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道路横断面设计

  • 投稿霸霸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87次
  • 评分4
  • 89
  • 0

冯春盛 FENG Chun-sheng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 545007)

(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545007,China)

摘要: 本文就道路的横断面设计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道路的使用性质和需求,分别阐述笔者认为的每种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参数及设计要点。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utilization properties and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roads, this article respectively expounds the design parameters and design points of the different roads classified by the author.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高职院校;道路横断面;设计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road cross section;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088-02

作者简介:冯春盛(1985-),男,广西宜州人,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0 引言

高职校园道路最主要功能就是供校园使用者出行。由于高职校园道路使用范围的独特性,故而在进行这类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该道路主要的功能属性,还需要考虑其使用范围和对象。针对校园的特点,在进行校园道路设计时应遵循“安全第一,人车分流,机非适当分道,人行优先,公交优先”的原则。当前高职校园的建设发展还远不如普通大学,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出现规模巨大的校园,校园道路演变成城市道路。这个阶段的高职校园建设配套道路设计主要关注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就可满足需求。

1 校园主干道设计

校园主干道路作为学校的骨架,是校园内部跟校园外部沟通联系的桥梁,串联了校园内部各个功能区校,是校园使用者快速出行最主要道路。作为校园的主干道,各种机动车的出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其作为高职校园教学区、办公区、实训区、生活休闲区、文体活动区、后勤服务区以及绿化景观区等各功能区之间的连接道路。单向行驶的道路无法满足作为校园主干道的出行,一般都是设置为双向行驶。小型校园出行主干道路总宽度13-18m,其中机非混行道路宽度为9-12m;两侧人行道路宽度为2-3m。中等规模校园出行主干道路总宽度17-20m,其中机非混行道路宽度为12m;两侧人行道路宽度为2.5-3m。大型规模校园或者超大型校园则一般以分区为多中心,多组团的建设形式,出行主干道路总宽度26-36m,其中车行道路宽度为14-16m;两侧非机动车道路宽度为3-3.5m;两侧机非隔离带宽度为0-2m;两侧人行道路宽度为3-5m。

不可避免地,主干道行驶的汽车可能会由于行驶速度过快给同样在主干道出行的、以别的方式出行的出行者带来安全隐患。为了降低隐患出现的概率,从道路设计上应该考虑机非分离,在用地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分隔带进行分割,条件受限时可采用划线分道的方式;对于线型较直较长路段或交通情况复杂路段,可设置限速标志、减速带等降低、限制机动车行驶速度对于道路使用弱势出行者的威胁;为了提高出行效率,可在道路交叉口处进行适当拓宽,来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道路使用者同时出行的需求。

当校园发展比较大,主干道演变成城市干道一部分时,职教园区内的主干道就需要提高道路等级,此时不仅要关注横断面设计,还必须关注道路选线、平纵断面设计和路面构造。需要引入道路工程里面的《道路勘测设计》进行线路的设计和优化。由于高职目前发展时间较短,还不像普通大学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校园,所以本文只在此进行简单介绍,以备为将来出现超大型高职校园道路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超大型校园占地广,沿线路发展方向,地形、地势相对复杂,因此需要根据地形和经济需求等对线型进行选择,如线路平坦、美观、视野、施工难易、造价等。

该类型校园的“大”也造就了主干线的“长”,地形高低起伏在所难免,必然要进行线路的纵断面设计,如控制填挖平衡及其造价等。

超大型校园占地广,主干道路面宽,路面两边地形情况复杂,需要根据地形进行线路横断面的选择,如横断面的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高等级道路也带来线路转弯处圆曲线的规划设计,如确定圆曲线的半径,是否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等。

十字路口、不同等级道路交接口的设计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保障不同方向及出行方式的出行者能安全顺畅地汇集、分流、转换线路等。

由于高等级道路承担较多车辆的通行,车辆的种类、吨位、以及行驶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超大型校园高等级道路不能简单地设计路基路面,必须严格参照高等级道路规范设计规划。

2 校园次干道设计

次干道路更多是在校师生内部出行的主要道路,其服务的主体是在校园内通行的慢行交通,鼓励采用步行以及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次干道作为高职校园各个功能区内部的连接道路,小型校园出行次干道路总宽度为11-14m,其中机非混行道路宽度为7m;两侧人行道路宽度为2-3m。中等规模校园出行次干路道路总宽度为11-14m,其中机非混行道路宽度为7m(也可部分设置非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路宽度为2-3m。大型规模校园或者超大型校园出行次干路道路总宽度为14-16m,其中机非混行道路宽度为8-10m(也可在道路上划线分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路宽度为3-4m。实际在校园使用中,次干道作为师生校园内出行的最主要道路,校园交通的阵发性尤其明显:在上课期间道路空旷无人,一般行人都会遵守规则,行走人行道,这时严格限制机动车行驶显得太过浪费,也造成极大不便;但是在上课前的10-20分钟、课间的20分钟、下课后的10-30分钟人流爆发性出现,这时候行人往往都赶着走向目的地,人行道的宽度是肯定不够的,侵占非步行道路成为必然选择,这时候让机动车通行则带来很多危险。比较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在人流爆发的短时间段内限制车行通过。可采用现在比较成熟的升降式隔离墩的方式将机动车隔离在外,以减少高职校园内机非冲突的产生。

3 校园景观道路(支路)设计

生活性景观道路(校园支路)作为校园道路里系统的毛细道路,是整个系统里面的最后一级。生活性景观道路作为高职校园绿化景观区内穿行或是建筑间的连接道路,主要承担行人在高职校园内的出行,基本上这类道路会设置为步行道路。在布置时应充分考虑部分以通行为主要目的的路段,出行者由于赶时间、省事等原因都喜欢抄近路,因此应尽量使道路线型顺直;对于一些偏重于景观性的路段,道路可设计得蜿蜒曲折,既增加其空间艺术性,也让人生出曲径探幽的好奇心,身心都可以在行走其中时得到更好的放松,为师生们进行思想交流、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提供了空间。在通行人流量较大的道路路幅宽度可设置为2-3m的双向步行道路,在一些小径上可以设置0.5-1m的单向步行道路,在设计上其应与周围的特征景观取得联系,形成对景、借景。

高职学院道路既有普通道路行车、行人、划分区域、运输通达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使用人群、独特的通行工具、独特的通行时间、独特的通行需求、独特的通行模型。这就使得这类道路具有使用群体相对单一,使用者思想模式较为统一,道路功能需求较为简单,道路性质区分不苛刻,道路荷载较小,道路通行量较小等各种特性。不可避免地在进行这类道路设计时需要结合特性进行考量;同时,目前高职院校大多还没有演变成大型校园,道路也就不必按照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故而更多需要关注横断面的设计即可满足需求。本文旨在将校园中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景观道路(支路),分别探讨了它们的功能及其横断面的设计,以期对于今后高职校园道路横断面研究和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曹永先.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2]罗丙军.大学校园道路交通系统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

[3]周菊林.大学校园道路交通问题探讨[J].学校管理,2007 (3):20-21.

[4]张涛.大学校园交通组织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0(06).