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创新教育的大学德育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06
  • 阅读量4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创造性看作是人性中生来固有的,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可持续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和品质,它始终面向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创新教育,可持续创新教育本质上是内在教育,以完整人格教育为重点,重视人内在品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要转变教育理念,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优化教育环境,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可持续创新教育。


  关键词:可持续创新教育;内在教育;大学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3-0084-04


  创新需要可持续创新教育的智力支持,如何增强社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紧迫问题。可持续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和品质,它始终面向未来,不仅能创造而且从不为自己过去的创造所束缚。可持续创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为核心,以完整人格教育为重点的内在教育。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在人格塑造上为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增强做好准备。


  一、可持续创新教育本质上是内在教育


  人类教育可以依不同的尺度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和发展层次,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将教育区分为内在教育和外在教育两种类型。外在教育以最大数量知识的灌输和技能训练为特征,是一种工具型教育,马斯洛形象地称它为“赚取学位”的教育,大学教授的知识是以学分形式标明的“现金价值”。[1]外在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掌握一定的技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述而不作,仿而不创。知识与创新本是密切相关的,世上任何发明创造都开始于原型启发,都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上,创造实际上就是知识在较深层次上的重新组合。但并不是一切知识都会促进创造性的有效展开,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积累起来的知识不仅不能对创造性发挥起推动作用,相反还会产生顽固的惰性作用。应试教育本质上就是外在教育,现代学者把它叫做“接受智育”,是智育的最低层次。教育过程中的强制性和被动性是它的最大弊端,教育的产品——“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墨守成规,外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新科技革命的冲击,社会在急剧地发生质的变化。新的科学事实、新的发明创造正以加速度的方式积累着,大学单纯教授事实和技术已毫无价值,尽管我们现时富有并兴旺,明早醒来可能已是昨日黄花了。今天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对人的看法上,在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看法上有一个改变,我们需要一种不同的人,一种不同的教育,那就是内在教育。内在教育是相对于外在教育而言的,是完善自我的教育,不再把教育从根本上或仅仅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它应当是性格训练和人格训练的过程,是一种“教育的隐退”。


  (一)可持续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能力根源于人的创造性品质。关于创造性的本质,有多种理解。机械论二歧化思维的原子论方法研究的创造性,把技巧、经验等当作人的创造性;美国的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匈牙利裔美国人,芝加哥大学心理学著名教授)。提出了创造性的“涌流机制”,把创造性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认为创造力源于符号规则文化、把新奇事物带进符号领域的人、一个能够识别并证明其革新性的专家圈子即所谓的三要素组成系统的相互作用。按照这种主张,创造性被定义为某种改变现存专业,或使某个现存专业转变为一个新专业的行动、观点或能力,即以某种重要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人本主义则把创造性看作是人性中生来固有的,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可以叫它“无意识”,也可以称作“真实的自我”,它深蕴于人性内部,是一种更深层的自我。人本主义者反对机械论者对创造性本质的概括,指出机械思维方式研究的创造性,类似宗教的“主日行为”,误导人们把技巧、经验等一些外部的东西当作人的创造性,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创造性。“那种老式平常的人现在获得了一些外部的东西,学会了一种新的技巧或积累了一些更多的经验,它们虽然属于他“所有”但并非他所固有,并非他的基本性质。真正的创造性是“丰满人性”的副产品,副现象,创造性的本质问题是人的问题。可持续创新教育关注人性、关注心灵,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力量,关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现、发掘、发展学生在情感、意志、情趣、品格和气质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尝试着去创造崭新的人、发展过程中的人、有创造力的人。能随遇而安、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作,自我信赖、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对付毫无思想准备时面临的情境。[2]


  (二)可持续创新教育的注意力在人的潜能发掘上


  科学离不开创造性活动,但并非所有的科学研究过程都具有创造性。马斯洛把现今的科学就理解为一种技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了的,以致并不聪明的人,没有创造力的人掌握了它也能在知识的进步中起点作用,他说:“这决不是取笑科学家,这不过是一种制度的产物,一种协作的产物”,而并非真正意义的创造性。关于这一点,有关诺贝尔奖获得者成长研究的许多研究者都持同样的观点。技术层面的科学还不是我们可持续创新教育强调的创造性,可持续创新教育关注的创造性存在于人的潜能之中,它的价值在于创新的可能性、累加性、持续性。创造性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始发创造性和次级创造性两类。始发创造性来自无意识,它是新发现之源,真正新事物之源,是离开现存东西的新思想之源,具有多产性,在所有健康儿童中都能发现它的存在,因此,它极有可能是每个人都有的遗传素质,一种共同的普遍的东西。创造性的另一个层次是次级创造性“假如你需要,科学能定义为一种技术,运用它,没有创造性的人也能创造和发现,只要能和许多别的人一起工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小心翼翼地工作……。那就是称之为次级创造性和次级科学的东西。次级创造性是合乎逻辑的、明智的、现实的,始发创造性是感知世界和思维的无意识过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创造性,有创造力的人始发创造性和次级创造性是二歧融合的。可持续创新教育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人的潜能。在这样的高度上发展人的能力,超越人性的二歧化状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从生理角度讲每个健康的个体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始发创造性。但是,许多人在长大以后又失去了这种创造性,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就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压抑了这种创造性。生活中常见到强迫症人,这种人为了达到安全、秩序、无畏惧、无焦虑的道路,只能通过条理化,预见和控制这些特殊的方法来实现。强迫症人用过去的经验把未来变动的世界冻结,惧怕新东西的威胁,总是努力地控制自己,他们善于处世、很现实、按常识办事、成熟与世俗妥协,与常识需要妥协,失去了许多生活乐趣,并且变得对自己的许多方面在认知上盲无所见。强迫症人通常丧失了始发创造性,所以很少有创造性,真正的创造性是一种智力游戏,是一种能使人成为自己,能进行幻想、放任、并暗自著迷若狂的能力和素质。教育具有双重力量,既能开发创造精神,也能窒息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学会生存》的报告告诫人们:“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一种能力”。可持续创新教育就是要把深蕴在人性内部的人的创造性潜力发掘出来,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三)可持续创新教育的重点在创造性态度的培养上


  人的创造性发展与许多因素相关,但心理态度因素对人的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最为关键。关于态度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问题,国内外有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推孟追踪研究天才儿童十年发现,创造性人格具有四种共同的特征:即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好胜心强。马斯洛归结出十八种表现。我国国内的学者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杨仲明先生指出,创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特征有:勇于献身的精神、童心未泯、思想的灵活性、独立、果断坚定、自制、幽默感强、对事业的巨大热情、难以满足的好奇心、无私的“给予”与奉献等。创造性与创造性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可持续创新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放在首位,消除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和展开的情绪障碍,增强人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二、可持续创新教育下的大学德育


  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社会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西方的一些学者提出教育生态圈的概念,教育是由一个相互作用的社会中各种环节、组织构成的网。21世纪人们期待着在多元文化的全球变革背景下能游刃有余,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创造发展,教育是惟一具有潜力的从根本上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机构,要达到这一目标,大学德育必须创新。


  (一)大学德育教育理念创新


  大学德育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现时代的变化问题。信息多元、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在涉及复杂的变革时,常常会不改变也不会因为别人告诉他怎么做而改变其做法,强制的灌输在改变人的行为方面的效用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变革越复杂,你能迫使他做的越少。可持续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调整自己角色的认同和思维方式,重新考虑自己的工作和目标。


  教师是什么?西方学者有人提出教师应当是引导者。迈克·富兰认为教师应当使学生发生变化。教师不是技术员,教师不能强制地让学生变化,不能强迫他们思考不同的问题和迫使他们开发新的技能。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师与生的关系,重视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从整体上提升學生的素质。转变“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念,建立相互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美国哈佛大学校训要求学生“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教师交给学生什么?迈克·富兰认为教师的新工作应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目标承诺,使学生一生发生变化;二是不断充实、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变化的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三是交流,高度互动和协作,包括师生间、学校和家庭、社区间、以及同事之间的互动。[3]经常在自己的圈子内和圈子外寻求新的思想。教师在新环境下之所以要扩展自己的工作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是分不开的。人们常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教育观念又受制于社会的整体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究竟什么是教育,我们应当交给学生什么?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可持续创新教育遵循的教育定义应当是:交给人们必须遵循的这个东西,同时交给人们必须推翻这个东西。如劳厄所说:真正的知识是所学过的知识全部忘掉后剩下的那个东西。大学德育最后留给学生的正是这些。


  (二)大学德育教育方法创新


  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创造性态度,创造性态度的培养需要创造性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发展人们独立思考、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可持续创新教育倡导个性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创造性教学。


  1.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然不可能通过强制来让学生把知识“注入”自己的头脑中,就必须寻找新的途径“入注”。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可以采用“参与型”、“案例型”、研究型“等等课形式,提升德育的教育实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态度。


  2.完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使命感。人类的发展,世界的进步是在文化的交融中实现的。有创造性的人是与世界高度融合的人。爱默生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是什么,我们也只能看到什么。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形成和彼此升降的动力学关系,人面对的对象世界变得越完整,人也变得越完整。同样地,人变得越完整,世界也变得越完整。可持续创新教育中,在教学内容改革上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深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内容;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伦理精神和全球意识。可持续创新教育不仅要求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同一性,揭示和发现自身的特质,自己的人性;而且要发现使命。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使命,创造性将成为一种可怕的累赘,成为混乱和灾难的根源。


  (三)大学德育教育环境创新


  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有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第一流的创造性人物常常是那些在一个机构中制造麻烦的人。他们往往不遵循惯例,有点古怪,不现实,强迫症人认为他们幼稚、野性未除,像个浪荡汉。但是,事实上这又恰恰是人的创造性的早期表现。社会应当尊重这种人并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他们。杜威认为学校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创造性最需要防止的就是“集体意识”的发生,即当人们处在一个关系非常密切的文化氛围中的时候,对集体不加任何批判的支持和赞同,或者打压不同意见。创新是非常个性化的,可持续创新不是指具体获得的东西,它是一种激发新观点,新思想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做到力求有理性,较有控制有秩序,就永远不会有创造性。个性可以有多种理解,我们可以把个性当作一种思考、感觉和行动的习惯方式,当作我们运用自己心理能量或注意力的独特模式。改变个性意味着学会思考新的思想,对我们的体验要有新的感觉。可持续创新教育应鼓励个性发展,宽容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异想天开,允许与成人观念不同,不迷信权威,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和谐、宽松、健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教育中,爱的剥夺是可怕的。“假如剥夺了孩子的所有爱,那会杀死他们。”


  人类具有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的潜在创造能力,教育能够帮助人发掘出自身的创造潜能。变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造就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人。马斯洛断言: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存在下来;不能造就这样人的社会将灭亡。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1. 

  [3] 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匡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