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白条党参打尖、割蔓试验研究初报

  • 投稿傲慢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627次
  • 评分4
  • 99
  • 0

郑霏

(甘肃省陇西县农技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作者简介:郑霏(1972-),男,甘肃陇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中药材试验研究I作。

通过本试验,探讨陇西白条党参在生产过程中打尖割蔓对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为陇西白条党参SOP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一)试验地点

该试验设在陇西县福星镇红岘村、德兴乡营门村和首阳镇董家堡村3个试验示范基地,福星和德兴试验地为山地梯田,首阳试验点为灌溉地,土壤为黄绵土,前茬分别为豌豆、春小麦和马铃薯,地块平坦,地力均匀,栽植上年夏秋季耕翻2次,移栽前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作为基肥移栽前一次性施入。

(二)试验处理与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6个处理。打尖设置2个处理:6月25日,6月25日+7月25日;割蔓设置3个处理:8月25日,9月25日,10月25日;不打尖割蔓(对照)。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试验采取人工铁锨开沟移栽,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于4月6日移栽,常规田间管理,试验结果详见表1。

㈢打尖方法

对苗高30~35厘米的植株,在距地面15厘米左右处打尖。

二、结果与分析

(一)打尖割蔓对党参产量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地点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处理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地点间,福星表现好于德兴,德兴好于首阳,总体上是山地好于川水地;处理间,处理②与处理④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与处理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处理①与处理④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处理⑤与处理④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处理⑥与处理④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从多重比较均值中可以看出,总体上打尖增产,割蔓减产。打尖两次产量最高为388 55公斤,亩,平均增产率11.93%,打尖一次平均产量为36013公斤/亩,增产率3.74%,8月25日割蔓平均产量为32749公斤,亩,减产率5.66%,9月25日割蔓平均产量为278.94公斤,亩,减产率19.65%,10月25日割蔓平均产量为349 71公斤/亩,增产率0.74%。

㈡打尖、割蔓对党参等级的影响

分析表明,地点间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处理间不显著,通过多重比较,除处理②与处理④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不显著。从分析均值中看出,打尖两次的处理党参药材一等品率表现最高。

三、小结与讨论

根据数理分析结果并结合试验田间观察等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㈠总体上打尖增产,割蔓减产

打尖两次产量最高,平均增产率11.93%,打尖一次增产率3.74%,8月25日割蔓减产率5.66%,9月25日割蔓减产率19.65%,10月25日割蔓增产率0.74%,基本与对照一致。

8月25日割蔓,正值党参开花期,为营养生长的高峰期,生殖生长旺盛期。9月25日割蔓,虽为党参营养生长盛末期,但此时割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物光合作用的叶面积,使根部生长受限。10月25日割蔓,党参地上部分已开始枯萎,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得出,在陇西自然环境条件下,打尖可作为一项丰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最适宜打尖期为党参营养生长旺盛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打尖两次为宜,割蔓应在党参生长后期进行,最好到党参地上部分茎叶开始枯萎时割蔓,以降低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

(编辑:高真贞)

陇西白条党参

品质特性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5厘米处最粗,长15—45厘米,直径0.4~ 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昧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

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