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扩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研究

  • 投稿Cha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29次
  • 评分4
  • 36
  • 0

张敬威,白倩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随着吉林省高校的持续扩招,吉林省区域内经济持续增长。然而,高校招生规模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待检验。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吉林省高校招生人数、GDP及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吉林省高校扩招在两年滞后期条件下是吉林省第二产业与GDP增长的原因,在三年滞后期条件下是吉林省第三产业增长的原因的结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扩招;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2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43—03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张敬威(1990— ),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白倩(1990— ),女,四川遂宁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其经济功能日益显露,高校扩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愈加受到关注。如何合理利用高校扩招引起的区域经济增长,使高校招生的经济功能更为高效化与合理化,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

邸俊鹏和孙百才基于分专业视角构建Reg-ARMA模型,对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得出高等教育各专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受扩招政策的影响且高等教育对不同部门影响不同的结论;[1]崔玉平和李晓文从溢出效应、挤占效应、迟滞效应三方面对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高校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受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的结论;[2]钟无涯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京沪粤区域的教育投入与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并且得出教育发展程度较低区域的教育投入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和持久的增长驱动力的结论。[3]

本文在高校招生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计量分析中,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GDP、三大产业产值及高校招生数进行检验。但影响经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还包括人口变动、生产力进步、政策支持等因素。本文仅就高校招生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因果验证,意在寻找高校扩招的经济意义,这种特定因素间的局部分析“是为了方便于实际说明的目的和准备探讨的方向”,[4]“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以找出那些社会行动过程对于解释某一现象关联乃是重要的”。[4]以这种局部分析的方法为切入点,在对高校扩招对区域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判断短期内吉林省高校扩招对省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检验高校学生市场扩张对三大产业的刺激程度以及该种情况下的市场活力。

一、模型与数据说明

本文通过Eviews软件对1994~2012年的吉林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额、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行了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与协整方法是由Clive W.J.Granger提出的。协整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非平稳变量的计量关系的分析方法,“如果一组序列是协整关系,那么至少其中一个要素一定是另一个要素的原因”。[5]“Granger因果检验是一个用于确定一个时间序列能够预测另一个时间序列的统计假设检验”。[6]Clive W.J.Granger将因果关系定义为“依赖于使用过去某些时点上所有信息的最佳最小二乘预测的方差”。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本次检验中数据在时间序列平稳的条件下,规避了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能够对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据为吉林省1994年至2012年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总额、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UCA、第一产业增加值PI、第二产业增加值SI、第三产业增加值TI,数据均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数据公报,GD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在校生人数单位统一为“万人”。

1994年至2002年间,吉林省高校招生人数变化并不明显,八年间招生人数仅增长1.72倍。自2002年起,吉林省招生人数迅速增加,2002年至2012年间,高校招生人数从3.78万人猛增至14.65万人,足足增长了3.88倍。

与此同时,1994年至2003年间,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为平稳;从2003年开始,GDP以及第二、三产业增值都有明显上涨趋势;从2002年开始,三大产业的增值开始出现分流,第一产业继续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第二、三产业则开始稳步上升。

二、高校招生人数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在对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是否平稳。但在现实之中很难提取平稳的经济数据,所以,对样本进行消除异方差,以满足对其进行回归的要求,对已有的样本取对数,取对数后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UCA、第一产业增加值PI、第二产业增加值SI、第三产业增加值TI分别表示为LGDP、LUCA、LPI、LSI、LTI。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近20年的GDP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UCA、第一产业增加值PI、第二产业增加值SI、第三产业增加值TI进行相关分析与检验。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此选用ADF检验。

运用Eviews软件对LGDP、LUCA、LPI、LSI、LTI进行了二阶ADF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检验结果,ADF Test Statistic均小于10% Critical Value,并且阶数相同,所以,表明序列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

由于LGDP、LUCA、LPI、LSI、LTI五组数据在进行ADF检验中均小于临界值,为了验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UCA、第一产业增加值PI、第二产业增加值SI、第三产业增加值TI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对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GDP、LPI、LSI、LTI与LUCA四组检验的ADF残差的ADF Test Statistic均小于各项10%Critical Value。这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LGDP、LPI、LSI、LTI与LUCA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在确定了LGDP、LUCA、LPI、LSI、LTI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后,本文对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检验结果显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下,LUCA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TI项下Lags=2时,Prob.=0.0086,结果为拒绝;LUCA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GDP项下Lags=2时,Prob.=0.0686,结果为拒绝;LUCA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SI项下Lags=3时,Prob.=0.0570,结果为拒绝,其他结果均为不拒绝。

三、小结

本文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对高校招生人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扩招对GDP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根据检验结果,高校扩招与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间的发展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高校扩招滞后期为两年时,高校扩招是区域GDP增长的原因,也是区域第二产业增长的原因;在滞后期为三年时,高校扩招是区域第三产业增长的原因。由此可以判断,高校扩招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长均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一产业的短期增长并不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经过数理检验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即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地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招生人数增加是全国范围内出现的现象,所以,吉林省高校扩招吸引了一部分外来学生,省外高校扩招同样使吉林省学生向外输出,所以,本文并不是对外来学生拉动内需而促进经济增长进行检验,而是意在验证由高校扩招引起的劳动力升级对短期经济的促进作用。

由于劳动力是具有流动性的,吉林省高校扩招引发的劳动力升级并不能够全部应用于吉林省的经济建设,而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亦不是全部由吉林省自身培养的高校毕业生直接促进的,“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入经济发达区域,就业摩擦所伴随的劳动力流出也能迅速补缺,总体上发达区域的教育投入获得了超出其成本的额外收益”, [3]而吉林省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外流出,这种省际间的劳动力流动在本检验中的影响并未得到明确的量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邸俊鹏,孙百才.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分专业视角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4(9).

[2]崔玉平,李晓文.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3).

[3]钟无涯.教育投入与经济绩效——基于京沪粤的区域比较[J].教育与经济,2014(2).

[4]马克思·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C.W.J.Granger.Time Series Analysis,Cointegration,and Applicat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3).

[6]C.W.J.Granger.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J].Econometrica,1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