个省份采集了30 109 份病原学检测样品和12 877 份血清学检测样品。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存在的禽流感病毒亚型较多,分到的禽流感病毒有H5、H9、H7、H6、H3、H4、H10、H11、H1、H2、H8 等多种亚型。其中,几乎所有的H5 亚型和H7 亚型禽流感病毒均分自活禽交易市场或屠宰场;从禽品种来看,水禽中存在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更为复杂。除禽流感病毒外,还从样品中检测出新城疫病毒900多株。

从抗体检测来看, 总体上我国家禽免疫抗体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免疫抗体良好,但市场家禽的平均HI 抗体水平仍较低。鸡的免疫抗体远高于水禽的免疫抗体水平,但抗体高低差异较大,部分禽尤其是肉鸡检测不到抗体。水禽的免疫抗体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群体平均HI 抗体可在8log2 以上,而有的抗体为0,说明水禽免疫当前的禽流感疫苗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我们也同时看到水离禽流感疫苗的免疫覆盖率还是比较低的。从禽品种来看,肉鸡和肉鸭绝大部分均未进行免疫。

通过对我国分离到的H5 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HA 基因序列分析,可以看出我国H5 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以抗原群2.3.2 分支(Clade 2.3.2)为主,该分支的病毒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存在,但在南方分离的数量较多。本年度在我国北方地区多个省份分离到7.2 分支(Clade 7.2)病毒,该分支病毒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北方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从抗原性分析来看,新分离到的病毒抗原性与疫苗株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我们还从几个省份分离到少量的2.3.4 分支的H5 亚型禽流感病毒。

我国禽流感疫情发生情况

2013 年,我国人和禽感染H7N9 亚型流感病毒,而H7N9 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属于在世界上首次,因此,2013 年我国H7N9 流感的发生必将被载入史册。H7 亚型禽流感下面再详述。

2013 我国仅在西藏的家禽和香港的野鸟发生了属于2.3.2 分支的H5N1 亚型禽流感。2013 年末我国河北暴发7.2 分支的H5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疫情;2014 年1 月20 日,“在山东省的禽鸟农场有样本对甲型禽流感(H5N2) 呈阳性反应”,另外在其他有的省份也监测到该类病毒。

二、我国H7 亚型禽流感流行情况

2013 年以前,中国仅在禽体内偶尔分离到H7 亚型禽流感病毒,但未发现H7N9 亚型。

2013 年4 ~ 5 月,我国在禽和环境中分离到53 株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样品分布在9 个省份的共18 个市场、1 个野鸽和1 养鸽户,其中包括上海市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闵行区景川市场、闵行区凤庄市场;江苏省高邮市银青家禽交易市场、高邮市北海农贸市场、常熟市虞山镇虹桥管理区新造村鸡批发市场,南京市秦淮区野鸽,南通市海安县一养鸽(信鸽)户;浙江省湖州市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农贸市场、金华市义乌市赤岸菜市场、杭州市临安市某经营点;安徽省合肥市徽商城农产品批发市场;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建设路农贸市场、开封市尉氏县啸台农贸市场;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幸福路市场;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某经营点的鸡;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三鸟批发市场的鸡、增城市荔城街富力市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小北市场。截止到5 月20 日,农业部组织进行了197 389份病原学样品监测,分离到53 株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0.027%。样品覆盖全国31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2250 个监测采样场点。2013 年6 月至12 月,又从河北、广东、浙江等的市场上分离到35 株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

2013 全年,全国共采样监测家禽或环境样品163.02万份,累计检出88 份H7N9 流感病原学阳性样品,阳性率0.0054%。自2014 年1 月1 日以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收到6 个省份12 个批次的42 份疑似H7N9 拭子样品,共计分离到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22 株(其中18 株分离自鸡,1 株分离自鸭,1 株分离自鸽子,2 株分离自环境粪便),同期分离到H7N3 亚型禽流感病毒2 株(其基因组与H7N9 病毒同源性低,与近年分离的其他H7 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同源性较高)。

2014 年新分离的22 株H7N9 病毒代表株表面基因高度相似,HA 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8.6%-100%。这些病毒与我国首例禽源分离株A/Pigeon/Shanghai/S1069/2013(H7N9) 相比较,HA 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1%-99.5% ;与我国首例人源分离株A/Anhui/1/2013(H7N9) 相比较,HA 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2%-99.6%,各地没有从家禽养殖场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也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

三、中国H7N9 亚型流感的部分研究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分离的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都高度同源。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分离的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对禽呈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鸡和鸽分离的病毒感染鸡、鸭和鸽等,感染禽均不发病、不死亡;病毒在鸡群中能够有效复制和传播,但在鸭和肉鸽中不能有效复制和传播。

小鼠感染试验结果表明,H7N9 禽分离株对小鼠无致病力,人分离株引起小鼠严重发病甚至死亡,提示H7N9 病毒在人体复制时获得关键的突变使其致病力增强。

对H7N9 的人和禽分离株的系统分析,发现这些病毒遗传关系密切,都能识别人类受体;雪貂传播试验表明,H7N9 病毒可在雪貂之间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这些试验表明当前的多数病毒具有感染或潜在的感染和传播能力。

四、禽H7 亚型禽流感的诊断和处置

很难通过临床症状进行H7 亚型禽流感的诊断。家禽或野鸟感染H7 亚型禽流感病毒可因病毒的毒力以及宿主等不同而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有的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开始就呈暴发式的疫情,有典型的高致性禽流感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有的则是开始时感染的病毒呈低致病性,而后来演变为高致性病毒而引起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如1999 年11 月~ 2000 年3 月,意大利北方三个省相继暴发的H7N1 禽流感);有的是病毒一直呈低致病性,表现出较轻的临床症状或不出现临床症状。即使有时从症状和剖检病变上可以怀疑是禽流感病毒引起,但也无法判定是否由H7 亚型禽流感引起的,故该病诊断主要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

病毒分离和鉴定是最准确的禽流感诊断方法,但要求在高生物安全级别的且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的实验中进行。

目前,有商品化的RT - PCR 或荧光RT - PCR试剂盒,可以直接检测H 7亚型禽流感病毒。由于我国家禽均未进行H 7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因此,用H7亚型HI 试验抗原检测禽血清中是否含有抗H 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可以提供诊断参考依据;或者与国家禽流感参考等有条件的实验室联系采取病原学诊断等方式进行最终判定。

当前,H7 亚型禽流感按一类动物疫病进行处置。一经发现可疑H7 亚型禽流感发生,需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经有关部门诊断后,根据国家规定,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彻底消灭病原,以绝后患。

关于H7 亚型禽流感发生期间禽肉是否可以吃的问题

上半年禽流感发生期间,农业部组织进行了197389 份病原学样品监测,分离到53 株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仅为0.027%。2013 全年,全国共采样监测家禽或环境样品163.02 万份,累计检出88 份H7N9 流感病原学阳性样品,阳性率0.0054%。也就是说,在我国,绝大部分禽是不带有禽流感病毒的,这样的家禽当然是吃了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再有一点,禽流感病毒对热非常敏感,70℃下几分钟就能灭活,100℃下1 到2 分钟即可灭活,所以,吃完全煮熟、煮透的禽肉、禽蛋及其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要注意的问题是生食和熟食的器皿等要分开,不给熟食受污染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经常进行器皿等消毒,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 死) 家禽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禽肉都可以放心食用。

五、7.2 分支H5 禽流感灭活疫苗研究概况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2008 年开始进行全国重点省份的禽流感监测工作,至今从宁夏、甘肃、河北等11个省份分离到140 株H5 亚型7.2 分支禽流感病毒。根据基因进化关系分析,7.210 分支可以分为4 个小的亚分支,2011 年至今我国流行的主要是7.2.4 亚分支的病毒,该亚分支病毒与2006 年开始应用的Re-4 疫苗株的HA 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3% ~ 94.5%,显示近期分离的7.2 分支病毒HA 基因与Re-4 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差异较大。2012 年,Re-4 株系列疫苗尚可对宁夏和甘肃等疫情分离株攻击提供100% 完全保护,但到了2013 年,Re-4 株系列疫苗免疫鸡对河北H5N2 等是7.2.4 亚分支流行株攻击的存活率仅为50% 左右(具体结果是2 株病毒攻击后免疫鸡存活5/10,1 株病毒攻击后存活4/10,这是实验室的结果,在现地由于混合感染、健康状况等死亡率会更高)。

2012 年,考虑到流行株和疫苗株已存在较大的抗原性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我们开始进行了针对7.2 分支抗原变异流行株的更新疫苗贮备研究,研制了Re-7 株灭活疫苗。系统评估结果表明,以Re-7 株灭活疫苗免疫鸡,对H5 禽流感病毒7.2 分支2012 年分离株和2013年分离株(包括河北疫情H5N2 病毒)的攻击,均可提供100% 健活保护和100% 阻止排毒保护。

目前,该更新疫苗申报已通过兽药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初步评审。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审批过程中。

六、禽流感疫苗毒株的选择

1. 关于病毒本身的特性因素。当前,从禽体内分离的禽流感病毒有17 个HA 亚型,有10 个NA 亚型,可以组合成170 种病毒株。

禽流感病毒中对免疫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HA 基因,也就是说一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制备的疫苗只能预防相应亚型的禽流感,如H5 亚型禽流感疫苗只能预防H5 亚型禽流感。对于H 5亚型禽流感病毒而言,又要考虑其HA 基因的进化分支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疫苗应用的经验均表明,疫苗种毒株与流行株越接近,免疫效果越好。目前,根据HA 基因的划分,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存在2.3.2 分支H5 亚型禽流感病毒,北方地区主要存在7.2 分支病毒,这两类病毒相差较大,只有在相应分支内分别选用与流行株最接近的疫苗种毒株制备疫苗,分别进行预防,才能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NA 基因对于加强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选择疫苗种毒时,应考虑疫苗种毒株的NA 亚型与流行毒株相一致。

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内部基因所起的免疫作用不大,不能用高度保守的内部基因研制通用的禽流感疫苗。

2. 疫苗种毒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确定了要预防的禽流感亚型后,比方说H5 亚型,我们首先要充分考虑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问题,要在2.3.2 或7.2 分支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同一分支内尽可能选择抗原性与大多数流行株都接近的疫苗种毒株,制成疫苗后才能对当前流行株均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其次要考虑N 亚型的问题,尽量与流行株一致;目前,我国目前分离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绝大部分都是H5N1 亚型的,其他H5亚型的病毒则寥寥无几,选择种毒时需要在大量病毒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病毒。

3. 种毒的宿主来源因素。2004 年至今,我国已经应用了多个毒株的H 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自2005年,我们将用自然弱毒株研制的H 5N 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淘汰后,已研制出多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这些重组病毒来源于鸡、鸭和鹅的都有,但均对各种禽类均有良好的免疫作用,也就是疫苗免疫效果与种毒的宿主来源无关。当前所用的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种毒都是来源于我国H 5N 1亚型禽流感强毒株,是在大量流行株中精挑细选的,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再加上我们用分子修饰手段使强毒变弱以及利用重组使病毒更易于繁殖等手段从而保障了疫苗中含有较高的抗原含量,进而增强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本文根据录音和资料整理,未经作者审阅,最终解释权归其本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