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考基因”植入“操作序列”——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07次
  • 评分4
  • 81
  • 0

赵全红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学生空间智能的开发与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深入探索与完善。让思考浸润操作的始终,让抽象丰厚直观的灵魂。只有将“思考基因”永久植入“操作序列”,才能让操作经验升华为策略经验,从而成为空间智能的培养基和加油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考基因”;“操作序列”;空间智能;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88—02

收稿日期:2013—11—28

作者简介:赵全红(1968—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人所具有的八大智能中,“空间智能”位列第三。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就“空间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具体界定与解读。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基于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更是基于人的协调发展的诉求。对于上述认识,老师们已经有所共识。只是由于缺少一个相对稳定的课堂操作框架作支撑,因此,教学行为显得盲目随机,教学效果难免差强人意。那么,如何避免“核心理念”被束之高阁?如何保证“四基四能”接到地气?老师们为此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工作。下面仅以《展开与折叠》一课为例,谈一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寻找“生活原型”,催生自主思考

课堂回放:

师: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老师从长春千里迢迢来到武汉,能和大家相识是我们的缘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礼物就在老师做的这个“愿望”盒子里,我现在想把礼物拿出来,又不想把盒子弄坏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沿棱剪开。……

师: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的“愿望”盒子里还有一个秘密(在掀开的面上露出了字)。

生:有字。

师:大家猜猜看,我在盒子里面写了什么字?……

师:如何验证大家猜得对不对呢?

生:全部打开。……

师:刚才我们将正方体沿棱剪开,得到一个六个面相互连接的平面图形,这就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展开图)。

师:是不是每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都是这样子呢?想象一下,正方体还有其他形状的展开图吗?

学生未置可否。

师:那现在我们就亲自动手剪一剪,看一看,好吗?

学生跃跃欲试。

师:出示操作要求。

1.沿棱剪开,但不能剪散。

2.将展开图贴到黑板上。

3.注意安全 ……

捕捉生活背景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是每位数学教师备课之初的必修课。让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来理解数学,不仅为新知识的建构找到生长点,从而降低认知难度;同时,也为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背景平台,为培植“四能”的种子创设实验基地。纵观传统的课堂教学,不禁让我们有些汗颜。以往老师们在执教这一内容时,通常的做法都是开门见山,直接从正方体教具入手,来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而且教学重点大多放在记忆展开图的种类和数量上面。个中缘由,显而易见。一方面缘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基本上还是遵循考什么教什么的常规套路;另一方面则缘于对学习内容的课程价值把握不准确,不能全面地解读教材,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进行教学实践了。

然而,本课的教者却另辟蹊径,首先从猜礼物及拆礼品盒入手,不仅为正方体的展开找到了生活原型,而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累积了内在需求。当学生的情感认知由“新奇”转化为“愤悱”状态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做探究导引:“要想拿出盒子里的礼物,需要剪开几条棱?”“要想看到盒子里的字,需要剪开几条棱?”学生带着问题出发,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全情投入,思考积极。每次操作之前,他们都会认真地想一想,看一看,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剪开。孩子们的专注与认真,也感染了听课的老师。大家情不自禁地跟学生一起研究起来……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因为兴奋而愈发红润可爱,从他们的脸上我们读出了快乐,读出了自信,读出了好奇,唯独没有一丝一毫的“任务感”。当看着黑板渐渐被学生的作品摆满时,现场的老师们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二、提供操作平台,发展空间智能

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程价值,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积累必备的活动经验,进而发展空间直觉与空间智能。而如何落实这一课程目标,则成了一线教师一个永恒的实践课题。尽管大家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是,由于目前尚未探索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因此,现阶段的探索实践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略微聊以自慰的是我们已经知道“石头”在哪里,接下来深入探究的就是“怎样带领学生更好地借助石头到达成功的彼岸”。本课的教者很好地把握了数学的本质,并且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整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操作——验证——归纳的机会,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还浸润着浓浓的思考。具体来说,无论是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把正方体沿棱展开),还是让学生体验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还原的过程(将平面图折成正方体),以及按特征给展开图分类到归纳相对的面的特征,林林总总的活动设计,其主旨不仅是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形成空间直觉;更是为学生进行空间推理提供背景支撑,为最终发展空间智能提供丰富的精神给养。学生在这样富于思考力与挑战性的课堂中浸润,就像把鱼儿放回了大海,他们的空间智能与实践能力,想不发展都不可能。

三、重视回顾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古训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在教育价值方面,是指学习方法的习得与科学事实的掌握往往同等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当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至关重要。正所谓只有学习精彩,才能活得精彩。本课的教者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在研究完正方体的展开图之后,适时引导学生梳理反思学习过程,交流学习的收获、感受与困惑,同时,还引导学生就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做出总结反思。这样一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变得立体多元了。以上种种设计,可见教者立足之高,着眼之远,既可谓匠心独运,又可谓用心良苦。

在课后访谈时,学生说得最多的两个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是“神奇”和“有趣”。甚至有些同学由此及彼,想了解和研究更多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种……笔者认为,这些神奇的效果都是教师很好地把握数学本质、优选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资源的附加值。

然而,学生空间智能开发与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与完善。让思考浸润操作的始末,让抽象丰厚直观的灵魂。只有将“思考的基因”永久植入“操作序列”,才能让操作经验升华为策略经验,从而成为空间智能的培养基和加油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吴志宏.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与学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