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 投稿抓老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26次
  • 评分4
  • 59
  • 0

方海晶1,齐宏娇1,于春梅2,柳延涛3*

(1.霍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新疆霍城835200;2.霍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3.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

摘要:伊犁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成为我国优良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瘤黑粉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制种玉米的产量。本文主要通过对玉米瘤黑粉病特征、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的分析,提出伊犁地区玉米瘤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伊犁;制种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技术

近年来,新疆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从2008年的3万hm2增加至2012年的近6万hm2,年均增长16%,占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的20%左右,其中伊犁地区玉米制种面积占全疆的60%以上。由于伊犁地区长期进行玉米制种,地块得不到合理的轮作倒茬,瘤黑粉病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据伊宁市农业局调查发现,瘤黑粉病发病率在10% ~ 60%,病株率为20% ~ 40%,严重影响了制种玉米的产量。本文探索了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并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伊犁地区玉米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1瘤黑粉病特征

玉米瘤黑粉病的主要特征是在病株上形成膨大的肿瘤,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该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茎节、腋芽、雌穗、雄穗、叶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组织,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瘤状物,尤以抽雄期表现明显。病瘤初为白色,内部亦为白色,肉质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雄穗上部分小花受到侵染,长出囊状或角状的小瘤,常数个病瘤挤在一起,穗轴上产生病瘤后,引起穗轴屈折,呈各种畸形。

瘤黑粉病病原为玉蜀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厚垣孢子卵圆形或球形,壁厚,茶褐色,表面具细刺状突起,大小为(8 ~ 13) μm × (3 ~ 13) μm。在玉米体内、外结合双核菌丝后才能在寄主组织内迅速发育,刺激生瘤,产生厚垣孢子[1-2]。

2发生规律

玉米瘤黑粉病通常在叶片和叶鞘上产生的瘤较小,直径仅1 ~ 2 cm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可达15 cm,1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仅个别小花产生病瘤,其他仍能结实。全穗受害可形成较大病瘤。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陆续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发病,种子带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孢子萌发适温为26 ~ 30 ℃,玉米植株密度过大、氮肥施用偏多、菌源多、降水多、湿度大等情况下发病较重。组织伤口有利于病菌入侵[3-4]。

3传播途径

玉米瘤黑粉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个:(1)土壤传播。伊犁地区常年种植制种玉米造成土壤带菌,加之施用未腐熟的带菌农家肥,致使该地区玉米瘤黑粉病逐年加重。(2)风媒传播。伊犁地区地处西风带,夏季雨热同季,越冬致病孢子随着夏季风雨进行传播,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就会侵染玉米幼嫩组织,造成大面积玉米发生瘤黑粉病。(3)种子传播。伊犁地区近些年制种玉米品种繁杂,个别玉米品种引进时带菌,是该病发生较重的又一原因。

4综合防治措施

4.1减少致病菌

土壤中存留大量的瘤黑粉病病菌是导致该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5],因此,应采用多种措施减少土壤中的致病菌数量:(1)合理轮作倒茬,冬季土地进行深翻,减少初侵染菌源;(2)施用腐熟的农家肥;(3)发现感病植株及时拔除,将瘤黑粉病病瘤割下携带至地外深埋处理。

4.2选用抗病品种

引进品种在进行大面积制种之前,应小面积进行制种试验,检验该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一般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系或一般品种较抗病,硬粒型玉米较马齿型玉米和甜玉米较抗病。抗病性差、带菌种子和易感瘤黑粉病的品种不适宜在该区制种。

4.3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是有效控制制种玉米瘤黑粉病发生的重要措施:(1)适期早播,促苗早发,使玉米拔节和开花期避过高温高湿天气,降低瘤黑粉病的发病率;(2)合理密植,一般母本密度控制在7 000 ~ 8 500株/667 m2,父本密度稍大,以提高结实率;(3)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4)田间作业时,尽量避免玉米损伤,以减少病菌侵染几率。  

4.4药剂防治

(1)制种玉米自交系应采用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3%进行包衣,或用6%立克秀(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1% ~ 0.2%进行包衣;(2)在制种玉米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封闭,选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 ~ 1 0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进行土表喷雾,减少初侵染菌源;(3)在玉米拔节期,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43%好力克悬浮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福铭,戴峰,张维保. 甘州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特性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09,113.

[2] 甘吉元,甘国福. 武威市制种玉米瘤黑粉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J]. 植物医生,2010,23(6):7-8.

[3] 郭建国,刘永刚,吕和平,等. 河西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9(1):117-118.

[4] 魏慧珍,王俊辉,敬缠琴,等. 环县玉米瘤黑粉病趋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 农业技术与信息,2011(23): 8.

[5] 王吉红. 玉米制种田瘤黑粉病的发生及防控措施[J]. 植物保护,2013(3):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