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男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投稿电竞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61次
  • 评分4
  • 10
  • 0

张燕 曾荣峰 于巍 汪明星

【摘要】目的研究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8例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骨密度变化的单因素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受检者的L2~4骨密度值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测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两组的单因素对比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将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自变量,筛选出5个危险因素,即病程长短、BMI、血清钙、血睾酮、甲状旁腺激素。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病患的骨密度值减低,且其影响因素较多,若对其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实施积极的针对性干预,对维护其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 男性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1.013

2型糖尿病的发生占糖尿病患者的大部分。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不缺乏胰岛素,反而可以产生胰岛素,甚至有的患者体内能够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的利用效果不良,造成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相对性缺乏,患者表现为轻度的乏力、口渴,早期常通过改善饮食和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1] ,但到后期需要使用胰岛素。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甚至引血管等一系列并发症,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了患者和家人的的负担。由于该病的特殊性,所以明确其影响因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预防非常重要。有报道称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骨密度会逐渐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这不仅会增加骨折的风险,更具有高度致残率和致死率。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做出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7月,根据数字法在求诊的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中选择68例作为观察组,包括合并骨质疏松者45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1.7±3.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0.4)年。纳入标准:①满足2型糖尿病有关诊断标准;②年龄>20岁;③无心、肝、肾等功能性不全症状。排除标准:①女性;②无详细病情资料者;③无法获得随访者。同样方法在健康体检者中选择6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6~75岁,平均(51.5±3.2)岁。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下列指标进行调查并记录:①测量患者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②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③糖化血红蛋白使用高压液相测定;④血清钙、血睾酮、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清磷的测定:通知受检者清晨不吃食物,观察组患者采集就诊后24 h内的静脉血3 ml,对照组群众于体检时采集静脉血3 ml,均进行室温下室温下3 000 r,20 min离心,使血清分离,置于-70 ℃的冷冻室进行保存后,使用自动生化仪测定;⑤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对骨密度进行测量:使探头放在被检测部位,然后释放光子峰穿透身体,信号经扫描系统被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密度值。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数据比较实施X2检验及校正的卡方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多因素分析实施Logistic回归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骨密度值对比

观察组L2~4与股骨颈的骨密度测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观察组不同骨密度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骨质疏松者的病程长短、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骨质正常者;BMI、血睾酮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骨质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上述因素均为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病患的患病影响因素。见表2。

2.3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将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自变量,筛选出6个危险因素,即:病程长短、BMI、血清钙、血睾酮,甲状旁腺激素。见表3。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患糖尿病的人数愈来愈多,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多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4],虽然如今在临床内科药物治疗对于降糖已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其影响因素还不确定。有报道表明,经过合理膳食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显著降低,临床恢复效果较好,身体状况优于患病期间,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良好并显著提高。然而,由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时有多种因素导致的,患病因素不确定就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的困难,甚至形成各类并发症,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增加了患者家人的负担。所以密切地注意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5]。

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和正常男性体检者骨密度及患病的一些可能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L2~4的骨密度值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测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符合欧萌萌的报道结果[6]。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男性病患的骨密度值较正常男性有所减低,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表2的单因素及表3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后发现可知,病程长短、BMI、血清钙、血睾酮,甲状旁腺激素等方面均为男性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符合区洪炎[7]的报道结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①在病程方面,病程越长,BMI、血清钙、血清磷、血睾酮,甲状旁腺激素等方面就逐渐发生改变,导致骨密度的变化,引发骨质疏松,后果严重。②BMI值与身高和体重有关,结果发现,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值越高,越易发生骨质疏松[8]。③在血清钙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值或相对缺乏,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紊乱,导致钙离子的代谢障碍,致使全身骨骼的骨矿物质含量减少,同时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使钙、磷排泄增加,骨密度降低,引发骨质疏松。④血睾酮,它是主要的男性性激素及同化激素,能对抗骨质疏松的发生,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通常较低,这与血清睾酮的降低密切相关[9]。尤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性激素不足,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使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密度降低。据报道,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有密切关系[10]。⑤甲状旁腺激素的升高,可导致骨质矿物质的流失,骨密度减低,引发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影响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针对性地实施积极干预,为患者的健康作出重要前提保证,减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本次研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和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张勤凤,武晓泓.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5):307-310.

[3]李华,张珍,翟月芳.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1690-1691.

[4]沈慕群,韦艳玲,秦测. 瑞格列奈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学,2013,13(8):52-53.

[5]陈广原,彭妙官,许佩君,等.体检人群骨标志物与年龄变化及性别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1,32(9):1132-1134.

[6]欧萌萌,黄建荣.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β-Crosslaps, PINP和N-MID检测的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18(4):238-239.

[7]区洪炎,陈金仲,陈文娟,等.糖尿病前期男性患者血清睾酮和雌二醇变化初探[J].中国医药导刊,2011,9(29):98-99.

[8]WADA H, HIRANO F,KURODA T,et al.Breast arterial calcificationand pretension associated with vertebral fracture[J].Geriatr Gerontol Int,2011,28(10):1447-1450.

[9]郝雅斌,洪旭.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7):487-489.

[10]蔚文礼.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80-181.

延长机械通气是髋臼术后异位骨化唯一危险因素

异位骨化是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7%至100%之间,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既往研究发现手术入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异位骨化的发生,和髂腹股沟入路或扩大髂股入路相比,Kocher-Langenbeck入路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较高。双侧入路、转子间截骨也会增加异位骨化的风险。同时,异位骨化还与男性、合并颅脑外伤或胸腹外伤、延迟手术等因素有关。

美国的学者Reza Firoozabadi对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惊奇的发现只有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超过3天)是导致出现严重异位骨化的唯一因素。创伤严重评分、性别、骨折是否粉碎、头胸部简明损伤评分等其他因素与严重异位骨化之间并无联系。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11月的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杂志上。

(摘自《医学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