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文化的建设论要

  • 投稿远方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94次
  • 评分4
  • 16
  • 0

孔德懿,喻娟

(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200092)

[摘要] 创业型大学既延续了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又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使大学功能得到了深化和拓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建设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文化可以成为助推器。大学创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精神,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经世济用,宽容和理解失败,倡导社会责任等内涵。高校要从创业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活动体系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深入推动大学创业文化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大学创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28?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型大学可以成为助推器。创业型大学是将教学、科研与知识资本化相结合的大学[1]。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分析创业型大学的理念与实践、探讨大学创业文化的内涵和建设举措,具有现实意义。

一、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大学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嬗变。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被誉为“大学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于1088 年在意大利诞生,以之为代表的古典教学型大学强调教学功能和传统知识的继承。之后的近900 年时间里,大学一直被赋予象牙塔的形象和定位。1809 年,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负责筹建柏林大学,他提出“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性”原则并积极赋以实践,成为研究型大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界对于知识创新、技术转移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大学自身也在积极谋求变革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为高等教育注入社会服务理念的大学于20 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崛起,逐渐形成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的概念,并为所在地区和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创业型大学既延续了专注教学和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又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使大学功能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为大学走向高水平大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对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以美国著名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和亨利?埃兹科维茨最为典型。创业型大学的概念于1988 年由伯顿?克拉克在其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首次提出。亨利?埃兹科维茨则运用“三重螺旋模式”的思路,提出“大学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2]。

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型大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观察国内外大学在创业型大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难发现,与创业型大学相关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活动、产业、技术转移、孵化、联动、社会服务”等。总体而言,创业型大学的关键理念与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大学内部建设而言,大学在发展定位上要明确“科教济世”的理念,积极为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科技人才、行业精英和企业家;要营造勇于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和理解失败的大学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而言,创业型大学要联合地方政府、产业以及社会的力量,建立协同创业的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设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在创业型大学实践方面做出突出表率的大学之一是创立于1861 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其创始人威廉?巴顿?罗杰斯在建校之初,就表示建立该学校的目的在于“为了推进机器工艺、加工制造、商业、农业及应用科学的进展,使整个工业阶级的实践教育得到提高”[3]。在此后15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MIT 的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覆盖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支撑体系、校企合作、创业文化氛围等方方面面,被研究者称为麻省理工学院“创业生态系统”[4]。MIT 的创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示范。据考夫曼基金会2009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上由MIT 师生创建的公司多达2.58 万家,其中76%的公司截至2009 年仍在运营,提供了330 万个就业岗位,每年约创造2 万亿美元的价值,其收益位列全球经济强国第17 位,就GDP产出计算,可排在全球最大经济体第11 位[5]。

从国内高校来看,同济大学在创业型大学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大学形成了“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同济大学主动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秉承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与地方政府一起建设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2.6 平方公里的环同济区域内,目前集聚了1800 多家设计类企业,其中约80%属于微小企业,约80%有同济师生参与。2013 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突破260 亿元,走出了一条依托知识、人才等内生资源实现产业提升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的道路,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大学创业文化的内涵辨析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概念最早见于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的全新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199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会报告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创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精神。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创业。研究大学创业文化的本质,势必要对创业一词进行辨析。所谓的创业,并不只是创办新企业,这只是对创业的狭义理解。从广义上讲,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稳扎稳打,不断开创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就是创业,它旨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开拓进取意识、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肩负社会责任的人。大学创业文化就是要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营造鼓励开拓进取、勇于冒险、敢于质疑、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氛围。大学创业文化的内涵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经世济用。大学创业文化由创业观念文化和创业精神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创业物质文化和创业环境文化组成,市场导向、经世致用的理念贯穿其中。以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为视角,校训、校风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MIT 的校训是“Mens et Manus”,英文翻译是“Mind and Hand”,意为“手脑并重 创新世界”;同济大学的校训为“同舟共济”,蕴意同济大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里面都有经世致用的导向。必须指出的是,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经世济用这一内涵建立在大学高水平学科的基础上,学校在技术转移和知识资本化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先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绩。

(2)宽容和理解失败。创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过程。2014 年7 月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称:“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向上攀升,达到727 万人。化解就业压力,创业成为新方向。按照规划,2014—2017 年,我国将力争使80 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同时报道指出:“据调查,尽管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创业就业,但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一直在1%左右徘徊,低于发达国家,其中创业成功的几率仅约10%。”[6]宽容和理解创业中的失败,是对创业者最大的支持。宽容和理解失败的大学创业文化有助于降低创业者的心理压力,引导创业者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从容走上创业成功之路。

(3)倡导社会责任。成功的创业者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能否承担好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创业者本人的道德问题,也往往成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钱理群先生曾经批评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创业中的风险,个别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忽略自身思想品质的培养,不考虑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事实上,倡导社会责任是创业文化中的应有之义。高校应在创业教育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社会,在创业中学以致用,这样既可以使大学生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也可以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

三、推动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大学创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它深深根植于大学文化建设中。但是与大学文化建设往往围绕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来展开有所不同,创业文化建设应从创业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创业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活动体系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予以综合推进。

(一)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012 年 8 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层次分明、平台多样的菜单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基础。学校要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内容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形式设计上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教材开发为突破、以专题讲座为补充、以网络平台为延伸、以国际合作为拓展。

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还需要组建一支既有开拓创新意识又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专兼职多元化组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学生创业不同于一般的创业,大学要引导学生做知识含量高的创业,做有创新前景、符合国家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创业,因此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所有高校教师都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在专业课程的传授中,主动地将创业意识传递给学生;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组建中,学校可以采取专兼职的形式,从专业骨干、经管学科的教师、院系辅导员、有创业经验的校友以及社会力量中遴选;采取定期组织主题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赴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高校进行学习访问等多种形式,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在职称评定、教学科研考核、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发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指导学生创业的热情。

(二)完善创业科研体系,建设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

2012 年12 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2 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这一位置在此前100年里一直为德、日、美三国占据。其中,2011 年中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首超美国,居全球首位[7]。与数量上的高数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令人堪忧。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22 万个项目合同里,只有2571 个是专利转让合同,专利转让实施率仅为0.41%,与发达国家5%左右的实施率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建设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建设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需要协同政府、高校等多方力量,使各项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方面,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大环境。政府要注重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形成明确的激励机制,如通过简化审批环节,公开审批流程,降低创业型中小企业注册的门槛;建立制度性的支撑系统,在融资、服务、培训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和激励创业的税收政策[8]。另一方面,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科研人员更多地开展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研究。同时引导教师将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完善创业活动体系,举办形式丰富的创业活动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的创业活动是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拓展和延伸,具有促进创业文化积淀、浓厚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创业文化内容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营造渲染鼓励创新、敢于冒险,认同、理解、支持创业,容许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高校可以在校内开辟固定场所,不定期举办创业沙龙,营造轻松、自由的创业环境文化;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或者社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通过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来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组建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让有创业意向或者已经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学科交叉;组织大学生创业竞赛,让大学生在模拟创业中了解创业、尝试创业并最终走向创业成功之路;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发掘自身兴趣和特长,让学生在摸索中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网站,加强信息交流,提供政策咨询,了解创业动态,推介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9]。

(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创业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和公共服务,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活动存在的诸如“融资难、场地缺、能力弱”等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和学校多个层面探究构建创业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体。仅就高校来说,对于真正具有创业潜质和创业基础的同学,高校要从多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鼓励和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高校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因为创业暂时休学;成立创业苗圃,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预孵化;整合校内外资源,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初始资金;拓宽资金渠道,为创业企业提供多元资金支持。此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家、教授、风险投资家等组成导师队伍,为重点孵化的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辅导;组织举办各类投融资推介会,科学家、企业家及投资家联席会等,搭建多层次的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高校可以将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创业园、创业工坊等形式的创业基地,扶持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以同济大学建设的“创业谷”为例,同济创业谷利用学校自有的旧厂房等设施,在校内建设了一个“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畅谈创业感悟、汇集创业力量”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专业教师、政府优惠政策、社会风投基金等资源,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同济创业谷打造了“互动性的能力提升平台”“开放型的种子培育平台”“陪伴式的导师辅导平台”和“多元化的梦想放飞平台”,有效促进学校学科链与社会产业链的对接,建成了“大学校区与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工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 . 王孙禺, 袁本涛, 等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68.

[2] 亨利?埃兹科维茨,劳伊特?雷德斯多夫.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8.

[3] 曾晓萱.MIT 的奠基者——W?B.罗杰斯及其工程教育思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2):71-80.

[4] Katharine Dunn . 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EB/OL].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article/14761/page1/,2005-09-01.

[5] Edward B. Roberts and Charles Eesley. EntrepreneurialImpact:The Role of MIT. Kauffman Report 2009[EB/OL].http://web.mit.edu/newsoffice/images/kauffman.pdf,2009-02-17.

[6] 白天亮,刘亚.大学生创业,你最缺什么[N].人民日报,2014-07-25(17).

[7]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成专利申请第一大国[EB/OL].http://www.sipo.gov.cn/yw/2012/201212/t20121213_780213.html.

[8] 周祖翼. 提升中国青年“ 创业力” [N]. 文汇报,2014-05-05(1).

[9]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