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影响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686次
  • 评分4
  • 79
  • 0

冯 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使得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到新的春天。面对新兴的旅游经济,传统的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专业设置上,要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化产学结合;更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旅游产业;文化创业产业;高职旅游;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29

收稿日期:2015-05-16

旅游产业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拉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效果突出。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必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当前世界经济的融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方式的变化,使得它也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渠道。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与其有相同文化本质的旅游产业而言,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必然要求二者进行积极的融合,从而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文化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使得我国的旅游文化资源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因政策和思想的相对滞后使得我国又是文化产业的弱国。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享受和需求对旅游产业的期望值逐渐增强。固有的游山玩水、拍照购物式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和休闲欲望。

国家旅游局在2009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新的机遇就是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由有形过渡到无形。旅游消费的形式不只是购买实体型的物质必须品,而是越来越多的从旅游产品中去欣赏抽象高雅的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上的享受与审美体验,消费上的变革引发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势必要求旅游资源要加大在文化资源上的利用与开发,加大文化旅游的力度。并要求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为旅游产业提供新思路和宽路径,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拓新传统旅游资源,加强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旅游产业的延伸服务。当前最佳途径是文化创意产品投入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建设中,比如迪士尼公园、恐龙公园、欢乐谷等主题公园的建立,各地文化节的举办、动漫乐园的开放、文化博览会的举办等就是文化产品与旅游业整合开发和建设而成的经典案例。

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挑战

2009年3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文化产业的变革”这一主题,论坛大会正式发布了《海南旅游宣言》。宣言指出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旅游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成为拉动需求、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政府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也为旅游经济、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面对新兴的旅游经济,传统的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但国内旅游业正面临发展中的一个尖锐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赵鹏认为,面对激烈的世界竞争,旅游业人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特别的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驾驭各类市场(国内、入境和出境)的能力,对不断涌现的新兴业态的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推进能力,以及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行业整合和产业对接等能力,对高新技术的把握和前瞻、升级产品、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开拓空间的能力等严重不足”。

伴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所培育出来的旅游从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还未能完全实现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仅获得技术层面的知识,尚缺乏一定的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而这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目前,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和应用型的人才标准,而是需要文化性和创新性能力方面的提升。

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大融合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影响

3.1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托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另一方面需要多元化人才的投入和供给。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高职旅游教育,在面对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投入下,应适应时代需求,将“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的文化型、复合型人才”当作人才培养重要目标,大力培养学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高了传统旅游业的文化附加值和利润的空间,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潮流方向和时尚新品,引导出新的文化和旅游潮流,从而增强旅游业的产业竞争力。这就需要高职教育在进行知识的引导和文化的培养方面,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了解产业尖端信息,及时将之反映到教学中,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加强培养。从知识层面上,学校需要给学生以文化修养和通识能力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更大程度上融合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搭建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满足创意文化产业所需的文化素养需求。在能力结构方面,强调在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运用各种技术创新性地去解决问题,并具备管理、服务、策划等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等,并加强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思维模式,具备合作与团队精神。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人才需求上更倾向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型的复合高级人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动力就是这一批创意阶层。他们既具备旅游服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将文化创意的融合到策划、管理、服务中。高职旅游教育应抓住时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兴旅游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要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化产学结合。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比例,具有丰厚旅游资源的地区纷纷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大融合,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重视对旅游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创建各自的旅游文化品牌,如文化村的建设、文化节的开办等,都大大增强旅游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而作为以学校教育为主的高职教育面对快速兴起的新型旅游经济,必须要尽快与市场对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更改传授方式,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及时地把握学习,并建立具有产业结合的实践基地,适时促进企业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干预和变革,培养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高效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共同开拓合作空间。企业可将项目引入教学中,学校可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进行项目式教学。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工作条件,根据项目任务需求,派遣行业专家进行课程讲授;学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培训。教师在企业和学生中发挥桥梁作用。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项目的参与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真实体验相关岗位的需求,并通过协同努力完成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引进的方式,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市场的需求。

另外,在课程的设计中,夯实文化素养的基础课程学习,增加地方性的特色旅游文化课程,满足地方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与风景区合作,学生既可课堂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习得,也可以在风景区进行实地学习和实习。并可参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做好市场调研和策划,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邀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并给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方向上的指导与规划,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更好满足旅游市场人才需求。

3.2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旅游教育的关键。旅游文化产业与高职教育的目标一致,均“以人为本”。但“人”的标准即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对于从事旅游专业的任课教师无论在专业理论和知识结构上,还是对旅游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在极大挑战。教师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要想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就必须拥有第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知识,并能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及时地把握学习,还能拥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双师型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具备实践创新能力,了解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动向,针对学生情况作相应的职业定位。作为高职高专的大学层次,在培养目标上不应该定得太高,而应注重就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实践和就业和创业指导,更好地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要想造就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

4 结语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旅游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撑。高职旅游教育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为旅游市场培养大量的旅游、酒店、会展等方面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更要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性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教育专刊),1998(18)

(责任编辑 梁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