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论”课教学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路径探析

  • 投稿美少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48次
  • 评分4
  • 81
  • 0

万奎

(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概论”课教学中贯彻“讲话”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讲话”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次,要把“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及时充实到“概论”课教材相应内容中去;最后,要多举措着力提高“概论”课教师软实力,增强“讲话”精神在“概论”课“三进”工作中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概论”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三进”;实效性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1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34—03

收稿日期:2015—01—10

作者简介:万奎(1980— ),男,湖北十堰人。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全面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好“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作为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最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的“三进”工作中负有极大的担当。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在“概论”课教学中贯彻好“讲话”精神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中。[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讲话”意蕴深厚、思想深邃,贯穿着坚定的信仰追求、真挚为民的情怀、历史担当的意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富有强大的感召力,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方略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党领导人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读本》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十二个专题,对“讲话”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准确地概括了“讲话”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及实践要求,为我们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提供了指导。

对于“概论”课程教师来说,要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好“讲话”精神,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读本》,研读原著,学习原文,领悟原理,注重从总体上厘清“讲话”的内在逻辑,准确把握“讲话”的科学体系,把碎片化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深刻领会“讲话”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义,牢牢把握贯穿“讲话”精神的精髓,进而为做好“讲话”精神在“概论”课中的“三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结合“概论”课统编教材,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实到相应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去

“讲话”精神“进教材”是做好“三进”工作的前提。“概论”课教师在深读《读本》、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应结合“概论”课最新统编教材,[2]对照《读本》内容,将《读本》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补充到教材相应章节中去,并对教学大纲、授课讲稿、教学课件等进行适当修改或补充,具体内容如下:

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把《读本》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的论述,补充到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点中去,并阐明“讲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

在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中,根据《读本》中有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增补“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内容,澄清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模糊认识,帮助大学生全面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在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根据《读本》中有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节中增补“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的观点。

在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知识点中阐明《读本》中增补的“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内容。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知识点中补充《读本》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把握和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论述。

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要把《读本》中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分别充实到本章五节内容中去,并对其进行阐述。

在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部分,把《读本》中有关“要实现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增长”、“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观点充实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知识点中去。

在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部分,《读本》中提出了“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可把此内容增补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知识点中去。此外,把《读本》中的“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正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论述增补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知识点中去。

在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分,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知识点中增补《读本》中有关“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的论断;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中加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观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点中增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述。

在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的知识点中加入“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想;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增加“创新社会治理”的观点。

在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的知识点中增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思想;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知识点中增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论断;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知识点中增补“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

在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中,把《读本》凝练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观点填补到“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内容中去;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知识点中补充“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的观点,并对此进行阐述。

在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中,把《读本》中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以及“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的要求充实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知识点中去。

在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中,把《读本》中有关“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观点,充实到教材“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知识点中去。

从上述增补内容看,除了第二、三、五、九章无增补外,其他八章都有增补,这意味着教材有一个按照“讲话”精神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充实的任务。通过增补,将使“概论”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愈加鲜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愈加充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愈加完整,也使“概论”课教学在“讲话”精神“三进”方面更有效果,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三、多举措着力提升“概论”课教师软实力,增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三进”工作中的实效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概论”课教师要向大学生讲清、讲透、讲好“讲话”精神,使“讲话”精神入耳、入脑、入行,提升自身软实力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加强“概论”课教师培训学习,夯实理论基础,为“讲话”精神做到“三进”提供师资保障。“讲话”精神在“概论”课“三进”工作中贯彻得如何、效果大小,与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的学习能力强弱、理论基础厚薄紧密相关。由于“概论”课教师学科背景、理论素养、理解能力不同,贯彻“讲话”精神的力度、广度、深度也就有很大不同。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概论”课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学习指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教师理解和领悟“讲话”精神的能力和水平,夯实授课教师的理论基础,进而为“讲话”精神做到“三进”提供师资保障。

其次,科学设计“概论”课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讲话”精神在“三进”工作中的针对性。“讲话”精神博大精深,“概论”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又极为丰富,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把课程内容、“讲话”精神融合好并传授给学生,实属不易。这不仅是因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因为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此外,大学生出于对自身成长成才、关心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课程的关注度也很高。这些情况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概论”课教师在推进“讲话”精神“三进”工作中,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一些关注度高又容易产生困惑、曲解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提升课堂教学育人成效。

再次,创新“概论”课教学方法方式,深谋融合之策,增强“讲话”精神在“三进”工作中的吸引力。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课程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实践证明,若在教学中生硬地塞入党的报告、文件、领导人的讲话的只言片语,不仅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可能会引发反作用。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在推进“三进”工作中,要注重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创新教学方法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可根据授课对象、内容、环境的不同,采用主题演讲、小组讨论、时事评说、视频播放、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讲话”精神巧妙地融入“概论”课教学中,增强“讲话”精神在“三进”工作中的吸引力。

最后,开展“讲话”精神理论研究,以研促教,为“讲话”精神做好“三进”工作增添正能量。教育家钱伟长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这说明了科研与教学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推进“讲话”精神在“概论”课教学“三进”工作中的实效性时,应积极组织“概论”课教师围绕“讲话”提出的新内容、蕴含的价值、在高校中的贯彻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撰写相关论文,申报有关课题,参加相关研讨会,支持教师把“讲话”精神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为做好“三进”工作增添正能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钱伟长.钱伟长院士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伟光.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J].求是,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